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樊元  胡磊 《工业技术经济》2012,31(8):140-145
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分析表明第三产业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协同互动关系。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的动态分析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表现为相互促进的累积过程;劳动力投入是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就业人数的增长对第三产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产业具有很大的就业吸纳空间。最后根据就业吸纳弹性来阐明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现代物流业和产业结构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产业结构的优化带来服务、流通、运输需求等变化,给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及带来的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第三产业产值与GDP的关系以及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贡献程度。研究第三产业产值与GDP的关系,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及扩大就业渠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进程加速带来了庞大的住房需求, 房产市场供不应求, 房价涨幅攀升。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相互促进发展, 房价持续高涨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本文选取2008~2017年全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 针对城镇化、第三产业和房价的关系进行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 在1%显著性水平下, 城镇化水平和房价、第三产业产值和房价均显著正相关, 城镇化水平的提升、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会带来当地房价的上涨, 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应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优化第三产业结构, 有效调控房价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经济结构、第三产业服务业水平和港口吞吐量对比分析了香港与深圳两地的经济环境,提出了深圳港口在新时期里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基于协整模型分析第三产业增加值和进出口贸易总额与港口吞吐量的长期均衡关系,探析第三产业和进出口贸易在港口发展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动态影响机制,并对未来深圳港口业发展及其提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瑾 《河北工业科技》2013,30(4):239-243
从生态需求与供给的角度着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江苏省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时间序列的动态测度与比较分析,探讨了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过去的2000—2011年共12年里江苏省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态足迹持续增长,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减小,生态赤字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江苏省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即人们的生活强度超过了该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已处于不安全状态,导致江苏省城镇居民可持续消费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赖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我国9亿人口在农村,农村市场在国内市场结构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潜在的农村市场空间巨大。当前,农村居民的综合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差10年以上。整个农村的消费品购买份额还占不到全国的40%,而人口却占到70%...  相似文献   

8.
宁波经济总体上排在15个副省级城市的前列,但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制造业,因此有必要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鉴于现有研究方法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采用了现有文献极少采用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宁波第三产业与制造业只存在阶段性的均衡关系,这说明两者的发展是脱节的,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促进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以ELES模型为基础对2003~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进行横截面数据的计量分析。计量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基本需求量增长慢于收入增长速度、基本需求量结构趋于稳定、低收入者的消费支出低于基本需求量水平;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受非收入因素的影响较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各种商品的收入弹性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此外,由于在恩格尔系数测量中并没有将基本食品消费量和非基本食品消费量进行区分,因此恩格尔系数无法准确的反映非基本食品消费支出与居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充分考虑劳动异质性,利用产业人力资本结构,重新核算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发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程度均被高估,第二产业结构偏离被低估,进而指出“民工荒”、大学生就业难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第一产业可转出人力资本减少,第二产业需求旺盛,而第三产业由于发展不足陷入低水平均衡状态。最后通过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解决我国结构偏离和就业问题的重点在于优化需求结构、合理规划产业发展路径以及全面推进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关键更在于释放农村消费市场巨大潜力和全面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将能源消费总量纳入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运用中国199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不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GDP与固定资本存量,GDP与能源消费总量都互为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固定资本存量与能源消费则不同,在短期时,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在长期均衡中,它们之间也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为进一步明确在能源消费中,哪个产业的能源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构建了灰色关联度模型,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耗、高产出的第三产业.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效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电力生产、消费与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具有同步性,所以电力经济数据对国民经济的宏观参数具有极高的参考作用。通过研究2003年以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以及黑色、有色和建材等行业的电力需求强度的变化,探讨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比较研究发现,2006年10月以前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果较好,此后,由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黑色冶金、有色冶金等行业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13.
以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介绍了2008年山西省宏观经济情况,分析了三次产业、工业及重点行业2008年用电需求的变化,探求三者与宏观经济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左右山西宏观经济的煤炭、化工、黑色和有色行业,同样也是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变化的主导因素。跟踪重点行业的生产情况对提高山西省电力市场分析预测工作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群研究是目前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但因我国城市发展及其相关研究较晚,目前大多数研究还处于概念界定、规律探索等理论研究阶段。本文首先对城市群发展阶段及其特征进行了划分,然后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给出了理想状态下城市群发展状态的测度原则,以及现实状态下我国城市群的测度方法,并对京津冀城市群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处于发展阶段的组接阶段。  相似文献   

15.
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昆明市各县(区)域GDP及第一、二、三产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各县(区)域具有相似产业结构模式的县(区)域趋于集中;昆明市各县(区)域经济增长中第三产业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有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宜良县、石林县,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有五华区、东川区、安宁市、呈贡县、晋宁县、富民县、嵩明县,第一、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有禄劝县、寻句县;昆明市各县(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发展绝对优势区、发展优势区、发展平衡区、发展劣势区4种类型,本文对不同发展类型,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区域产业发展现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产业结构水平从结构上规定并体现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对规划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鹿泉市产业结构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鹿泉市经济发展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在经济运行中已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第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已不再起主导作用。建议鹿泉市今后应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深挖区域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和高效化,使区域经济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主要石化产品需求预测及供求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改进了的弹性法对乙烯和乙烯为主要原料的石化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并且对乙烯等石化产品的生产-消费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为我国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提供了具体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领军行业,逐渐显示出它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巨大作用。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乡村去旅游,这是人们释放心理压力、回归大自然的需求,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异常迅速。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使国民收入再分配,调整当地产收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镇江地区电力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历史数据及总体变化趋势进行归纳和分析,以及对一、二、三产业的单耗和居民人均用电量这两项电力消费指标历史数据的前后比较,分析了镇江地区电力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电力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镇江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