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据《国迅信息》提供的最新资料,香港在内地一些地方投资相当集中,数量可观。香港始终占上海外商投资额中的第一位截至1997年5月底的统计资料,香港在沪投资项目6816个,占上海外资项目总数的41.39%,合同外资106.87亿美元,占上海外资总额41.75%,两者均居驻沪外商之首,特别是在浦东,香港的投资占浦东外商总投资的55%,香港在浦东投资建立的企业已达891家,投资总额65.2亿美元,占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的34%,位居第一,目前已有356家香港服务贸易企业来浦东投资,投资总额达50.4亿美元,分别占香港企业投资总数的40%和投资总…  相似文献   

2.
回顾近十年来沪港经济关系确是越来越密切,合作的范围一年比一年扩大。截至1989年年底,香港在上海的投资项目达365项,约占上海三资企业的51%。香港还是上海最大的贸易伙伴。1989年两地进出口贸易达15.7亿美元。但就上海和香港的经济潜力和当代国际经济交往的频率而言,双方的合作只能算是处于启蒙阶段,今后大有发展的可能和必要。  相似文献   

3.
上海和香港的经贸合作由来已久。1996年上海人均GNP为2666美元,同年香港的人均GNP已高达24500美元。沪港经贸关系的一大特色表现为资金上由港人沪的单向流动,在沪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加工业。截止1996年底,香港累计在沪直接投资项目已达6594项,协议资金108.5亿美元,占在沪协议外资的比例高达46%而居首位。最近香港的《亚洲华尔街日报》针对上海吸收外来投资的状况发表评论:“外来投资增长速度减慢可能暗示,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出口产品的工厂迁往上海的香港制造商,现在已完成了那个阶段的投资。”  相似文献   

4.
蒋小馨  唐晔 《沪港经济》2013,(11):76-79
本刊独家连载《香港商界巨子唐翔千》。作者历经两年.踏访香港.上海.无锡,东莞等多座城市.走访了唐翔千等数十位当事人.以最详尽、最鲜活.最真实的史料和细节.还原了这位爱国实业家的传奇人生.再现了香港经济腾飞以及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前夕,由浦东新区经贸局、《新民晚报》社浦东记者站、浦东新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看浦东、迎回归——香港企业家座谈会”在浦东召开。会上,来自香港安达信(上海)企业咨询有限公司、仲呈行测量师事务所(上海)有限公司、汤臣(中国)有限公司、上海飞龙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的20多位香港商人表达7他们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对浦东发展前景看好的坚定信念。他们都认为.只要浦东好、上海好、祖国好、香港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现发表部分香港企业家的谈话纪要,以飨读者。以前,公司内的专业人士不太…  相似文献   

6.
朱鼎 《沪港经济》2002,(11):46-47
如今上海话在香港也成了“热门话”。随着中国入世,上海的商业和金融地位愈来愈重要,不少有“远见“的香港人也开始有意学点上海话,以备有朝一日能大显身手。近年来不少港人前往上海工作及做生意,学会上海话.对这些“北上“发展的确可以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连载(九)     
《沪港经济》2014,(2):76-79
本刊独家连载《香港商界巨子唐翔千》。作者历经两年.踏访香港.上海、无锡.东莞等多座城市,走访了唐翔千等数十位当事人.以最详尽.最鲜活、最真实的史料和细节.还原了这位爱国实业家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8.
连载(八) 本刊独家连载《香港商界巨子唐翔干》。作者历经两年.踏访香港、上海.无锡、东莞等多座城市.走访了唐翔干等数十位当事人.以最详尽、最鲜活、最真实的史料和细节,还原了这位爱国实业家的传奇人生.再现了香港经济腾飞以及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浦东新区加快吸引外资步伐在这些顶目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上海南黄浦蜀道建设公司和香港昆n自限公司共同投资3.1248亿美元组建的上海中居留速发展有限公司;汤臣(中国)有限五司和香港华越合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引乙美元组建的上海汤臣房地产开发育限面司;上海杨...  相似文献   

10.
大事记     
《沪港经济》2007,(6):9-9
上海一季度房产投资同比增近20%,香港拟投资300亿港元重建观塘市中心,香港上年度税收1551亿港元创新高,上海“五一”长假零售额41.82亿元创8年新高,香港外汇储备资产增1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张克平 《浦东开发》2003,(10):54-55
从2003年9月1日起.上海的居民可以个人身份申请到港澳旅游。这将使上海人可以更加方便地零距离接触香港,亲身体味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真切地感受——  相似文献   

12.
《沪港经济》2011,(11):34-34
随着越来越多的香港企业落户上海,越来越多的香港品牌为人熟知,日前,中国香港(上海)商会举办了“2011在沪成功香港品牌”评选活动,开启沪港两地交流合作的新里程。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月8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669亿港元拨款由香港立法会审议。该项审批因香港部分民众反对而不得不推迟20天。每英里5.3亿美元的创纪录造价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潜在威胁,成为反对工程的民众的抗议宣传点。铁路建成后,5小时到武汉和厦门,8小时到上海,10小时到北京,将使得香港更紧密融入大陆经济,给香港带来庞大的投资效益和旅游效益。  相似文献   

14.
陈宪 《沪港经济》2007,(7):12-12
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邻的深圳,当地政府明确提出了“向香港学习”的口号。尽管上海距离香港的物理空间稍远一点,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依法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和政府廉洁守法等方面,上海同样也有许多地方要向香港学习。  相似文献   

15.
大事记     
《沪港经济》2007,(7):11-11
香港服务业一年投粤逾373亿;上海地方国有资产逾8400亿元;长三角口岸外贸和海关税收占全国4成;上海今年2000万补贴节能项目;去年香港在内地投资202.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上海经济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徐奎兴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早在三十年代初就已成为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其影响远远超过当时的香港。解放以后,上海仅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发挥作用。到八一年代,上海市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只有7.4%,...  相似文献   

17.
万鲁宁 《宁波通讯》2013,(24):48-49
宁波奉化人,增厦科技有限公司大中国区总经理(Zensar Technologies).工商管理硕士,先后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曾担任联通国脉(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长期驻香港工作。2010年.负责组建增厦信息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主管中国交付中心的建设和中国市场的开发。同时担任印度NASSCOM中国分会筹备委员会成员、商务部对外援助IT培训项目高级顾问等工作.并致力于IT服务外包领域的合作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李永钧 《上海经济》2010,(12):58-58
顶着美国部分舆论的质疑,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最终引入上海汽车为股东。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月18日宣布,旗下上海汽车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出资约5亿美元,约占通用汽车总股本0.97%,一跃变成新通用汽车公司的投资方,中国股东的出现也成为通用IPO中最具历史意义的突破之一。  相似文献   

19.
唐晔 《沪港经济》2010,(5):42-45
与香港相比.内地的社会保障体系起步晚、障碍多.尤其是在社会保险方面,地方特色明显。作为内地打造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领先城市,上海的社会保障体系依托于增长强劲的经济基础,通过“四金”以及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隐性的高额收益.给户籍人口带来了丰厚的保障。但是受困于老龄化问题.社会保障统筹系统的现金流也持续面临挑战,上海财政不堪重负.有效的户籍改革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名出生在江苏,成长在上海,创业在香港的企业家,可以说,我的一生见证了香港从英国殖民统治到回归祖国怀抱的历史进程。这些年来,香港和上海的交流日益频繁,其中,沪港经济发展协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