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宇 《金融博览》2009,(17):74-74
小时候的我,任性,妄为。打碎了母亲陪嫁的细瓷花瓶.居然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对母亲说.不赖我,都是咱家那只淘气的猫.把花瓶打碎了。 我努力装出一脸无辜的样子,尽可能地博得母亲的相信。谁知母亲并不上当,仿佛背后长了眼睛似的:你是不是拿花瓶里妈妈的零钱,把花瓶打碎了?  相似文献   

2.
花瓶的感悟     
看过一幅漫画,画中一个玲珑的花瓶被用作废纸篓。作为废纸篓,花瓶一点儿都不合格。因为它有一个瓶颈,随手扔掉的废纸很难进入里边,多数都堆在瓶口。这使我心灵产生震动:如果一个人被用到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岗位,不就跟这花瓶一样吗?定定神再想,我的心又是一次震动:其实一个花瓶,除了做摆设,还有什么用项呢?它能胜任的岗位太少了。当然,花瓶可以摆在人的案头、床头,成为爱物,如果它的经历再有一些不朽的故事,更可能价值连城。但在整个社会,花瓶的用处必定不多。它也经过炉的冶炼,也受过脱胎的痛苦,为什么它没有成为一个饭碗、一个茶杯呢?由此我…  相似文献   

3.
一位德国科学家做实验时,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助手要扫掉时,他忽然发现,这些碎片有一定规律。10~100克的碎片最少,1~10克的其次,0.1~1克的最多:最多的碎片数量约是中间数量的16倍,中间数量也约是最少数量的16倍。后来,他把这一发现运用于古董和陨石的修复上,为考古学和天文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我的母亲     
母亲1991年逝世,离开我们整整24年了.母亲生我、养我,对我的影响至深.她是仁慈的母亲,又是一个信念坚贞、矢志不渝的共产党员.她平凡、朴实,但在我们子女的心目中她是高洁、伟大的母亲. 我的母亲陆一旭(陆寒芸)1911年生于浙江杭州一个没落官宦的封建家庭,女中排行老四,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  相似文献   

5.
啥时再回来     
大年初七的早上,我们一家三口吃过饭,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到远在百里之外县城我们的家.母亲和弟弟一家送我们到村口,弟弟一家和我们道别后便转身回去了.唯有母亲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半晌,问我:"孩子,啥时再回来?"母亲的这话,让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相似文献   

6.
对于理财,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理解.我对理财的看法就是,理财在于细枝末节. 我结婚后,就把母亲也接了过来.因为没有什么事情做,初来的几天母亲倒也安逸.可日子久了她就待不住了,几次吵着要回老家去,我和妻子为此大伤脑筋.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昊 《河北金融》2011,(2):29-31
2001年8月21日.中国证监套正式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具有非常的意义,它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独立董事制度的方方面面,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效应.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曾经一语慷人"我是独立董事,但我绝对是个花瓶",这句话尴尬的表现了现在独立董事的一种两难境地,"无所作为"的境况.结合这种实际...  相似文献   

8.
贫困是家庭唯一的"资源" 我叫余志强,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市龙洞乡康家村.父亲叫余友田,母亲叫沈丽辉,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我懂事以来,就知道家里很贫困.父亲是个老实农民.为了维持一家五口的生计,1991年9月他到乡石灰窑去打工,负责最危险的凿眼放炮工作.1992年4月11日下午,我放学刚出校门,就碰上本村的李村长,他见了我就说:"志强,你父亲在乡石灰窑炸石头受了伤,快回家去安慰你母亲".我拼命往家里跑.谁知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当时就疯癫了.安顿好母亲后,我们又往医院跑,赶到乡卫生院,只见父亲全身除了脚掌和嘴巴露在外面外全身都用绷带包裹.一路上邻居不断叮嘱我和哥哥姐姐,见了父亲不能嚎哭,不然对父亲治伤不利.我和哥哥姐姐见了父亲真的没有嚎哭,但泪水却象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落.  相似文献   

9.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对这句话我一直深有体会.母亲在我很小时就罹患了严重的慢性疾病,每天目睹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折磨,那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努力为母亲提供更好的治疗条件,让家人拥有更加健康的生活.在不懈的努力下,我通过自学考上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并在毕业后进入医疗卫生系统工作.  相似文献   

