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银芬 《财会月刊》2014,(11):24-27
本文在系统分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13年发布的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中所提出的预期损失模型三个阶段的内容后,从国家全局角度出发,结合预期损失模型的演进过程,分析了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理论和利益格局,并结合我国财务报告的实务操作难点、概念框架选择和会计监管,提出了我国实施预期损失模型的具体办法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系统分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13年发布的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中所提出的预期损失模型三个阶段的内容后,从国家全局角度出发,结合预期损失模型的演进过程,分析了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理论和利益格局,并结合我国财务报告的实务操作难点、概念框架选择和会计监管,提出了我国实施预期损失模型的具体办法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2013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征求意见稿。然而,会计预期损失模型是否能够取代现有模式还存在不确定性。本文在探讨了会计预期损失模型对我国的影响后,提出了我国实施会计预期损失模型的相关策略,以提高会计预期损失模型的可操作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和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监管机构反思的产物,目的是有效解决已发生损失模型计提减值“太少、太迟”的问题,我国按照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要求,于 2017 年颁布了一系列新金融工具准则,包括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本文对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进行了全面介绍,进而分析对证券公司计提减值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17年3月31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CAS22),规定境内的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该准则规定的第八章金融工具的减值,要求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准则规定范围内的项目进行减值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该准则引入了IFRS 9一个更具有前瞻性的基于"预期信用损失"的新减值模型,即由原来的"已发生损失"模型变为"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但我们必须结合实务情况,才能将新准则更好的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反映,因此,在下文中,我们将对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进行简单的介绍,并提出如何具体用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应收款项的减值。  相似文献   

6.
IASB于2009年6月25日就使用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问题向公众广泛征询意见,并于2009年11月5日发布了《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拟采用预期损失模型计提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发生的减值。预期损失模型是针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中的已发生损失模型计量提出的用于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另一种方法,文章在研究IASB与FASB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试图通过预期损失模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比较分析,探索使用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IASB于2009年6月25日就使用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问题向公众广泛征询意见,并于2009年11月5日发布了<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拟采用预期损失模型计提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发生的减值.预期损失模型是针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中的已发生损失模型计量提出的用于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另一种方法,文章在研究IAsB与FAsB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试图通过预期损失模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比较分析.探索使用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预期损失模型作为金融危机爆发后进行前瞻性准备金改革的一种方法,自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2009年12月发布摊余成本和减值的征求意见稿,尤其是2011年1月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联合发布上述征求意见稿的补充文件后,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预期损失模型的具体应用都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达成统一意见。  相似文献   

9.
现行金融工具减值方法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重大缺陷,IASB和FASB为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完善和国际趋同做了一系列的努力。文章对比分析IASB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FASB的"当前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和现行"已发生损失模型",并归纳整理来自公众的反馈意见,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0.
2012年5月,我国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及修订说明,文章将征求意见稿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IFRS13)作深入比较后发现,两者虽还存在一些差异,但已实现实质性趋同。同时,对我国征求意见稿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行金融工具减值方法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重大缺陷,IASB和FASB为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完善和国际趋同做了一系列的努力。文章对比分析IASB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FASB的“当前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和现行“已发生损失模型”,并归纳整理来自公众的反馈意见,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2.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于2011年1月28日发布了有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互抵销的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确立了金融资产和相关负债抵销的目标、抵销标准、列报及披露等要求,目的是为了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下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抵销建立一个共同的标准.文章分析了IASB有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互抵销征求意见稿的相关问题及对我国相关会计准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的相继出台,我国也加快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制定步伐。2012年5月17日,财政部起草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表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至  相似文献   

14.
《财务与会计》2020,(10):82-84
2019年12月17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以下简称理事会)发布了主要财务报表(Primary Financial Statements)项目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一《一般列示和披露(General Presentation and Disclosures)(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0年6月30日,理事会最终将对该征求意见稿修改完善后发布一项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替代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征求意见稿聚焦利润表的改进,提出了划分损益类别、增加小计项目、细化表内项目披露、规范管理层业绩指标披露等新要求,同时也提出了对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有限修改建议,将可能对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与之趋同国家或地区的财务报表编报实务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总会计师》2006,(2):11-11
近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为提升分部报告的编报质量,公开发布了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将作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ED8“经营分部”的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今年5月19日。  相似文献   

16.
近日,财政部印发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路线图》),向国内外广泛征求意见。《路线图》根据当前国际形势的最新变化,提出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倡议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1月,我国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合营安排(征求意见稿)》及起草说明。文章将我国征求意见稿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IFRS11)作了深入比较后发现,两者在结构与内容上尚存一定差异,但其实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顺利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应加快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特别是气候相关披露准则的制定进程。在制定气候相关披露准则的过程中,应当合理预判可能面临的挑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本文基于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发布的《气候相关披露》、欧洲财务报告准则咨询组发布的《气候变化》征求意见稿,以及美国证监会发布的气候披露新规征求意见稿这三份最新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要求,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提出我国制定气候相关披露准则可能面临的十大挑战,并简要给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高波 《财会月刊》2012,(12):82-82
随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的相继出台,我国也加快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制定步伐。2012年5月17日,财政部起草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表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至此,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涉及公允价值的准则就有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如何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2012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及修订说明,该征求意见稿体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IFRS13)的实质性趋同。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评析,认为当前我国不宜急于颁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实现国际趋同的同时还要在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和应用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