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言是社会现象的反映,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与语音变化和形态变化相比,意义变化更为显著而重要。不仅如此,语言又是最重要的一种认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的认知思维。因此,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套用语义链的框架,对汉语形容词绿的语义变迁理据和过程进行分析,不仅能够了解到人们的概念隐喻映射过程,而且能够把握新词新义的产生脉络。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百科知识是习语意义产生的三种认知机制。在此前的研究中众学者过分强调了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作用,而没有给予百科知识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从百科知识角度对英语习语进行分析,论证英语习语意义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认知转喻和隐喻的思维角度分析汉英"眼睛/eye"一词多义现象。隐喻和转喻是词义延伸和拓展的两种认知思维方式。当词汇意义以隐喻思维延伸时,其义项之间的关系特征是"相似性",是人类联想思维的结果。当词义以转喻思维延伸时,各义项之间的关系特征是"邻近性",体现着人类更加注意事物突显性的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4.
隐喻思维的娴熟运用,是《围城》最吸引人的表现手法之一。借助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角度对《围城》中的概念隐喻、认知转喻、通感隐喻进行解读,可以为理解该部小说提供一个新视角。研究发现,隐喻思维展示和强化了文学作品艺术思维方式的诗性本色,使文学作品"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时诗性语言也促进了隐喻思维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一词多义几乎是所有语言中既重要又普遍的语言现象,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传统的研究局限于语言内部结构,忽视了外部因素对词义变化的影响,认为一词多义是一种语言巧合。认知语言学家把语言和心理联系在一起,通过人类和客观世界的主观互动,为解释一词多义现象提供了理论框架。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借助隐喻理论、转喻理论及意象图式理论等相关理论,对英语多义现象形成过程及其语义延伸机制进行剖析,旨在系统地探讨分析多义形成的认知机制及多义词相关义项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名动转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运用现象,以名词之形行动词之实,体现了语法功能的转换和概念语义的合成。名动转类词的这种语用标记性使得语篇具有修辞效果。这种修辞效果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中得到阐释。在翻译名动转类词时,译者应从认知的角度识解原文,结合语境突显这种结构的特定语义,然后根据目标语的结构特点进行语境顺应,恰当转换言语符号,以实现原作者交际意图与目标语听/读者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7.
疾病隐喻中的许多表达方式都是由其他概念域的语言映射而来,是人类隐喻认知的结果。新闻报刊中与疾病相关的隐喻表达方式主要可归纳为战争隐喻、恶魔隐喻和自然灾害隐喻几种。对疾病隐喻表达做理想化认知模型(ICM)分析,探讨疾病隐喻的认知理据和分布特征,能够为人们认知疾病隐喻现象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Langacker认为可以用认知参照点解释语言现象。翻译作为语言和思维的活动,认知参照点理论对其具有解释力。应用认知参照点理论对典型性的文化因素、转喻、代词和定冠词进行翻译,可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增加译文的接受效果。  相似文献   

9.
词汇意义的发展离不开词源学和语用学的研究,而把二者联系起来的是语言的认知基础。隐喻和转喻作为人们的重要认知方式对人们认识事物、事物概念的形成、语言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汉语词汇的引申义和比喻义都是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隐喻和转喻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角度看汉英语言的空间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关于隐喻有指称说、替代说、转移说、变异说、分类说、互动说、语用说、语义说、认知说等等,其中认知说不仅解释了语言现象,而且还解释了人们概念的形成、思维的过程、认知的发展、行为的依据等人类心智的本质特征,在所有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汉语的“上”和“下”,英语的“at”、“on”、“in”为例,具体地从认知角度看汉英的空间隐喻。  相似文献   

11.
CAI课件设计中的动机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I课件的重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现行课件在这方面实现得不尽人意。本文试图突破心理学中动机的传统范式和常见的CAI动机策略,从动机理论出发,以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先进教学理论为指导,借鉴电子游戏中的策略,详细阐发CAI课件制作中的种种动机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一直认为语言符号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任意性的,但认知语言学通过语言的共性和隐喻深层分析揭示了语言理据性的存在,这种理据性在词汇、语音、语义和句法结构层面的都可以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取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市部分高职全日制自考生的学习动机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全日制自考生学习动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性别差异、文理差异、年级差异、学业成绩差异,同时具有职业化、功利化的特点,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认知图式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一大经典,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已得到广泛运用。该理论可为翻译提供新的语言学理据,解决传统翻译观带来的弊端。从荣格.贝尔的认知图式论出发,将认知图式构建的翻译模式作为媒介,重点解析其在商务翻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促进新形势下翻译学科的发展和翻译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了劳动力外出就业动机的四个维度,即发展型动机、收入型动机、教育型动机和随大流动机,并就不同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动机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高的、受过培训、有技能、健康状况良好的劳动力更多的倾向于发展型动机;年龄大、已婚的、男性更多的倾向于增加收入、为子女创造受教育机会的动机;打工经验多的劳动力增加收入的动机更强烈,打工经验少的劳动力则在"随大流"上显示出意向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阐述了经典会话含义理论在对待含义划分这个问题上的具体做法及其结果,同时也指出了个中的弊端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建议把某些认知因素(省力原则和尽力原则)介入其中,以语境量为出发点,重新解析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的划分理据,并提出应以此为契机,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它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自主学习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据调查,高职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所反映的问题比较普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高职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不强,外在的学习动机强于内在的学习动机;高职生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职生缺乏科学的学习策略等。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促进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从认知视角解读非典型比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能够表达“比较”意义的非典型比较结构由动词、名词、原级形容词、原级副词、介词等组成。以往的研究往往只是罗列事实,而未能深入探索这些结构用以表达比较意义的理据。认知语言学的焦点背景理论与意象图示理论能够阐释这些结构背后的理据。  相似文献   

19.
全球竞争时代,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竞争的根本.通过激励吸引和留住员工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激励的基本原理以及我国企业员工激励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我国企业做好员工激励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90名知识型员工进行员工个性问卷、综合能力问卷和工作绩效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责任心、心智思维、控制性、人际关系以及学习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认知能力对个人任务绩效的影响较大,而心智思维、责任心、外向主动性、成就动机、道德评价以及认知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对个人周边绩效的影响较大;外向主动性、心智思维、责任心以及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对组织任务绩效的影响较大,而心智思维、道德评价、外向主动性以及学习创新能力、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对组织周边绩效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