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耕还林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退耕还林政策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退耕还林过程中现行政策执行的内在偏差,并分析出导致执行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在于退耕还林与退耕农户利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即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外部经济利益与农户利益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3.
退耕还林政策的产权经济学分析与优化构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是 1 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后启动实施的。 2 0 0 0年 3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启动退耕还林试点工作 ,范围涉及 1 7个省 (区、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共安排退耕地造林任务 564 .9万亩。 2 0 0 2年 1月 1 0日召开的退耕还林电视电话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云南省5个地(市)的调研,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予以分析,认为退耕还林实际上是在一个特定生态经济系统中实施的工程,对国家和农户而言,最大的利益就是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稳定与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途径是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行事。并依照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要素配置的原则。从技术与政策分析的角度。提出进行树种选择、造林模式配置以及引入市场机制对接政府管理机制、增加政府财政补贴的弹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经济学基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提出生态经济系统演变3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近期“以粮代赈”、远期建设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弹性资源”和林草产业来解决农民的经济需求:其次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生态经济资源配置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建立在“因地制宜”基础上,且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个体承包”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资源合理配置中对农业经营形式的需要。因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适时适地,满足黄土丘陵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第Ⅱ阶段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退耕还林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外部性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补偿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对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及相关生态补偿政策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探讨了财政补偿政策对农民退耕还林的激励作用、最佳的退耕还林规模、补偿标准的确定及国家对于退耕还林实行长期补偿政策的必要性。提出了完善退耕还林补偿政策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1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基本情况山西省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建国初期,全省森林面积只有551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2.4%,水土流失与风沙危害极为严重。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届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农村改革以来,先后承担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防沙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工程中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及相关建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国家通过财政补贴政策开展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补贴政策在一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要研究退耕的社会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科学地确定适合各地情况的退耕面积和补贴标准;要增加退耕社区的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及改进农业经营方式等方面的补贴;按照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特点寻求均衡点,确定补贴标准。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经济学和自然科学尤其是生态学早期的相互发展进行了系统回顾。阐述了从亚当·斯密到霍林特数位经济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对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认知和评价,批评了主流经济学在生态环境问题方面的缺陷,指出对世界的认知需要跨学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与模式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1.
探讨退耕还林的经营模式和营林模式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的博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退耕还林的面积近几年波动幅度很大,这与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有关。有人认为要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就应减缓退耕还林的步伐。文章认为,退耕还林不是粮食减少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发展和种植结构调整导致的耕地面积减少,以及粮食单产的减少。从一定角度来看,退耕还林不仅不会危机粮食安全,而且还会提高粮食安全的系数,只要在搞好退耕还林工作的同时,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退耕还林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县自2002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几年来已完成工程任务8.7万亩。其中,坡耕地还林4.5万亩。项目的实施,对改善本县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扩大农村劳务输出起到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实施退耕还林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是被广大农民群众赞誉为“德政”和“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政策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深入分析了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主要是:退耕还林草坚持国家只补粮食不补现金原则;退耕还生态林草,坚持国家长期补助原则;退耕还用材林,坚持国家分树种按采伐周期补助原则;退耕还经济林,坚持国家粮食补助与低息贷款相结合原则;对全国粮食补助进行总量控制,补助标准的执行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国家林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查;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粮食补助机制,合理地确定粮食部门和财政部门之间的粮食折算价格。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1999--2008年延安累计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882.16万亩,经过国家、省上各年度检查、验收,面积保存率100%,保存面积合格率100%;累计已经兑现国家补助资金58亿元,涉及全市13个县区的163个乡镇,3333个行政村,28.6万户,80%以上的农民受益,  相似文献   

17.
18.
生态学与城市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林业管理要以生态学为基础,在追求森林的经济佃的同时更要注意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林业的管理方向就是追求这三种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林业管理要以生态学为基础 ,在追求森林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意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代林业的管理方向就是追求这三种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