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市经财政部和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88年开始进行了“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税后承包”(以下简称“税利分流”)的试点。三年多来的实践证明,税利分流的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显著的,至今已成为我市处理国家与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主体形式。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要加以政策配套和完善措施,以利于全面推行。一、税利分流的特征和试点的基本情况试行税利分流的目的是为了探索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搞活企业。其基本思路是:确立国家与国营企业利  相似文献   

2.
搞好国营企业,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兴衰,关系到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央和上海颁布了一系列搞好国营企业、完善经营机制的政策,并提出了各种改革试点的模式。经市经委、财政局等批准,上海协昌缝纫机厂从1991年11月份开始实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劳动制度配套改革试点。 我们在申请改革试点的实践中,深感如何结合企业实际,选择合适的模式,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税利分流是规范国家和企业之间分配关系的一种改革,其理论前提之一就是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应该从国有企业的税后收益取得产权收益。因此,企业产权关系就成为规范国家和企业之间分配关系的依据和标准。所以,税利分流的研究必然会联系到产权制度问题。本报告将通过分析税利分流条件下对产权制度的客观需求及产权制度现状与税利分流要求的矛盾,提出建立和完善适合税利分流要求的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思路和措施,从而为税利分流的顺利推行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 对于即将进一步推广试行的国营企业“税利分流”的改革,将对技改信贷工作带来什么影响以及需要采取的相应改革措施,进行研究和探索,是很有必要的。“税利分流”是在充分肯定并保留“利改税”的合理内核——征收国营企业所得税的前提下进行的,全面具备了“利改税”的优点。在税利分流的体制下,国家课征企业所得税之后,还视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上交承包利润的基数。企业税后利润超基数越多,企业实得也越多,这样就保留了承包制的优点,企业利  相似文献   

5.
国营企业收益分配的模式问题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重大问题。建国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十年来,我们虽已几经探索或实践,但迄今仍未理清该题的思路。目前,我国除已在重庆等地施行税利分流的试点外,各省、自治区都将选择一、二个中等城市进行试点。由于人们对于税利分流的看法或作法在理解上还不一致,本文特此谈谈自己的意见,并就教于读者同仁。  相似文献   

6.
一、税收是国家管理经济的一个重要杠杆 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社会主义国家筹集财政资金的形式很多,其征集办法更是多种多样。既有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课征的税收,又有依靠生产资料所有者代表的资格取得的国有财产收入和国营企业利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多数国营企业的第一轮承包经营已经到期,企业正面临着要么继续推行税前承包,要么实行税利分流、改税前承包为税后承包两种经营形式的选择。我们认为,我国企业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实施税利分流、税后承包的条件,明智的选择是:除了少数企业可以试点外,多数企业似应继续坚持已有的承包办法并加以完善。尽管如此,税利分流作为规范国家与国营企业分配关系的一种形式,其全面推行已为期不远,作为理论工作者,已经到了对  相似文献   

8.
时下,一场关于是否推行“税利分流”改革方案的理论争鸣已日趋白热化。争论双方的观点似乎是不可调和的,财政部门的同志从国家的财政经济现状出发,认为“税利分流”是规范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合理形式,既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有利于企  相似文献   

9.
自从“营改增”税收模式在2012年1月1日上海试运行以来,其动态一直处于各界人士的关注当中。随着“营改增”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目前延边州1万多户企业单位成为了“营改增”试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营改增”作为我国税制改革与增值税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税收模式将越来越被人所认同,并愿意接受和实施该税收制度。当该税收制度实行的程度越深,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以下我们就浅谈该税收模式对延边州地方经济的影响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税利分流就是在企业的实现利润,将体现国家政权收入的税收和体现国有资产收益的利润分离开来,实行税收与利润的分流、分征和分渠道管理。它体现了国家对企业双重身份和企业对国家双重义务,有助于形成兼顾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经济运行机制。国有资产管理,就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产的使用、经营活动进行的管理,在本文中指国家对其本身通过投资或其他方式在社会生产流通领域中占有的生产资料及其派生的各种经营权益进行的管理,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增殖。保值是最低要  相似文献   

