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上市公司通过实施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改变报告盈余的现象突出。目前针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以应计盈余管理居多,涉及真实盈余管理的较少。本文以2011-2012年我国A股制造业154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因素对上市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应计盈余管理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高质量审计工作对应计盈余管理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12-2014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自然事件研究的思路,考察新三板扩容及该背景下做市商制度对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以此揭示新三板制度发展对挂牌公司盈余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新三板扩容显著降低了挂牌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但是在高速扩容之下,做市商制度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剧了企业进行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股票流动性提升后,企业实施费用操控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也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鉴于中国证券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识别难度不同,以及投资者非理性共存等问题,本文分别将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结合起来,进而研究其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以我国2008年~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不同方式盈余管理和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应计盈余管理与股价同步性正相关,真实盈余管理与股价同步性负相关,投资者情绪与股价同步性正相关。投资者情绪能够增强应计盈余管理与股价同步性的正相关关系,但不能显著增强真实盈余管理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程冬雪 《中国市场》2023,(28):149-15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高效运作的保证。会计稳健性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盈余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管理员损害股东利益的一种常见的方式,上市公司在早期大多都是进行应计盈余管理,但是随着这些年来投资人和证券监管部门等针对应计盈余管理的行为督促不断的增强,真实盈余管理渐渐地成了管理者的第一目标。文章研究真实盈余管理,利用Roychowdhury、Khan和Watts(2009)的模型来分析会计稳健性。选取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能够有效地减少利益相关者所产生的在利益之间的冲突矛盾问题;如果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会相对降低;通过会计稳健性的中介影响促进了公司治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这一发现有助于企业、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认识,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便于加强公司治理和实施稳健会计政策,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应计异象是利用会计应计信息构造投资组合,为将来获取超额回报的现象。影响应计异象发生的因素主要来自于退市制度、业绩预告制度、企业成长性、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等方面。应计异象产生的后果是质疑有效市场假说并影响企业价值、造成会计准则制定的质量问题、降低资本市场效率并影响投资者的盈余定价能力。减少或防止上市公司应计异象,政府应加快完善退市制度和业绩预告制度,加大提高资本市场监管力度,从而降低应计异象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短期薪酬和长期薪酬两个视角探究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及偏好。研究发现,高管货币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即高管货币薪酬会抑制盈余管理,高管采用两种盈余管理不存在偏好;高管股权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高管股权薪酬会抑制真实盈余管理,对操纵应计盈余管理的动机不强烈,高管采用两种盈余管理存在一定的偏好。  相似文献   

7.
会计盈余系统分为应计和经营性现金流量两个方面,那么从盈余管理的—实施手段看,盈余管理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就目前的研究看来,主要围绕着应计盈余管理,而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研究较少,新会计准则施行后,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普遍存在于上市公司的实务中,单纯地研究应计盈余管理或者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较片面,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应计盈余管理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相结合,探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状况.  相似文献   

