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油是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石油进口依存度的增加和油价的频繁大幅波动、进口来源过于依赖中东和进口运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的现状,使我国石油进口面临巨大的风险。为此,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多元化进口战略;积极开发利用全球石油资源;大力推进节能和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以化解石油进口风险、确保石油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从原来的石油出口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到2008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达2.67亿吨,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超过50%.对进口石油的高依存度已成为我国能源现状的不争事实.本文将在研究石油进口现状基础上,分析石油进口高依存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2003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为27520万吨,而原油产量只有16930万吨,石油进口超过了1个亿,净进口总量达到9738万吨,占石油消费总量的35.4%。我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和进口国。而国家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1-9月份我国的石油净进口已突破了1个亿。石油进口量的大幅增加、进口依存度的不断扩大以及价格的频繁波动,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在石油进口量激增和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双重影响下,用于石油进口的巨额外汇支出给我国经济带来极大风险。本文拟从国民经济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积极角度探讨我国石油进口的国际支付风险,并运用回归、弹性分析的定量方法判断我国石油进口支付问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使能源安全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作为重要的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在寻求能源方面存在竞争的现实,但也存在合作的机遇。石油进口大国合作有利于抑制过高的油价,可以避免国际能源市场上的恶性竞争,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建立石油进口国组织,共同参与海外油气开发和管道建设以及在节能环保领域开展合作是合作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内石油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石油安全引起了我国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我国石油市扬上的需求、供给增长的现状盟我国日益扩大的石油供需缺口,并结合作用于石油冲击影响程度的经济因素,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探讨了我国石油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7.
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志军 《经济与管理》2004,18(11):84-86
在大多数情况下,产品定价时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多使用点弹性公式,这在营销学中是有缺陷的。本文对其进行了 分析,并提出应使用弧弹性公式指导产品定价。  相似文献   

8.
9.
浅议需求价格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弹性分类中的一种,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掌握并运用需求弹性理论,可以使厂商提高其生产经营决策或制定政策措施的科学性,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引入Armington替代弹性概念并基于此将我国进口商品价格传导效应引入动态研究。基于三种典型消费品研究结果显示,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汽车、电话和空调的短期Armington替代弹性分别为0.2550、0.2024和0.8280,整体缺乏弹性。考虑到这一时期三种典型耐用消费品的国内商品价格环比增幅要高于进口商品价格,本文推断,三种商品的进口价格传导效应将较为明显。随后的实证研究有力地证明上述推断,即上述三种典型耐用消费品存在进口价格传导效应,但其也存在城乡差异。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建议未来我国防止输入性通货膨胀的一个重点是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缩小中外商品的差异,提升两者的可替代性,降低国内消费对于进口商品依赖。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进出口价格弹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进出口弹性模型和行业计量经济模型,测算和研究了中国进出口弹性问题.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中国中长期出口价格弹性和进口价格弹性分别为-0.8579和-1.0774;第二,中国大部分行业的出口价格弹性小于1,特别是农业、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纺织业、化学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以及社会服务业价格弹性绝对值都在0.5左右.适当提高价格对增加这些部门的收入是有利的;第三,中国大部分行业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小于或接近于1;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的进口价格需求弹性为异常值,为 1.3148,说明:对于原油这样的战略性物资应该反市场操作,中东出现安全时价低时吃进以为战略储备,而出现危机时抛出以平抑国内原油市场价格的加速上扬.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进口与出口间的关系检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根据我国 1980 - 2 0 0 1年的有关数据 ,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 ,检验了我国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协整关系 ;在建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的基础上检验了二者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 ,二者之间不仅存在着协整关系 ,而且在滞后期数为 1~ 2时进口是出口的Granger原因 ,反之 ,却不成立。基于检验结果 ,本文在最后部分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中城市房地产需求弹性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房地产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是反映房地产市场需求特征的两个主要指标.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充分,而我国学术界对房地产需求弹性的测算和解释仍缺乏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需求弹性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房地产需求弹性的特征是:(1)房地产需求价格弹性总体上缺乏弹性,而收入弹性是富有弹性.(2)房地产需求弹性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因此,我国的房地产业政策,必须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地区差异性而进行调整,在增加房地产有效供给而满足人们房地产消费需求的同时,打击房地产投机需求,适当抑制房地产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石油进口量不断攀升,而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微乎其微的价格话语权与自身石油大买家的地位极不相称。石油进口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动荡局面下的价格风险以及相对进口价格较高的被动局面。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石油进口价格的困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中国石油进口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国内石油市场现状,从石油进口成本出发,分析了中国石油进口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并探讨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促进中国进口贸易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口贸易发展迅速,带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但进口贸易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进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对战略资源和外资的进口依存度过高,对引进技术设备的消化、创新能力不足,货物进口与服务进口发展不协调,环境监管不力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等。应实施多元化战略,优化进口贸易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扩大服务贸易进口,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推动进口贸易实现良性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静 《经济与管理》2006,20(5):43-45
利用汇率改革对中国进口贸易比较有利的契机,对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国进出口贸易所受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对于中国进出口贸易路径调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资源进口市场结构比较集中的情况下,为了有效降低来自国际市场的风险,需要考察我国与主要资源进口来源地的依赖关系,以明确在国际资源市场上谁是我们可靠的供应商,对这种可靠性的检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基于贸易的资源安全政策。本文通过考察我国从某国进口资源数量及我国进口该资源的总数量、该国对我国出口资源金额及该国的总出口金额、以及该国在国际资源市场上的地位等因素,计算出我国对各资源进口来源地的依赖系数,作为评估我国资源供给安全程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How's the effect of technical import actually? The latter stage evaluation to technique import project is necessary to get the answer. Therefore, the latter stage evaluation to technique import project is not equal to the latter stage evaluation to gener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it doesn't emphasize particularly on its economic profits b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igest, generalization, improvement and re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ed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examines import demand behavior in five industrial countries, namely France, Italy, the Netherlands, the UK, and the US. It uses econometric techniques organized around maximum likelihood cointegration analysis, dynamic OLS and fully modified estimation to estimate long-run import demand functions. In addition, we examine the short-run dynamics of import demand by using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s based on VAR analysis.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of relative prices and domestic demand for most countries examined.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论述了电力消耗与经济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演变规律和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演变过程,然后分析了我国工业化过程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演变过程的相关性,最后概括了主要结论并且提出了两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研究发现,由于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化时期,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明显地大于1,而且第二产业耗费电力能源的比例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