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给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使多年处于贫困状况的国有林区人看到了希望。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管理局党委联系实际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求真务实,超前谋划,小康林区建设迈出可喜的第一步。本刊在新年第一期特别刊发这篇调查报告,以期对全国林区小康建设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2.
没有农村的小康 ,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 ;没有一家一户农民的小康 ,就没有农村的小康。农户是农村奔小康的基本载体。实现小康 ,是广大农民多少年来的企盼。作为农村工作的各级干部 ,怎样指导农户加快步伐奔小康?作为一家一户的农民 ,怎样在实践中加快奔小康的进程?笔者结合农村实际 ,对一些率先实现小康的农户做了调查 ,从中得到不少的启迪。培植一业为主的骨干项目 ,或农业 ,或副业 ,干一样 ,像一样 ,形成家庭的经济支柱“承包地里种点粮 ,家前屋后种点菜 ,两头猪来十只鸡 ,自给自足小自在” ,这是许多农户由贫穷走向温饱的真实写照。由温…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来,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林区职工家庭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它已成为林区社会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成为林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在“治危兴林”、保持林区社会安定中起着特别的、积极的作用。深入研究林区家庭经济的理论范畴、地位和作用以及发展趋势,对于发展林区经济,推进林业企业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康建设探讨缪建平一、我国农村实现小康建设重点和难点是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由于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力空前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大大加快了全国农村小康建设进程。据农...  相似文献   

5.
渌洋湖农林综合开发合作社位于古运河畔的江都市邵伯镇渌洋湖村。该村现有24个村民小组、2335人,耕地面积3368亩,林区2500亩,养殖水面2500亩,2006年实现三业产值1.1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7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17元,是全市2006年度的30个全面小康创建村之一。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发展家庭经济能够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使职工脱贫致富,促进林区经济发展。因此,要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帮助职工掌握专业技术知识,从而加快小康林区建设步伐。同时提出了在发展家庭经济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渌洋湖农林综合开发合作社位于古运河畔的江都市邵伯镇渌洋湖村。该村现有24个村民小组、2335人,耕地面积3368亩,林区2500亩,养殖水面2500亩,2006年实现三业产值11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7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17元,是全市2006年度的30个全面小康创建村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的最后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关键的十年。1991年是进入这关键十年的第一年,也是执行我国第八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十年看前五年,五年看头一年。所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发展家庭经济能够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使职工脱贫致富,促进林区经济发展。因此,要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帮助职工掌握专业技术知识,从而加快小康林区建设步伐。同时提出了在发展家庭经济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东北国有林区为重点,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五个方面进行了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提出了优化林区生态经济发展结构、完善林区生态政策制度建设、塑造林区生态文化良好氛围、推动林区生态社会和谐发展与加强林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五种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来稿摘编     
正确处理农村小康建设中的十个关系小康建设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当前和今后农村工作的主旋律和总目标。在小康建设处于“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总结各地小康建设的经验教训,适度把握和正确处理小康村建设中的十个方面关系,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小康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三步战略的关键战略,在农村实现小康是中国实现小康的关键和难点,要保证2000年中国农村小康这项巨大系统工程的如期实现,就有必要结合国情分析研究实现农村小康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认清当前中国农村的现实与农村小康比较的进程和差距、以及到2000年农村实现小康的可能性,以便有目的、有步骤地争取早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3.
改革十年来,铁岭市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业生产正逐步由追求产品数量增长,满足人民温饱需要为主,转向高产优质高效的轨道上来。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是农业实现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要使占总人口80%的农民达到小康水平,任务相当艰巨。小康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均纯收入这个指标。我市提出的农村达小康人均纯收入指标是,到2,000年农村人口均纯收入达到1,500  相似文献   

14.
郑谦瑞试种成功四种瓜内蒙古金河林业局退休职工郑谦瑞.历经三年时间,不断总结经验,终于在这高寒山区试种成功4种瓜──哈蜜瓜、甜蜜瓜、香瓜、烧瓜,为林区达小康发展种植业又辟新途径。今年59岁的郑谦瑞,1986年从林业局机修厂退休后耐不住寂寞,在自家菜地扣...  相似文献   

15.
全省实现小康的重点在苏北,苏北实现小康的重点在宿迁,宿迁实现小康的重点在沭阳,沭阳实现小康的重点——1998年,沫阳县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预计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亿元,财政收入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人29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16.
目前林区正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重点工程,林区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有限耕地面积上,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在林区建设现代种养殖业示范区和科学技术示范区,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种养采加等农业收入,实现耕地面积减少而效益提高的战略目标,可以弥补由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限采木材导致林区经济效益下滑的局面,确保林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林区正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重点工程,林区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有限耕地面积上,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在林区建设现代种养殖业示范区和科学技术示范区,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种养采加等农业收入,实现耕地面积减少而效益提高的战略目标,可以弥补由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限采木材导致林区经济效益下滑的局面,确保林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利于发展林区家庭经济。林区…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程度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农村小康实现程度的指标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湖南省农村小康实现程度已达 91 .45分 ,提出了衡量该省农村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 ,并就该省农村全面小康的进程进行了衡量。同时围绕影响小康进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望了湖南省农村全面小康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广西农村小康现状评估按全国农村小康标准测算,1997年广西农村小康综合评分为78.5分,比1996年提高4.3分,小康实现程度达87.2%,表明广西农村居民在温饱基础上已向小康目标迈进。(1)从衡量小康的六大方面指标看,实现程度最快的是精神生活方面,已完全达到小康目标;其次是社会保障与社会安全方面,实现程度达96.5%,依次是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程度为82.8%;人口素质方面,实现程度为81.78%;生活环境方面实现程度为79.6%;物质生活方面实现程度为53.7%。(2)从具体的十六个单项指标看,实现程度极不平衡,呈现以下几…  相似文献   

20.
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性环节。我国在本世纪末要实现小康,相对来说,城市比较容易,农村难度很大。十三届八中全会提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就农村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郊区好办些,中西部地区不好办。而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很大,其中又主要在农村,如这一块实现不了小康,整个农村的小康也就实现不了。所以,我认为,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实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而欠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