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乡反贫困模式并轨是中国目前城乡贫困人口并存的现状格局特征的现实需要;城乡反贫困模式并轨是中国现行反贫困政策的边际效益几乎等于零或者说效益递减的内在要求;城乡反贫困模式并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城乡反贫困模式并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万青 《经济学动态》2005,(10):15-116
由《经济学动态》杂志社、安徽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皖西学院主办的“构建和谐社会:中国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实践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15~18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此次会议由皖西学院中国贫困问题与扶贫开发研究所承办,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40多篇。全国各地专家学者100多位代表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农民在我国人口中占比大,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是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关键所在.建党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中国共产党对如何消除农民贫困、实现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久久为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从消除农民土地生产资料绝对贫困到解决农民生活资料绝对贫困,中国实现了全面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伟大目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农村反贫困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农村反贫困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反贫困的历程,总结提炼其中的理论结晶、治理方略和宝贵经验,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可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4.
    
西部农村地区贫困状况的严峻态势是21世纪初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选择确立适应西部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的反贫困战略模式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5.
贫困与生态"恶性循环"制约着社会可持续发展,努力摆脱"贫困陷阱"已成为社会共识,其中绿色发展和绿色扶贫理念深入人心。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贫困的研究,发现绿色贫困将是未来贫困问题研究的新视角。然后从贫困内涵入手对国内外反贫困模式进行总结,提出绿色扶贫是未来反贫困模式发展趋势。最后,根据反贫困和生态保护相互关系争论焦点,从宏观角度、微观角度、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归纳了反贫困和生态保护研究特点。在研究内容上,突出了生态和贫困的协同耦合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定量角度探究生态脆弱与贫困的耦合度的研究。基于此,提出了下一步应对绿色扶贫的作用模式、作用机理、制约因素、驱动力机制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西部农村地区贫困状况的严峻态势是21世纪初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选择确立适应西部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的反贫困战略模式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贫困空间分异与反贫困政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日渐严重,贫困人口行业固化、区位固化和群体固化逐步形成。由于中国各城市发展水平不同步,城市贫困状况和人口构成呈现出地域、行业、城市等级的空间差异。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业再就业和失业保险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等救助制度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城市反贫困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为遏制城市贫困日益恶化,有效破除城市贫困固化态势,应在现有的城市反贫困政策基础上,构建统一的城市反贫困政策体系,多元化社会救助制度,重构贫困人口聚集区地域格局,提升贫困主体反贫困能力。  相似文献   

8.
西部农村扶贫开发战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农村贫困状况的严峻态势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西部农村的扶贫开发战略必须在冷静分析贫困治理难点问题的基础上确立新的反贫困战略指导思想和开发原则,以满足贫困人口生存需要、生产需要和发展需要为基本目标,要通过创新扶贫制度、强化社会服务、控制人口增长、重视教育培训、发展特色产业、探索移民搬迁、推广小额信贷逐步缓解争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9.
缓解和消除贫困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中国更是如此。中国的反贫困形式仍然很严峻,加强对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非常紧迫。黑龙江省的贫困问题值得关注,探讨贫困县的现状及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反贫困对策,对于黑龙江省反贫困问题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贫困现象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是世界所面临的人类生存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资源问题,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主导型的农村扶贫开发战略也在大力促进贫困人口的脱贫进度。长期以来,政府对于农村反贫困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种政策和各种资金流向贫困地区,对边疆地区明确贫困的功能定位,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和调整反贫困战略,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缓解直至最终消除农村贫困、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解决贫困问题是兵团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兵团服务业的发展对新疆及全国经济的推动、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推动兵团反贫困事业提供了契机。我们应通过加大政府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等措施,切实加快兵团反贫困进程。  相似文献   

12.
邢锐锐 《新经济》2021,(7):76-80
贫困和反贫困历来是人类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消除绝对贫困被称作世界级难题,是人类面临的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国高度关注并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对中国的解题经验进行抽象概括,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释放、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牵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落实对于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理论反思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反贫困的步伐明显放缓。这是因为在反贫困的运行过程中,无论是对贫困内涵的理论把握,贫困人员的结构改变,还是对因公共供给不足而返贫的现实认识以及反贫困的制度设计都存在着缺陷和误区。因此,要治理贫困恶性循环,就必须从多维角度出发,选择新的符合新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要求的综合反贫困路径。  相似文献   

14.
贫困定义的演化及对中国贫困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有关贫困定义的主要英文文献,回顾了贫困研究的早期成果,特别是对贫困的定义.评述了贫困和贫困线定义的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定义的优缺点;介绍了中国的贫困现状以及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最后根据上述讨论,提出了中国反贫困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的痼疾,而财政支出政策是各国反贫困的首要措施。文章从贫困的含义入手,考察财政支出减贫的理论及研究,结合中国的实践,借鉴世界各国反贫困的经验,并提出了中国反贫困的对策,希望为今后我国反贫困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贫困"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显现出多层次性和丰富性。立足于对贫困概念的解读强调老年人口的反贫困问题,是中国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薄弱环节,从而凸显我国老年人口反贫困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视阈下弱化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使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良性状态下不断弱化直至最终破除.文章结合当前中国的实际,通过对国内外可行性模式的借鉴,从宏观经济政策,户籍制度变迁,城乡一体化战略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我国弱化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8.
转型期中国社会贫困问题的类型判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分和判定贫困类型 ,是制定反贫困策略的前提。贫困问题的错综复杂性 ,可从贫困定义的系统分类中得到证明。从层次角度分析、研究贫困的外延问题 ,按照传统的分类法 ,可将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类型 ;按照 2 0世纪 90年代新发展的外延理论 ,可将贫困划分为三个层次或三种类型 ,即“维持生存”、“基本需求”和“相对遗缺”或绝对性贫穷、基本性贫穷和相对性贫穷。正确判断转型期中国贫困问题的具体类型 ,对于中国的反贫困理论和反贫困实践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姚毅 《财经科学》2012,(5):99-108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而相对贫困问题则日益突出;同时,城乡贫困还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演化特征。本文借助CHNS数据库,对城乡贫困动态演化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以及家庭区位特征、家庭人口特征和劳动就业状况等变量是城乡贫困跨期变动的重要因素,但其影响大小和作用机制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注意政策受众的差异以及政策工具作用机制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反贫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内涵之一。贫困,是指部分人在社会中由于种种原因被排挤到经济生活边缘、失去了过当时当地基本生活的可行能力的状态。贫困的形成有自然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多种原因。因此,反贫困不能搞单项对策,应实施反贫困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