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满足企业对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好的推动社会发展,地方高校应该对现有的经管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教学改革应侧重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及创新能力,提高经管类学生实践应用技能,增强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力。因此,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本文提出在地方高校经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中采用TBL教学模式。通过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意识,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将在培养经管类应用型人才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研究性教学进入2.0时代,通过对研究性教学改革进行系统研究和实践,能够有效促进互联网+与高等教育深入融合.针对经管类课程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存在高级职称开展研究性教学比例不高、不同年级实施效果差异较大、教学内容难以兼顾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过程评价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强化团队合作设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生层次甄别授课内容、完善研究性教学的评价体系等实施策略,旨在促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论体验式教学在高校经管类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经管类专业本科教学长期沿袭的教学模式突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体验式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对于经管类课程的教学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入阐述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经管类课程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理念,重点分析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经管类课程应用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赵志宽 《北方经贸》2012,(9):143-144,147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运用的教学手段的具体体现,一名教师可能在主观上不一定明确自己具有何种教育观念,甚至不明确自己采用了何种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必定要体现某种方法和手段,例如,在教学中强调了什么,是知识还是能力,是素质还是技能等等,最终总可以归结为某类教育观念,形成教学模式,潜移默化的指导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教师们要有创新精神,彻底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要树立起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升华,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三讲、二练、一实践,紧密结合产、学、研"教学模式是笔者多年来教学经验的总结,在此,阐述了这一模式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实施过程,说明了运用此教学模式对锅炉专业学生知识、能力及素质培养的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晶 《对外经贸》2022,(11):134-136
目前,我国已进入以信息技术驱动的新经济时代,经管类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都亟须创新,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深化校企产学合作,构建多维度与跨界资源结合的师资队伍,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结合当前市场对高质量经管类人才的要求,提出新经济背景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的思路,突出特色、强调能力,课程体系面向实践、丰富内容,教学改革丰富维度、融合发展,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润物无声,校企合作互融互助、协同发展,师资队伍提升层次、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7.
<正>200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今后一段时期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意见》指出,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要采取各种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支持"双创"政策的接力出台,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处于不断上升趋势。高校实验教学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家、地方及学校的重视。经管类实验教学是培养新一代本科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结合国外经管类实验教学模式现状,分析了我国地方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特点及问题,提出有利于培养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经管类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目的是改革目的是让学生能高效率地建立一个全面完整的电子系统设计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得到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训练和培养。建立了“一仿二改三放”实践教学模式和“讲练虚实放收”的教学方法。通过四年的实践证明了该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电子信息类高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关键词,而经管类高校现在所培养的现代化人才作为企业的未来管理者,必须从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就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才能应对多样的企业信息化环境变化。互动教学正是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法,本文正是通过细致分析信息化环境下经管类互动教学特征,给出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经管类课程互动教学的几点思考,以更好的助力于现代化人才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ERP沙盘模拟课程为高校经管类不同专业学生提供了交流实践的平台,近年来在高校迅速推广,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欢迎.它强调演练与实践,能有效融入实践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对于培养经管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及综合知识技能,开展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经管类人才的培养教育必须从提升课程质量入手,持续走深、走实、走稳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实现教学质量与数量的同步发展.目前,高校经管类课程教学存在内容单一、体系简单、观念固化等问题,需要运用PDCA循环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的四大环节,形成一个注重反馈的闭环管理系统,从全面质量发展角度构建三全一多一现的新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开展经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3.
陈岫  石立 《江苏商论》2022,(8):124-128
经管类实验课程具有参与度高、竞争性强的特点,受到学生的喜爱,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大意义,而实验中学生团队的构建直接影响团队管理、课程学习的效果。本文通过对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学生团队构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质性的研究,应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模型得出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学生团队构建过程中的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经管类实验课程中学生团队构建的影响因素为领导因子、组织因子、环境因子和监督因子,其中领导因子和组织因子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刘迪 《中国电子商务》2012,(16):160-160
课程研究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课程实施,在课程研究中无论按照哪种课程设计模式理解和规划课程,都会或多或少的遇到实施的问题。课程实施存在着动态的过程,实施者可能存在三种执行方式,一是忠实地按照规定的课程方案去执行,二是可能用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来理解,三是根据具体的客观情况针对课程方案进行调整。本校自开始实现陶艺课程以来,学校有效地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软硬件资源,结合实际,采用体验式教学在对学生进行陶艺教育方面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核心,通过归纳、演绎的方法设计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分析我国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对探究式教学原理进行介绍,并以项目管理课程中运用时差最小值法确定项目的关键路径为切入点,简述探究式教学在经管类课程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开设企业管理课程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学生管理应用能力为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集经济学、数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也在不断更新管理思维和方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企业管理授课模式上改变以往纯理论的授课模式,要综合现代企业管理的思维和办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企业管理课程更加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在练中学,在学中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全面提升学生在今后实践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的思维和素养。  相似文献   

17.
作者经过几年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总结出对于《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行之有效的三种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式教学模式、协作学习式教学模式.这三种教学模式相结合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学主体作用,实现师生的互动,创设一种学生可参与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作为代表科技发展最前沿的一门学科,其对最新科技知识的应用无疑是最快的;另外,电子商务本身的课程优势,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欠发达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更加成为急需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和指导思想八手,根据笔者多年课堂教学经验,结合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心理学理论,设计出"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的结构与实施,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为大学生树立无产阶级战争观,形成区分战争性质的能力,具有创新意义和教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综合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结合经管类学生的能力特质,通过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认为ERP综合实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领导决策与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共赢观念与合作沟通技能,是培养与提升经管类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ERP综合实训方案可通过选择合适的实验平台加强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引入动态市场信息,完善学科竞赛机制等方式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