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
21世纪,园林建设都在强调“以人为本”(人文性)和”环境保护“(生态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人文和生态成为园林界最为热门的话题。而人又的内在精神到底是什么?与生态的关系又是如何?人文和生态如何得到和谐统一?笔者结合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的规划实施,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环境建设对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相关园林设计者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必须以生态环境为前提,使园林的设计和生态环境的建设能够和谐统一。而要使生态园林能够发挥其功效,植物的配置与设计对于设计能否成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原则出发,具体阐述应该如何进行植物配置才能使生态园林建设和城市建设和谐发展,互相产生良好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两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引领新时期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两山论”的发展理念是实现人与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把“两山论”运用于实践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是它的价值旨归。它科学揭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对立中看到统一,在解决对立中实现统一,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同促进。  相似文献   

4.
谁说自然条件差农民就无法致富?代元文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致富的成功实践,给出了圆满的答案。地处沂蒙山区的山东省沂源县南麻镇农民代元文,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贫瘠的山岭薄地上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养殖业带动种植业,生态和经济和谐统一”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杨旋 《自然资源通讯》2021,(5):36-36,46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还有哪些堵点?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平台如何构建?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连日来,围绕深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两山”转化的有效路径,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展开了热议。  相似文献   

6.
"节约型园林"的理念是结合了科学发展与绿色建筑的需要而产生的健康的、关注生态和资源的和谐发展理念。它的产生是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充分认知,也是对当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正视。同时,"节约型园林"理念的提出,更是园林建筑行业的整体优化和升级,是与时代共同前进的选择,也是实现行业可持续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并开发节约型园林,将科学与环保落到实处,践行行业理念,促进环境大和谐。  相似文献   

7.
“如何切实保护农民在宅基地置换中的基本利益?”,“如何提高南汇农业综合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如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日前, 南汇区举行论坛,以“关注民生、聚焦三农、构建和谐南汇”为中心议  相似文献   

8.
如今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一个优美而且合理的生态环境可以让人们过得更好,那么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呢?本文论述了在中国古典园林的成景类型中学习并得到的一些启发。通过各种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分析学习了古典园林造景的不同特点,并总结其对环境美学和生态美学的帮助和启发。完善现代园林景观在生态美学及环境美学中的表现手法,将古代与现代造景融合,结合古典园林在环境美学和生态美学中的优点,运用到现代景观中,从而对环境美和生态美产生影响,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9.
生态与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性最重大、最急迫、最具灾难性的问题。如何认识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近,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主编的《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一书,全面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这是一部深刻揭示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关系的力作。  相似文献   

10.
西双版纳,是那种随便抓把空气都可以拧出“绿汁”的滋润清新之地,哪怕是在冬季。然而,年初的一次版纳之行让我明白,养心养性养灵魂,除了自然的生态之外,和谐的人文“生态”会带来更强烈的心灵震撼。在章朗村,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与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火金 《中国农史》2002,21(4):48-52
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的精髓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传统农业遵循“天人合一”架构下的天、地、人、物的协调统一 ,即视天地自然环境、动植物生长与人的实践活动为一有机整体。由此引导了生态化的农业理论和技术及其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维持了农业的持续发展。现代农业以化石能源投入为主 ,面临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问题 ,影响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对此 ,许多国家开始转向 ,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环保农业等所谓“持续农业”模式纷纷登场 ,力求发展和持续并重。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对于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江总书记的论述阐明了开辟文明发展道路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那么,在开创文明发展道路的进程中,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何种地位?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下文进行了论述。文章分两期刊登。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谐林业下的森林资源社区管理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和谐林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在当代林业中的应用与光大。为适应和谐林业发展要求,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目前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不利于调动当地社区农民的积极性现状,为有效平衡森林资源管理主体与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提出了建立森林资源的社区管理模式,认为森林周边的社区群众是能够实施对森林的有效保护行为,促进以环境为友的经济发展活动,从而实现“和谐林业”“人地共荣”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谢栽贵 《浙江林业》2011,(10):14-15
“十一五”以来,云和县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积极培育富民林业,努力打造和谐林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与产业共进、建设与保护并举、改革与发展互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广西粮食经济》2003,(3):31-32,40
短短几年时间,“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使西部不少地方山川绿了,植被厚了,群众的温饱也解决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还十分脆弱,多年欠下的生态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举清还。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退耕还林政策在实施中还有许多难题需要求解。在生态保护的过程中,农民能否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生态经济能否圆就农民的小康之梦?退耕之路,如何越走越宽?生态经济,应在西部率先突破在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如何保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如何既让山川绿起来也让群众富起来,值得认真探讨。西部短期的生态…  相似文献   

16.
楼成 《山西农经》2023,(2):120-122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资源环境生态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形象表达,在发挥两者原本属性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二者的双向增益是践行“两山论”的核心所在。“两山银行”作为促成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并实现两者有效“转化”的重要手段和操作平台,对促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在统一发挥了积极导向作用。但如何实现既有生态产品的价值量化与信用锚定,实现生态产品的自由兑换,真正开启“两山”交易通道,仍存在诸多体制机制瓶颈和技术障碍。文章立足安吉“两山银行”现状,在吸收比较的基础上,从应用层面作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如何做好支农服务?如何提高自身经营效益?二者又如何有机地统一起来?甘肃省农村信用社根植农村,定位“三农”,趟出了一条支农与加强自身经营相结合的路子,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自身效益,他们的做法为全  相似文献   

18.
如何完善牧区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笔者认为应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强化统一管理,搞好产前产后服务。重点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出发,对“跨世纪人才”的含义作了阐述,论述了艺术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指出古今中外有成就者均为学贯古今、融会中西,科学、艺术、哲学和谐发展的人。介绍了理工类院校开办艺术类专业的实践与启示。科艺相通是高教改革深层次的需要和归宿。科学、人文、艺术教育将回归统一与整合。全面、多元、和谐发展的人才是当今和未来世纪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实质是生态经济;出发点在于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