11.
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不仅是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关键内容,也是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增值税制度改革在考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国家治理体系、依法治国、创新驱动以及国际税收环境等国家战略因素。因此,新时代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应是基于增值税的特点和优势,建立能够突出其"中性"原则、定位清晰和简易高效的税制结构。在满足税收法制化要求的前提下,强化增值税在中央财政收入的税源基础作用,发挥增值税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重要职能,同时通过制度和管理创新激发社会创新。而站在适应现代税收管理趋势,优化我国整体税制结构,调整流转税体系的高度考虑问题,则是对新时代深化增值税改革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马国强 《中国税务》2014,(10):69-72
30年前,按照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国营企业“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税收开始成为政府收入的主要形式和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当时,人们的税收观念还不正确。按照“国家政治权力无偿分配论”的说法,税收的目的是取得财政收入,税收的依据是国家政治权力,税收的核心特征是无偿性,社会主义税收与资本主义税收具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3.
王波 《税收征纳》2010,(7):37-39
免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的区别在于:免税收入是一个税收优惠概念,是国家为了实现某些经济和社会目标,在特定时期或者对特定项目取得的经济利益给予的税收优惠范畴;不征税收入是指专门从事特定目的所获得的收入,一般不属于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从企业所得税原理上来说是属于不列为征税范围的收入范畴。  相似文献   

14.
大部分全民所有制企业面临承包到期。第二轮承包,是继续按原承包内承包,还是改“税利分流、税后承包、税后还贷”承包,人们的认识尚不一致。我认为,在进行治理整顿,调整经济结构、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尚未理顺的经济环境下,第二轮承包时,还是继续按原承包模式承包好。但不是原封不动,而是在总结第一轮承包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兴利除弊。待时机成熟后,再推行“税利分流、税后承包、税后还贷”。其原因如下:1.现行承包模式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容易调动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乡镇金库运行体制自1993年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国库”改革以来,在保证国家预算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办理国家预算收支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财、税、库、行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乡镇金库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经认真调查,我们认为,目前乡镇金库发展存在五大矛盾: 一是乡镇金库业务连续性与机构设置不稳定的矛盾。 由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和税收征管模式改革,乡……  相似文献   

16.
税务名词     
税收: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和程序,强制地、无偿地取得的财政收入。税法: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有关税收的各种法规。税源:各种税收最终的出处。税源是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每种税收都有各自的经济来源。如企业所得税,税源是企业经营取得的利润收入,个人所得税税源是公民取得的各种收入。负税人:税收的实际负担者。课税对象:也称课税客体,即根据什么课税。一般分为:(1)流转课税,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营业额为课税对象;(2)收益课税,即以总收益或纯收益为课税对象;(3)财产课税,即以财产数量或价值数为课税对象。…  相似文献   

17.
所谓税收征管模式,是指国家及其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实施税收征管过秤程中,在税收征管组织机构、税收征管形式和税收征管方法等方面所采取的规范形式和结合方式,具体表现为税务征收、管理、柃查等组合形式。一、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演进及不足 ,完善的税收征管模式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重要保障。理想状态下,纳税人都应当依法申报纳税,未依法申报缴纳的部分称之为“税收差额”。它直接反映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和状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对国际税收征管改革实践的分析,按“税收差额”的大小,可将各国税收征管效牢分为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州类和经济转型类。  相似文献   

18.
税收征收管理是税务机关基本的工作内容,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税收执法的效果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目前各级税务部门在提高整体纳税意识、优化税务服务和促进办税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征管改革的进展仍然比较缓慢和不尽人意,税收征收管理现状尚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改变,漏征漏管、纳税申报不实等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因素恐在于税务机关对税收征管的内涵和目标认识上的模糊不清,错误地把完成收入任务当作征管目标,以征管改革的模式统一代替制度创新,从而影响了税收法制建设和征管改革的实际进程。  相似文献   

19.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的规定,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税收具有形成收入的职能。因此,长期以来我们就存在模糊认识:把完成税收收入计划作为税收管理的目标,在实践中表现为完成收入任务的好坏作为考核税收管理部门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现代条件下我国税收管理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管理目标,这是本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税和税收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应当严格区分开来。但是,长时期来,在我国经济学界、财政学界,一直把税和税收混同于一个概念。即税就是税收,税收也就是税。因而,在很多报告、文章和专著中,在表述“税”的一般概念时,都混用“税收”一词来代替“税”。如:《国家税收》一书中:“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国家税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9年版,第1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