10.
我年已四旬,两哥一姐.记得12岁那年的一个晚上,村干部领着几位农信社的同志来到我家.那时家里很挤,一个房间放了两张床,我睡在外面床上,大人们说的话我听得清清楚楚.农信社同志让我父亲到村农信站工作.我母亲不同意,说是家里子女多又在上学,做了这份工作怕是要耽误家里的农活,再说做了也没几个钱,人家都不愿意做啊…… 不知何时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也不知什么话打动了我母亲.从此我父亲多了一样工作,那就是农信站的农信员,第一代“信合”人.  相似文献   

11.
大爱无疆     
写一本好书,编本好书,读本好书,是作者、编 者、读者的共同愿望.所谓好书,我认为就是能感 召人、教育人、影响人.何庆良先生的《孝心,不能等待》就以真真切切的母爱,孝心打动了我,让我感到是一本可以向天下所有做子女的人推荐阅读的好书. 母爱伟大,德厚流光.书中,作者追思了母亲的一生,让我们认识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相似文献   

12.
汪吉吉 《理财》2012,(1):26-28
会赚钱的花瓶 自林志玲出道以来,就一直被称为花瓶。但在15岁出道、25岁退休的模特行当里,林志玲能够顶着花瓶的名号在30岁走红,如今成为国际巨星,这样的花瓶可谓稀有!  相似文献   

13.
我母亲今年47岁,没有工作单位,我想为她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但办理人员说我母亲超过年龄了,不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请问该说法是否正确?我母亲能否获得基本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14.
郭乃锋 《理财》2008,(3):84-85
母亲的七十寿宴上,我们弟兄三个一起站起来给母亲端酒,我还没开口就哽咽了,老二和老三也眼含热泪说,感谢母亲,愿母亲福寿无疆!我们哭了,母亲的眼睛也红了,拉着我的手说,今儿看到你们兄弟这样我太高兴了,以后都得这样啊。  相似文献   

15.
"哇!真漂亮。"进门的客人都这么说,他们盯着的是那只插有花的花瓶,好像没把主人放在眼里。每每这样,爱人总是有难以言表的喜悦。花瓶放在客厅进门墙角处的花架上,近乎夸张的圆肚,细口,青花瓷般的质地,古典,有书卷味。这么抢眼的花瓶插上花能不让客人惊讶!要是这么漂亮的花瓶碰了一个拳头大的洞你一定会很伤心。这是真的。  相似文献   

16.
红木被称为木材中的"王公贵族"。近年来,红木价值逐年翻番。如,一款大师级红木花瓶,2004年价格为1.2万元,到2007年,市场价涨到14万元,三年时间,价格翻了10倍多。另有一款雕刻有百子贺寿的红木花瓶,2005年的拍卖价为6万元,2007年该花瓶再次拍卖,涨到了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茧手     
满润鹏 《深交所》2007,(10):51-53
上个月休探亲假,离深返乡;离开家乡六年没有回家了,在看到母亲的时候,才发现母亲比我离开家的时候更显苍老,双鬓已经花白,鱼尾纹更深了。我们卸下行装,母亲开始无措地忙碌着,搂着多年未见的孙儿亲了又亲,忙不迭地为我们准备饭菜。晚上,坐在母亲的床前,和母亲唠着家常,我突然发现母亲的手上有几个硬硬的老茧,我握起母亲的手,细细地端详,母亲忙抽回手说没事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忆母亲     
母亲人生落眸的那一刻,在我的眼里,世间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失去了灵性,没有了生命。面对生命的瞬间消失,我们显得无能为力。我悲痛欲绝,却欲哭无泪。挥之不去的是母亲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坚毅目光,和闪烁在眼眸深处对儿女的浓浓爱意和不舍之情……记得母亲去世的前两天,我守护在母亲的病床前,听她给我讲了祖辈相传的古老故事。言语中充满对祖先的敬意;亦有对人生的感悟。此时,母亲的语话中充满了释然和宽容。说到忘情时,她的脸上竟呈现出久违的红晕,目光神采熠熠,嘴角绽放着笑意。刹那间,母亲好像恢复了青春,回到了几十年前;我也跨越了时空,回到…  相似文献   

19.
回忆母亲     
时光如流水,转眼间母亲离开我们已经20个年头了。这些年来,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那熟悉的身影便时常萦绕在我的面前,她老人家给我的刻骨铭心的爱,深深扎根在我的心里,思念母亲之情如潮奔腾,不停的叩打着我记忆的闸门。  相似文献   

20.
几天前读到一则故事:某人在家里收藏了一个珍贵的宋代花瓶,有一天他发现这个花瓶竟然有一半悬在支架外面,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此人很生气,立即把家里人召集到一起,盘查究竟是谁干的。正当大家争论不休、相互推诿的时候,一阵风吹来,花瓶捧了个粉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