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我国政府已经把社会弱势群体就业作为政策关注的重中之重,而欧盟灵活保障模式在解决欧盟成员国就业问题上凸显了其有效性.根据对河北省弱势群体就业现状的分析,结合欧盟灵活保障就业模式,从强化教育培训体系、强化失业保险的功能、实施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建立健全社会对话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河北省弱势群体灵活保障就业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就业是基础.劳动者只有就业,才能自立、生存和发展.我国应制定就业优先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创造就业环境,开拓就业空间,扩大就业容量.在推进市场竞争就业的同时,要大力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帮助,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就业充分,民富国强,国泰民安.  相似文献   

3.
牛津 《企业家天地》2011,(1):213-214
高职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问题,处理不当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笔者试从高职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产生的具体原因和弱势程度两个标准明确其类型,并作具体的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贫困生作为高校的弱势群体在就业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以嘉兴学院为例,从贫困生就业率、就业单位、就业地域以及问卷调查等多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发现贫困生在没有任何优势的条件下,由于就业比较务实,就业率比非贫困生更高.同时分析了影响贫困生就业的相关因素以及提高贫困生就业率的对策、措施.目的在于借鉴经济发达地区高校解决贫困生就业的实例,进一步促进贫困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当下蓬勃发展的城市化浪潮中,有必要在讨论城市化与城市非正式就业,城市非正式经济的增长与弱势群体的生存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城市非正式就业普遍性存在的原因,从正面的、积极的治理对策出发,既要致力于维护公共利益而合理监管城市非正式就业,为城市非正式就业提供政策倾斜和减少制度约束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又要避免城市在一定规模人口,产业迅速集聚的同时,可能面临的城市非正式就业而引发的城市治理难题,不至于由于城市化而大量向正式部门迁移的城镇人口因民生压力和心态失衡引发行为失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就业压力也就逐年递增。而"特殊群体"作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则面临着更大的就业难题,尤其在民办高校中更为突出。本文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为例,通过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对民办高校特殊群体就业现状、成因及帮扶现状进行分析,形成就业精准帮扶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其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在就业压力下心理更为脆弱,在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中属于弱势群体,是高校在就业工作中需要教育引导、关心关爱、重点帮扶的对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弱势主要受自身心理、传统就业观念、高校就业机制、社会就业系统等方面影响。高校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就业方向,顺利达成就业目标,更好实现个人价值,从而实现社会大局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8.
非正规就业在应对我国日趋严重的就业问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成为就业弱势群体的主要就业渠道,非正规就业人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社会群体。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不但存在从“无业”到非正规就业的过程,还存在从正规就业到非正规就业的过程,使城镇就业的变化表现出单位就业人数减少而非单位就业人数增加的特点,即就业的非正规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众多,根据比较优势,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一直被认为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最优途径之一。而数据分析显示,随着中国外贸产业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改革开放初期已大幅下降。虽然长期来看,非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就业拉动效应略大,但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是解决文化程度较低的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所以,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政策不能轻易改变。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求职心理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是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的必要途径。"蚁族"现象的日益严峻不仅是高等教育扩张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也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问题,认识蚁族状况的成因、现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大学生主要存在着期望值高、眼高手低等观念问题,使得"蚁族"这一新的社会现象凸显出来。要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必须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观念转变,从学科教育向就业教育转变,实现大学生从"天之骄子"向普通公民身份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