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过去10年以来,欧元区内部失衡程度不断扩大,主要的表现就是一些国家的经常项目逆差和另外一部分国家的顺差呈颈项扩大趋势。根据各国经济模式特点,习惯上将欧元区主要国家分为两个区域:奥地利、芬兰、德国和荷兰等国称为北方欧洲;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称为南方欧洲。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失衡和再平衡问题引起热议.笔者从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人手,说明汇率不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证明全球经济再平衡离不开汇率杠杆,但不完全取决于汇率.  相似文献   

3.
一、 再平衡势在必行近几年,在谈及中国现行经济模式时,最高领导层反复使用了不协调、不稳定、不平衡、不可持续等表述.这看似与中国的成功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评述和现实的差异?中国的政策制定者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过去数十年,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系统性抑制了私人消费.这种资本密集型的增长模式并无益于消费和就业的改善,反而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制造业部门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UnitLaborCost,ULC)测算的一国实际有效汇率(REER-ULC)经常被用来衡量该国的国际竞争力状况。鉴于此,本文首先测算了1980 ̄2002年期间中国制造业部门的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然后采用该指数测算了同时期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时期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历史变迁与冲击来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2010年,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始终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关注焦点。2011年,全球经济有望保持复苏态势,将对欧洲经济趋稳产生积极作用。欧洲国家在逐步减少财政赤字、降低政府债务规模的同时,应该及时对其发展模式和制度设计中的深层次缺陷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6.
全球经济再平衡成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金融发展在全球经济失衡的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具有金融发展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的国家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来源。随后,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推动经济失衡的调整,同时还能促进危机后各国经济的增长与复苏。与此同时,在强调并重视金融发展在失衡的调整与经济增长和复苏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不能够忽视各经济体存在具有显著差异的个体效应,特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德国等主要国家的个体效应,其中尤以中国的个体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近期发布了一份有关中国经济再平衡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令世人瞩目,但这种过度依赖投资、严重抑制私人消费的资本密集型增长模式后患无穷,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报告认为中国经济的失衡主要源自于利率、汇率、能源价格三种基本经济价格的扭曲,与此同时。相对滞后的社会保障体系加之较为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非均衡化趋势。经济再平衡需要找准突破口,对症下药,而对于"经济改革需政治改革先行"的论断,报告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8.
自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债危机就始终是国际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欧猪五国"债务问题的持续发酵和欧盟各式救助方案的轮番出台,不断撩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然而,尽管欧盟  相似文献   

9.
《新理财》2012,(Z1):22-23
今年以来,欧债危机阴霾经久不散,欧元区多个国家已经遭到了评级机构的降级,同时,欧盟委员会将公布,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法国在内的12个欧盟成员国正遭遇严重的经济失衡。这一系列的消息增加了外界对欧元区长期经济前景的疑虑。  相似文献   

10.
《甘肃金融》2011,(8):5-5
1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会晤后,对外宣布一系列政策试图阻止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继续蔓延。这次会晤是在全球股市受美欧债务困境冲击连续暴跌以及美欧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举行的,因此备受关注。但是,虽然市场对萨科齐和默克尔期望很大,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漫长和低迷是欧元区在这场经济寒冬中挥之不去的关键词,拖着沉重负担缓慢前行的欧元区国家依然面对着众多棘手问题,比如劳动力价格以及欧元汇率等方面的问题都逐渐显现了出来,在问题凸显的同时变化也在悄然发生,比如欧元区国家竞争力正在发生变化。欧汾1经济研究中心国际金融与金融管理部部长施德熙(Michael Schroeder)针对欧元区不同国家各异的情况及挑战,分享并探讨了在欧元区复苏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美贸易失衡持续保持高位,人民币汇率水平承受着巨大争议。本文在回顾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中美贸易失衡和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人民币汇率变化、中美两国的单位劳动成本差异、中美两国的储蓄率差异、国外对华投资、中美产业结构差异等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美单位劳动成本差异、中美储蓄率差异及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顺差都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因此应正确对待劳动力成本上升、鼓励消费、改善中国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建立以"所有权"为基础的经常项目统计系统。  相似文献   

13.
冯彦明  苏米尔 《银行家》2012,(10):77-80
正欧元区各类债务危机的发酵和扩散,不仅对欧元货币体系带来强大的冲击,引起了人们对欧元未来的担忧,也对"拟议"中的亚洲货币联盟、美洲货币联盟敲响了警钟。那么,欧元区的危机是偶然还是必然?未来欧元的命运将会怎样?没有政治的统一,就不可能有货币的统一,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货币联盟。由此,欧元区将会解体,欧元体系也会"土崩瓦解"。经过了近50余年的实践探索,又进行了40余年的理论准备,2002年1月1日,终于出现了由欧盟1 5个成员国组成的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欧盟也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货币区。虽说只有短短的十年,似乎还不足以评判欧元的成败,但这十年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只要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降低投资增速,扩大消费支出,实现年均GDP增速7.5%,投资占GDP比重年均下降1%,消费水平年均增长9.7%,中国可能在10年内实现经济再平衡。而且,政治改革并非经济再平衡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只要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降低投资增速,扩大消费支出,实现年均GDP增速7.5%,投资占GDP比重年均下降1%,消费水平年均增长9.7%,中国可能在10年内实现经济再平衡。而且,政治改革并非经济再平衡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本次危机发生前,有充足的证据表明需要减少全球失衡.危机使全球储蓄和投资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失衡在幅收窄.但这是否意味着全球失衡问题已成为过去?对此很难下定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由失衡向"再平衡"转变,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所面临的投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实际的行业配置与目标值之间往往会出现偏差,使投资组合整体风险超出预期承受范围。此时,投资再平衡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基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行业发展趋势,确定了全球经济向实体回归的发展格局,为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再平衡策略确定了合理的目标比例;基于此进行数值模拟跟踪,结果表明向实体经济回归的再平衡策略要比过度依赖金融发展的策略好,且再平衡策略长期来看效果会更优。  相似文献   

18.
刘世锦 《新金融》2015,(11):4-6
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从一种供求平衡向另一种供求平衡转变。中国经济要实现转型再平衡,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第一,高投资要触底,通过进一步放开准入的办法来稳定需求。第二,以配额制切实削减严重过剩的产能,稳定实体经济经营效益。第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不是寄期望于其完全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而在于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效率,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王家强 《国际金融》2011,(12):19-22
欧洲债务危机继续沿着我们早前预判的路径演进:在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等国相继倒下之后,2011年11月,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元区大国成为新的聚焦点。金融市场更进一步担忧,法国和德国等核心大国也临近病态,这将令欧债危机危如累卵。情急之下,全球六大央行再度联手救市。欧债危机何去何从?当局者仍在和时间赛跑,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常账户变化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表现。增长与失衡是经济的正反两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