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联盟"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北京一位素食馆老板在第十三届北京科博会上,看到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企业产品后,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做菜所需要的素肉都是从台湾空运过来的,成本很高,没想到黑龙江就能生产这样的产品,而且价位还不高,这真是太好了,我们打算以后就从黑龙江进烹饪原料了。"据了解,生产"大豆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科技创新正逐渐取代传统生产要素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核心资源,但受资金、科技人才、研发平台等资源限制,单个企业或者企业间合作很难在创新方面有实质性突破,亟需一种可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充分利用各种创新资源的科技创新团队,而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起来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仅可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还可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备受各国关注和青睐。目前,国外企业越来越重视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对技术创新环境的变化,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效地实现联合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基于此,通过对日本、美国、欧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成效进行深入剖析和总结,以期其先进做法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日,中国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暨车联网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暨论坛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主办,由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北京市政府作为指导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支持单位。52家联盟成员单位及10余家车联  相似文献   

4.
4月2日,部分轮胎生产企业、重点配套企业、研究院所、高校等共20多家单位的掌门人以及工信部、科技部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领导齐聚北京。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参加由三角集团牵头的轮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启动会,为轮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启动建言献策。为什么一个民间非营利性联盟的启动会能吸引如此多的"巨星"?  相似文献   

5.
产业技术联盟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公共政策角度分析政府支持产业技术联盟的必要性,通过大量案例调研,分析总结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技术联盟相关政策经验,主要有立法支持、制度支持、组织支持、发挥行政管制作用、公共财政政策支持、专项计划支持等6个方面,并总结对我国产业技术联盟政策的4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国家经贸委会同财政部、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研究制定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已于日前发布。与石油石化行业相关的主要内容如下:产业技术发展战略(一)指导方针。以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保证,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主要途径,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重点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加快…  相似文献   

7.
近日,中国低碳高端智慧园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京举行联盟揭牌仪式。成立后的中国低碳高端智慧园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融合了产、学、研、用等多方力量,以自主创新和引领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低碳高端智慧园区共性核心基础技术的研究与自主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标准、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有望带动重大应用示范,建立集约高效的园区经济发展模式,促  相似文献   

8.
《中国包装工业》2013,(11):12-17
为提升我国包装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包装产业绿色转型进程,中国包装总公司、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赛伯乐(中国)投资公司三家作为核心发起单位,联合包装产业链中积极投身于绿色包装技术进步的优势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组织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绿色包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绿色包装产业联盟")。联盟于6月5日世界环境日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并发布了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政策与中国知识产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虽然都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制度,但由于各国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法律政策上的不同,导致知识产权制度在各种经济发展中的效用不同,从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相同。借鉴各国知识产权政策的经验,我国应当采取创新型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相似文献   

10.
论技术标准化与产业标准战略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技术标准已经成为高技术产业市场竞争的战略工具。网络效应的存在加剧了技术标准的竞争,而企业联盟则是企业参与标准竞争的重要形式。由于技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制度的非对称安排,技术标准的专利化趋势在给跨国公司带来重大战略利益的同时,也对专利缺乏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政府在技术标准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制定产业技术政策和竞争政策,提高本国产业和企业的技术标准竞争力。我国产业标准战略的核心问题是要建立起基于企业联盟的技术标准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数理建模、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LZFTR(政府资金投入)与CJP(初级品)的相关系数r=-0.964,LZFTR与ZCP(工业制成品)的相关系数r=0.982(P<0.01)。表明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初级品出口比重,增加工业制品的出口比重,从而促进出口贸易结构不断升级与优化;(2) 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系数值均为正,战略性贸易政策政府研究发展补贴每增加100%,高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结构就会优化0.0042,说明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的外贸易结构变化有正向促进作用;(3)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各高技术制造行业贸易结构的影响不尽相同,其对医药制造业及各小类行业对外贸易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对仪器仪表出口贸易结构优化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医疗设备与器械制造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推动我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战略性贸易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基本要素与技术标准化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标准是高技术等产业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要素;知识产权是技术标准化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要素;在技术标准化过程中,基本知识产权起着关键作用,决定标准化联盟及其结构.而主导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也影响重大。研究这些机理及其规律对于在我国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推动高技术产业的标准化合作,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系统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当代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重要意义,系统研究了中国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探讨了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政策思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十五”期间及新世纪前期战略技术重点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协同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生产过程的提升作用。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对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区2000~2012年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基于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差异视角,对技术创新的门限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存在着明显的技术差异与知识产权保护门槛。不管以知识产权保护还是以技术差异作为门槛变量,加强研发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入均能显著促进我国各省区技术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6.
技术领先战略与技术创新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企业研发投入并未形成足够的利润现象为背景,分析企业研发投入动力与技术领先战略,并用创新竞赛模型、技术的理性对抗、企业内技术外溢、技术保护和技术实力显示来解释这一现象。由此得出结论:企业追求创新的长期利益在本质上也是创新竞赛,但未必会导致过度的研发投入.企业追求创新的长期动机可以让企业更加主动地参与创新;政府推进创新的短期政策很容易造成创新竞赛。而长期政策则可以让企业有效率地参与研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碳税政策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和创新绩效问题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碳税政策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研发创新模式选择以及研发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而分析了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收敛性。通过研究发现,碳税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激励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自主性,也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实现。提出我国在碳税政策设计和实践中应坚持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碳税政策、促进碳税征收与碳排放交易协同、匹配碳税征收行政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利用碳税发起设置低碳产业基金等政策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产业共性技术作为竞争前技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首先阐述了共性技术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群和共性技术的互动关系,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促进了区域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产业集群是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的重要平台。然后,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创新系统、扩散研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激励措施和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演进中我国工业企业低碳转型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成为衡量工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技术创新的演进中,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提出企业管理者、企业类型、企业规模、能源消耗、技术能力、政府参与和ISO14000环境管理都是显著影响企业低碳技术使用意愿和行为的主要因素,初步探明我国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模式。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和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