8.
王秀婷  陈岩 《消费导刊》2013,(4):107-107
盈余管理是指会计准则限制的范围内,为了把报告盈余调整到满意水平而采取有计划行动步骤的过程。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的盈余管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应计盈余管理方式和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应计盈余管理方式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手段的选择来调节盈余的行为。应计盈余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对企业的盈余进行适度的调整;真实盈余管理方式是指企业通过构造真实交易或者改变交易的时间来调节盈余的行为。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主要有:关联交易、非经常性损益调整等。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本文对两种方式对企业盈余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付云 《商》2014,(43):165-165
本文首先对盈余管理进行分类,然后阐述了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提出假设。其次,建立模型来检验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即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得出分析:应计盈余管理与经营业绩是正相关关系,真实盈余管理与经营业绩是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盈余管理是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可以相互替代使用的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两种方式,管理者如何权衡决策以及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是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识别和防范盈余管理行为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以2001-2009年微利上市公司为样本,在Hausman设定误差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构建联立方程,研究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时间次序和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管理者在进行盈余管理决策时,真实盈余管理决策和应计盈余管理决策是同时做出的,两类盈余管理程度相互影响;盈余管理成本影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当企业处于缺少行业竞争力的地位时,真实盈余管理的空间较小,管理者会采用相对较多的应计盈余管理,而当企业本身的会计业务受到严格监管时,管理者则会倾向采用较多的真实盈余管理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盈余管理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研究热点。 真实盈余管理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其隐蔽性更强,因此管理者通常会采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来干预会计信息。 而管理者作为会计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受防御动机的驱使,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 在治理环境的监督下,管理者通过真实盈余管理进行防御的动机会被削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调节管理防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文章以 2012~2019 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管理防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探究治理环境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 结果表明:管理防御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旋转门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通过将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作为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计算出具有旋转门现象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销售操控、生产操控、费用操控以及真实盈余管理数值,将其与没有发生旋转门的公司进行比较,从而发现旋转门现象是否降低了审计质量。我国今后应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监管,加大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主要工作经历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以及完善我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2016—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研究,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股权集中度在两者关系中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与应计盈余管理负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股权集中度越高,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强,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14.
盈余管理的研究方向倾向于另一种类型——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而我国亏损上市公司在退市制度背景下有强烈的盈余管理的动机.本文从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动机出发,并列出公司采用的多种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手段,初步得出了亏损上市公司采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各方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以2010年至2012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3467个公司-年度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就更愿意选择真实盈余管理进行盈余操控,较少地选择应计盈余管理,可以有效地抑制应计盈余管理行为,所以,应增加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监管作用,抑制盈余管理行为,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以黑龙江省23家A股上市公司共138个子公司为样本,选取2006-2011年的数据对应急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所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相差较大;有一半以上的公司倾向于采取应计盈余管理进行正向操控,而采用真实营盈余管理进行负向操控;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变化总体呈相反趋势;各行业、地区的盈余管理相差较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公司盈余管理的遏制,从而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类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低,盈余管理动机强。农业类上市公司追求利益的同时可能会影响其自身的资源分配。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分别对农业类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的影响。结论表明,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对投资支出的影响不同,农业类上市公司采用应计盈余管理提高利润,会被市场识别,抑制企业投资支出;采用真实盈余管理调低利润,造成表面盈利的假象,促进企业投资支出。整体上看,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投资水平并不理想,整体的盈利水平较弱。农业类上市公司需重视企业投资,合理应用资本。  相似文献   

18.
作为法律外的制度,媒体关注是否具有治理效应?其作用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财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选择2004-200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聚焦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系统性分析了媒体关注、盈余操纵及应计误定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媒体关注和管理层盈余操纵存在显著负向关系,表明媒体关注度的提高有助于抑制管理层主观的盈余操纵行为;(2)通过"Mishkin检验"发现我国A股市场整体上存在应计误定价现象,并且这种应计误定价主要是由于操纵性应计误定价引起的,表明管理层的盈余操纵行为是应计误定价的重要成因;(3)通过多种方法联合检验发现媒体关注与应计误定价之间存在显著负向关系,表明媒体关注度的提高能够有效提高市场对会计盈余构成信息的定价效率,减少应计误定价情况的出现。总体来看,媒体关注具有深度治理效应,其作用机制是:媒体关注有效抑制了管理层盈余操纵行为,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并最终提升了市场对盈余构成信息的定价效率,减少了应计误定价情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证券市场盈余管理问题备受关注,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但随着2020年12月沪深两市颁布的退市新规,增加组合类财务衡量指标等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旨在更加严厉规范我国的退市制度,清理市场上的僵尸企业.文章主要以制造业A股非ST企业为研究样本,进一步研究盈余管理方式之一——非经常性损益对其近五年产生的影响.同时对制造业的经营管理及退市新规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建议,供相关的管理者和监管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逐步从应计盈余管理向真实盈余管理转变。外部审计对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又有哪些作用?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外部审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结论,外部审计行为如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对真实盈余管理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投资者识别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