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业生就业一直都是我国社会关注的重点,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随着我国毕业生数量增加,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遇到了更大的挑战。技工院校是我国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机构,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对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路径进行分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推进。但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虽然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可也带来了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加大,特别是出现了大学生农民工这一群体。他们的形成和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有着很大联系,同时也有自身原因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形成大学生农民工的问题,对解决我国存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马新宇 《山西农经》2021,(5):163-164
就业创业是毕业生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来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目前在就业创业市场中,就业供求关系不平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大学生综合素质不达标等多种现象不断发生。新时代下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因素以及创新驱动战略的改变都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产生相关影响。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提出应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综合能力,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薪酬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很敏感的部分,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薪酬满意与否是影响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的西部地区薪酬是人才生存的基本条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的作用,而西部地区却存在着人才流失的现象。本文从西部地区企业为什么要提高人才薪酬满意度入手,通过对这些原因的深层次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高校已经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转变,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成为对高校考核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低碳经济"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因而如何培养适应"低碳经济"时代的合格大学毕业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京津冀经济带得到快速发展。由于经济基础和资源分配不同,京津冀地区没有达到经济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反而使地区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为了探究京津冀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的原因,根据当前京津冀地区的发展现状,从技术水平、人力资本、三大产业3方面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发展高技术产业、培养高水平人才以及加快产业转型,是改变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提高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虽然我国经济整体高速增长,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及空间分化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产业非均衡发展、收入差距以及政府公共政策偏移等所造成的。缓解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的空间分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此,政府扶贫政策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重点是提高区域瞄准的准确性,促进农业开发和非农就业,提高农村和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降低财政差距,促进公平的公共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不是我国所独有的国情。在世界上其他的一些国家,也存在着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统一、区域差距明显的状况。国外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和理论以及实践都不乏成功的先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成熟的区域政策对我国当前的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结构性矛盾以及就业压力逐渐凸显,通过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以实现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的提升,是各所高校都需要重视的重要内容。针对高校就业创业咨询工作体现出的一致化与同质化问题,本文从原则、内容以及途径三个方面对个性化就业创业咨询体系的构建做出了论述,同时对已开展个性化就业创业咨询工作的一些高校所取得的成效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一直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都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新时代下,史上“最难就业季”被“更难就业季”不断刷新。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鲜力量的基础和保证,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如何保证新鲜力量的加入,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功效,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价值,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更好地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将消极“慢就业”转为积极“慢就业”直至积极“就业”,力保“稳就业”,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各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工业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产业集聚趋势体现得更为明显,产业集聚受到地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聚集程度以及发展产业会有所不同。我国地域广阔,对于产业集聚程度因地区各有差异,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本文借助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知识,从产业集聚与不同区域的经济之间相联系,产业聚集与中国地区差异之间的影响展开分析,并针对产业集聚对促进我国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带动西部地区平稳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我国整个行业以及和各区域的均衡发展提供有利基础。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期,我国就在辽宁重点建设了几个工业基地.20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对外开放政策将发展重点转向辽宁南部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省内不同地区的发展,并最终造成了区域发展的不均衡.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发展机会,研究辽宁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了解区域经济的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对于辽宁整体经济增长与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相对分布法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测度分析,研究表明新疆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在不断上升,发展较快和发展滞后地区的差异明显加大。从相对分布的角度看,新疆区域经济总体呈明显的"U"形分布,具体表现为:经济发展处于中间水平的地区发展速度相对变缓,出现了"空置化"现象,即中等发展地区非固化;发展滞后地区内部差异化的扩大程度高于区域总体及区域的其他地区。另外,区位因素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似乎并不是一个显著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s回归方法,在微观个体层面考察不同区域在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公共服务供给对不同区域流动人口居住意愿影响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在普通公民权利、健康素养水平塑造、就业权利保障三个维度表示的公共服务供给上最弱;东部地区在就业方面的保障比其他地区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5.
刘志扬 《农业经济》2000,(10):31-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不同区域的经济组合因素、需求状态以及对外联系不同,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重点、方式也应该是不同的。环渤海的辽宁、天津、山东等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有着明显的特殊性: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之一,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地处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对外贸易的总量比较大;与国际市场联系相对紧密,目前和今后外来注入的资金等生产要素较多,等等。正因为有这些特点,所以,整个环渤海区域在目前和今后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不能简单化、一般化,应当依据这个区域的特殊…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国家非常重视和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这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选择有很大影响。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仅可以促进乡村快速发展,还可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基层就业和返乡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平台,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既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也符合乡村振兴对于人才资源的需求,两者有机结合将促进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与高校及毕业生的关系,黔南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趋势、就业政策,讨论了黔南州高校毕业生乡村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就业创业的优势和困境,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如何把握人才优势,将高校毕业生积极主动地转入社会发展中来,发挥潜在优秀劳动力资源的作用,是社会、高校、家庭,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应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状分析,基于社会发展以及市场结构等变化,分析产生现状的原因,并提出避免高校毕业生陷入“慢就业”的对策,以此规避毕业生消极陷入“慢就业”,进而主动走出象牙塔,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的就业不同于普通高校,其与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战略、全球化发展带来的国际化人才需求,以及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都有密切联系,应重视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性,做好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9.
当前,“95后”“00后”已经踏上求职的舞台,由于他们成长于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从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出发,探讨Z世代高职毕业生面临的“慢就业”困境,并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针对Z世代高职毕业生“慢就业”困境,政府应采取的措施,以期帮助Z时代高职毕业生尽快找到职业发展方向,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20.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在旅游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供求严重错位的现象。笔者认为,提升旅游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应该从教学内容调整、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加强学生职业养成教育、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