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磁辐射水平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全面评估泉州市电磁辐射水平,在泉州市刺桐公园设置了电磁辐射环境对照点,在居住区、商业区设置了典型移动通信基站和中波台电磁辐射观测点位,进行了5年跟踪监测.在此基础上,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5年来电磁辐射变化趋势,并运用数学模型量化评估其电磁环境容量.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对照点、中波台和移动通信基站最大电场强度和功率密度分别为GB 8702—2014中公众曝露限制的12.1% 、99% 、3.52%.经过评估,按照目前电磁辐射增长速度,在52.5年后电磁辐射水平将超过GB 8702—2014规定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为确保泉州市电磁辐射环境处于较低水平,降低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提出电磁辐射环境污染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移动通讯基站电磁辐射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看不见、摸不着,长期受到超标的电磁辐射照射,可能会引发身体疾病,所以有必要研究移动通讯电磁辐射污染现状。通过分析福建省泉州市移动通讯基站电磁辐射污染的现状,并对电磁辐射污染监管提出具体性建议,旨在提高泉州市移动通讯基站电磁辐射管理水平,从而减少电磁辐射污染环境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3.
电磁波在带给人类方便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做好电磁辐射的防护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电磁辐射污染的来源和危害,然后研究了电磁辐射污染的环境监测方式,最后提出了防护电磁辐射污染的有效措施。其主要目的是说明电磁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危害以及防护电磁辐射污染的重要性,使人们提高电磁辐射污染防护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电磁辐射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磁辐射环境安全一直是社会环境安全的重要内容。所以,做好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工作至关重要,这有利于保护环境,促使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科技的高速发展,通讯工具、计算机等电器设施进入我们的生活。伴随而来的电磁辐射,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各种不良影响。根据其频率特征可以对人体造成热效应、非热效应、累积效应。电磁辐射对人眼的危害已经被证实,由于人眼组织含有大量的水分,易吸收电磁辐射功率,而且眼部血流量少,故在电磁辐射作用下,眼球的温度易升高,形成蛋白质凝固从而造成白内障。某些频段的电磁辐射对角膜、房水、玻璃体、视网膜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此外,长期受到低强度电磁辐射的作用,可促使视觉疲劳,眼睛不舒适和眼干等症状发生。文章讲解了防辐射镜片原理,介绍了防辐射镜片质量状况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代安明 《魅力中国》2012,(32):170-170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的电磁辐射会给计算机用户带来健康危害,如何防止和降低计算机的电磁辐射是计算机用户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任何带电物体都会对周围辐射电磁场,作为计算机主要的带电元件,显示器和主机是计算机电磁辐射的两个主要来源,选择液晶显示器和具有优异屏蔽功能的机箱是防止和降低计算机辐射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李竞 《魅力中国》2013,(10):379-379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的电磁辐射会给计算机用户带来健康危害,如何防止和降低计算机的电磁辐射是计算机用户应谊关注的重要问题。任何带电物体都会对周围辐射电磁场,作为计算机主要的带电元件。显示器和主机是计算机电磁辐射的两个主要来源,选择液晶显示器和具有优异屏蔽功能的机箱是防止和降低计算机辐射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随着用电量的日益增加,为满足日常用电量的需求,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也逐渐增多。但是,输变电线路运行会产生电磁辐射,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压输变电工程产生电磁辐射的原因,然后指出了电磁辐射的危害,并提出了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每个老板都想把厂址选在风水宝地上,使工人一进厂房就像起跑线上的运动员精神饱满,跃跃欲试。但是,厂区周围都有高压线.强电磁辐射使得工人打不起精神.昏昏欲睡。生活中常常能见到强电磁辐射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例如.许多著名演员因为经常在强电磁辐射环境下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电磁辐射是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而传递的能量。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因此,电磁辐射可以对人体造成影响和损害,表现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大方面。人们必须了解和掌握一些防辐射方法,使其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