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冶方是价值规律内因论者,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就用"最小最大"的经济学思想,批评了斯大林的自然经济论和"大锅饭"体制,提出的一系列改革理论,如:企业扩权理论、企业利润理论、商品流通理论等;70年代末,孙冶方又联系实践中的教训,批评了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对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定义,展现了其经济学思想的科学价值。但孙冶方又沿用了斯大林的分析方法,坚持商品生产外因论,认为全民所有制内部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联系转型实践,难免又会有一定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2.
<正> 孙冶方同志在五十年代就写出了《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这样一篇有高度马克思主义水平的论文,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当时的确存在着孙冶方同志在论文开头指出的那种说法,即价值规律只是商品经济的范畴,社会主义既然是计划经济,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它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而为生产力的解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这是对传统观念的突破,以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多少年来,人们总是把商品、货币、价值等同私有经济联系起来,甚至把价值规律看成是恶魔,认为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异已物。所以,在五十年代,孙冶方的《把计划统计工作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的文章一发表,人们便群起而攻之。其实,商品、货币、价值以及与价值有关的一系列范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反映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则是反映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正如斯大林所说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举世瞩目的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诞辰100周年。在“左”祸深重的年代,孙冶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曾不惜身陷囵图达7年之久。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孙冶方又以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无畏探索,得到国人的高度崇敬。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既是对改革开放的最好纪念,也是对孙冶方的最好怀念。为此,笔者采访了孙冶方的外孙,云南省政协常委、著名企业家武克钢先生。  相似文献   

5.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是1983年6月19日成立的。根据基金会成立通过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励基金委员会条例》和《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励基金评奖标准和方法》,2000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九次评奖将于2000年底进行。此次评奖对象是1979年至2000年7月底(以近两年为主)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发表的论著。评选范围包括:理论经济学,国民经济综合问题研究,工、农、商业经济学中综合性、理论性问题研究,特别注意发现和奖励中青年的优秀作品。获奖作品应是有创见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孙冶方同志早在六十年代就对实际经济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当时未被采纳。后来竟因此而遭到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但是这些建议本身,至少其中的大部分,经过时间的考验,其正确性和现实意义却越来越可以看得清楚了。遗憾的是孙冶方同志未能给他的正确主张赋予同样正确的理论形式,尤其他在价值规律问题上的一些基本观点,很难令人同意。本文拟就孙冶方同志发表于《经济研究》1978年第11期的一篇旧稿《要全面体会毛主席关于价值规律的论述》(以下简称《论述》),提出一些商榷的意见,不当之处也希望得到孙冶方同志和其他同志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孙冶方的价值理论自提出以来在我国学术界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认真剖析其中的科学成分与缺陷.孙冶方把价值理解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认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仍然起作用,这对于批判"自然经济论"和"不讲经济效果"的政策措施与制度设计是强大的思想武器,对于建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但孙冶方的价值理论也有重要缺陷:把价值理解为抽象人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从而把价值这一"历史性存在物"永恒化了;关注了劳动量和价值量问题,却忽视了马克思对价值的根本性追问——"为什么劳动表现为价值";强调了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共性,却弱化了它们的特殊性和本质区别.孙冶方价值理论的缺陷,跟他不重视马克思对价值形式的探讨和对拜物教性质的剖析有关.  相似文献   

8.
一、从《顾准文集》说起 最近,我读过了《顾准文集》,这本书内容广泛,涉及经济学、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等等。这里只讲经济学方面的内容.看看顾准在几十年前是怎样用经济学理论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 1956年.顾准写了一篇近4万字的长篇论文——《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这篇文章发表于1957年《经济研究》第2期。孙冶方在1956年第6期《经济研究》上发表的  相似文献   

9.
<正> 孙冶方同志以毕生的精力从事经济理论的研究,他对阐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他对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仍然要起重要作用的论著,正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者,虽然从1953年起就学习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承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服从客观经济规律,承认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仍然要起重要作用,但长时期来在理论上认识不彻底,在实践中并没有认真遵守客观规律,以致于常常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今天重新温习斯大林提出来,并经孙冶方进一步发挥的这一学说,仍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的经济论文集——《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一书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论文集,是孙冶方同志解放后从事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它收集了作者五十年代以来所写的二十篇文章和内部研究报告,其中绝大部分是文化大革命前写成的,并且大多没有公开发表过。  相似文献   

