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保险市场,世界的一块宝地 外国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其实是早在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登陆上海时就已拉开了序幕.只是此后9年来,外资保险公司的入境受到许多限制,能有幸进入中国市场的只有26家外资公司和2家外资中介机构.其他外资保险公司不得不在门外仰天长叹.当中国正式入世后,外资保险公司便迫不及待地蜂拥挤向中国保险市场的大门.就在中国入世的第一天,就有7家外资保险公司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入场券".年末岁首之际,从权威部门传出消息,又有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12家保险公司进入中国.据悉,尚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这一大批公司可以说无时不在做着抢占中国保险市场的美梦.  相似文献   

2.
邱冉 《中国保险》2002,(11):45-45
据统计,从2001年至今,已经有22家外资保险公司的30家代表处撤出中国.一进一出、一冷一热,外资公司的中国投资热高烧退去.进退之间,外商对进入一个新兴保险市场的判断更趋理性.  相似文献   

3.
从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市场以来,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从6家增加到目前的61家,其中,24家是中资,37家是外资,外资保险公司已占半数以上。外资在华保险公司总资产从1999年的44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197.8亿元。目前,保险业对外开放城市已经增加到15个。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外资保险公司已经成为中国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寿险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寿险行业也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推动力和保障之一。寿险业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行业,随着WTO协议的不断深化,外资寿险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截止到2004年,中国共有寿险公司31家,其中外资寿险公司21家,其中外资独资公司1家,中外含资公司20家。外资寿险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策略成为国内外寿险行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外资进入新中国40年。传统上大家认为1980年5月1日在原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是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而在更早的1979年,泰国正大集团就在深圳注册了第一家外资独资企业。因此准确的提法应该是:深圳正大是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北航食是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我们刊发此文,献给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外资40年。  相似文献   

6.
孟昭亿 《中国金融》2006,(23):37-38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认真履行承诺,逐步取消了对外资保险公司的限制,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已呈现出新格局。截至目前,国内共有外资保险公司47家,121家总分支公司,世界上主要的跨国保险金融集团和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基本已经进入我国。  相似文献   

7.
1993年进入中国的星展银行,于1998年成为首批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10家外资行之一。2007年5月,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成为在中国设立独资法人银行的首家新加坡银行及少数外资行之一。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11日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使北京银行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加速前行的新阶段。据北京市银监局统计,截至2006年底,北京共设有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38家,数量位于上海之后,列全国第二位。外资汽车金融公司5家,数量居全国之首。外资金融机构驻京代表处97家,数量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截至2006年  相似文献   

9.
读者观点     
危机?商机?随着外资大量进入,外资在我国的业务表现异常活跃。目前,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在中国本身比较成熟完善的28个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如玻璃行业,该行业中最大的5家企业已全部合资;占全国产量80%以上的最大的5家电梯生产厂家,已经由外商控股;18家国家级定点家电企业中,11家与外商合资;化妆品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着;20%的医药行业在外资手中;汽车行业销售额的90%来自国外品牌。  相似文献   

10.
李昕 《青海金融》2005,(5):35-36
1月10日,丰田汽车(中国)金融公司正式开业,这也是继通用、大众之后,第三家在中国进行汽车金融业务的外资汽车金融公司。针对外资汽车金融公司进入国内市场,在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方面,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外资汽车金融公司的竞争,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一、相关背景汽车消费信贷  相似文献   

11.
张宏 《中国保险》2003,(1):44-45
2002年共有22家外资保险公司的30家代表处撤出中国市场,保监会有关部门认为,部分外资保险公司撤出中国市场,不能简单地说是他们不看好中国市场,单从数据上做简单的判断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2.
1979-2004年外资并购国内银行的理论及现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不断向外资开放,外资并购国内银行已经成为近年外资进入中国金融业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外资并购国内银行的态势,深入分析了外资并购国内银行将产生正向和负面的影响,并对外资并购国内银行存在的危险倾向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国内外资本的进入,将推动养殖市场的上述发展,生猪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将提升产业水平,也将稳定生猪价格,而稳定且可预期的价格将保护养殖户的投资、增强其持续投入的信心。近来,所谓"外资养猪"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先是传出高盛收购国内多家养猪场,其后饲料企业艾格菲(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大举进入养猪业,近日又纷传南京等地多家房地产商也投身养猪业。有人惊呼外资正大肆圈猪,要控制肉价,抢夺暴利。正如针对外资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阴谋论"一样,"外资圈猪抢钱说"虽听起来  相似文献   

14.
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入世最早全方位开放的一个行业,截至2005年底,我国共有保险公司82家,集团6家,资产管理公司5家,保险法人机构93家,其中中资保险公司42家,外资保险公司40家.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我国保险公司的承保收益逐年下降,如何在激烈的保险市场竞争中保持我国保险公司的良性经营?根据国外保险行业的经验,加强保险投资是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美、中欧双边协议相继达成,中国加入WTO将进入最后的程序阶段。一旦中国成功加入WTO,将有更多的外资银行进入福建,与中资银行抢占市场份额,对于长期处于政策壁垒保护下的我省银行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一、福建银行业现状  (一)福建现有外资银行机构及发展概况。福建现有外资金融机构27家,其中营业性机构15家、代表处12家。营业性机构中,合资银行2家,独资银行1家,分行12家;代表处中,保险代表处3家,银行代表处9家。外资金融机构分布:福州3家营业性机构,4家代表处;泉州1家代表处:厦门12家营业性机构、7家代表处。…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保险市场的大门在WTO的推动下终于大大方方地敞开了。在中国签定入世议定书后不久,保监会就同时发给6家外资保险公司营业执照,即将在中国落户的外资保险公司谋划着怎样的“中国攻略”?记者不久前走访了首次获得进入中国市场“通行证”的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总裁威廉·托比塔。  相似文献   

17.
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的效应分析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以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加速扩张,以保费收入年均超过50%的速度高速增长.在中国这样新兴加转轨市场中以及外资保险公司进入的溢出效应初步实现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外资保险在中国的经营状况和竞争策略,重新审视了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对中国保险业发展带来的积极效应和新问题,并提出了在开放经济的视角下对外资保险机构的进入与发展应该实施怎样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禄雪焕  程茜 《征信》2021,39(6):78-86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的背景下,银行业对外开放对国内金融风险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从银行资产规模、外资持股比例和银行盈利能力三个角度,分析梳理了外资进入对商业银行风险的门槛效应机制,基于2009-2018年全国31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了面板门槛回归.研究发现,银行业外资进入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存在门槛效...  相似文献   

19.
晓光 《中国外资》2020,(5):78-79
长期以来,中国化妆品行业一直被外资主导,这些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较早,加上充足的资金优势和品牌积累,因此在中国市场占据了很大市场份额。面对宝洁、联合利华等外资品牌的强大攻势,拉芳家化还有未来吗?2020年一季度,拉芳家化实现收入1.67亿元,同比下降37.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2万元,同比下降65.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646万元,同比下降60.88%。  相似文献   

20.
外资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赫明 《金卡工程》2009,13(4):228-228
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汽车企业走进中国,以外资和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带给中国汽车产业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外资发展中国自己的汽车产业.成为大众的目光焦点.如何应对外资进入我国,对我国汽车产业带来的冲击.以及如何利用外资发展我们自己的汽车产业,成为当前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