11.
价值规律与计划统计指标的改革———为纪念孙冶方同志诞辰90周年而作李成瑞(国家统计局100037)早在1956年,孙冶方同志发表了题为《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的著名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从经济哲学角度分析了《资本论》,并简要介绍了其中的商品货币理论。通过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其历史变迁及商品货币理论中价值规律、劳动二重性、劳动分工等理论,从企业管理、政府干预、经济均衡三个角度,分析了商品货币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意义;从进步性、局限性、与时俱进性评价了商品货币理论。  相似文献   

13.
<正> 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的老前辈孙冶方同志离开我们不觉十年了。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进入攻坚战的今天,我们格外缅怀我国改革的理论先驱孙冶方同志。冶方同志是率先向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挑战的经济学家。我们不会忘记,是冶方同志最先批判了那种把价值、价值规律与社会主义相排斥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把计划和统计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著名论断;是冶方同志最早认识并批判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两个  相似文献   

14.
<正> 孙冶方同志的遗著《社会主义经济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汇集了孙冶方为构筑《社会主义经济论》这座理论大厦付出艰辛劳动后取得的主要成果。在全书六篇文稿中,有四篇是《社会主义经济论》本身的内容,占篇幅的近90%。还有两篇即《我与经济学界一些人的争论》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理论问题》,则同《社会主义经济论》有紧密联系。一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重大突破《论稿》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第一,它摆脱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的自然经济论或其变种“产品经济论”(它们都把价值和价值规律视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异物,不存在流通过程)的影响,把社会主义经济看成是高度  相似文献   

15.
<正> 广义价值规律与狭义价值规律的区分,早在五十年代已由孙冶方同志提出。他说:“我说应该把计划和统计放到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去,不是指那个狭义的价值规律(即市场价值规律)的基础,而是指广义的价值规律,即社会平均必要劳动的基础。”这一区分是了解孙冶方同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12月14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系列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70年全景实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名家论丛第二辑》《中国政治经济学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2019》等新书发布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势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主办,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承办。  相似文献   

17.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所有制论、分配论、市场经济论、发展论、开放经济论五个主要部分。它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版"、"建设版"、"市场版"和"实践版"。基于这一理论还处于初创阶段,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内容研究、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研究》1978年第11期上刊登了孙冶方同志的文章《要全面体会毛主席关于价值规律的论述》,读后颇有教益。但是,孙冶方同志认为:价值规律不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规律,在未来的非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这个提法很难令人理解。这里,仅就价值规律是否商品经济规律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以就教于孙冶方同志以及其他同志。孙冶方同志为了论证价值规律不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引证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几段话。按照他的说法,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承认未来的非商品经济的公有制生产关系中还存在着价值概念和价值规律,而且他们还很推崇价值范畴和价值规律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我觉得,根据他引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几段话,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价值既源于人类历史上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想向往,又源于当代中国人对于强国富民的中国道路的现实探索。本文按照中国特色的分析思路、政策方案、价值理念,主要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宏观经济理论、微观企业基础、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几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讨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现只要试图从研究理念上找寻"中国特色",并秉承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对于中国经济运行机制提出具有国际视野的理论分析和概括,无论采用何种工具,分析何种问题,都可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笔者研究中国经济学术史系列实证考察的典型案例之一。研究从"重写学术史"的学术潮流入手,阐论经济学术史探索与"话语体系"创新的关联,分析进行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创新已经具备的五大关键性基础。进而,实证考察典型案例《中国经济学史纲》五个方面的学术特色与学理价值,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创新探索中引航导向的重要贡献。最后,将历史视镜拉得更远些,从两个视角追溯中国源远流长的"经世济民"之学,及其汇聚成为"话语体系"充足养分的史实。希冀依循中国经济学术史脉络,勾勒出一条探索和丰富中国特色经济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