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汇率制度选择陷入“两难”的困境。本文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后东亚各国或地区汇率制度选择内在困境的角度,对东亚区域汇率协作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东亚区域汇率协作模式的分析和考察,提出了东亚区域汇率协作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四种汇率波动模型进行简要介绍与说明,指出中国渐进式的改革和开放决定了入世后人民币汇率的制度调整也应是渐进式的,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应实行目标区汇率制。  相似文献   

3.
符海涛 《现代经济》2007,6(11):17-19
2005年7月21日,中国进行了外汇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自此以后,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由原来盯住美元汇率制转变为由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具体来说,就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主要探讨汇率制度选择或转换问题,全文共分为六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汇率的概念及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当前的汇率制度种类;再次。分析了国外汇率制度的利弊;之后,分析了汇率制度对于经济的影响;然后,分析了我国汇率制度的转换历程;最后。预测了我国未来汇率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汇率制度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末以来,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增加,破坏性也更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汇率制度也是引发金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了不同汇率制度下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汇率制度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机制及汇率制度在防范金融危机中的作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汇率制度的问题和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最后,对甸汇率制度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汇率制度与人民币汇率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制度对一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具有至关重要析作用。实践中,钉住汇率制度容易受到国际投资本的冲击,所以发展中国家适宜采用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强调管理而忽视浮动,仍存在潜在的风险。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必须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建立能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又能维持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6.
两极汇率制度论是近年来兴起的汇率制度理论,它认为唯一持久的汇率制度是自由浮动制或固定汇率制,任何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汇率制度都正在消失或应当消失。本文通过解评两极汇率制度的内涵,结合对“两极”与“中间道路”汇率选择制度的关键因素分析,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中长期选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大部分时期都是处于升值阶段,那么这段时期的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经济到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正是本文所讨论的内容。本文分析了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情况及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得出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上积极的结论。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坚持汇率制度改革不动摇,加大人民币自由浮动的区间。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西方汇率决定理论入手,分析了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立场、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指数联动型汇率形成机制。该机制对人民币汇率改革可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汇率制度变迁的共因、主导影响因素和直接动力因素分析,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汇率制度变迁理论。入世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应重归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制,未来可考虑建立“一国两制”下“中元”共同货币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汇率制度变迁的共因、主导影响因素和直接动力因素分析,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汇率制度变迁理论,入世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应重归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制,未来可考虑建立"一国两制"下"中元"共同货币区.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大部分时期都是处于升值阶段,那么这段时期的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经济到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正是本文所讨论的内容。本文分析了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情况及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得出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上积极的结论。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坚持汇率制度改革不动摇,加大人民币自由浮动的区间。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币的国际化不一定与汇率制度的类型有关。本币价值的稳定性和可测性是提高本币需求强度的重要属性之一。本文分析了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和缺陷。提出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人民币汇率需要以新的方式保持稳定,以便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更稳定的预期。未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应更好地反映国际收支变化和外汇市场变化,促进人民币汇率对关键货币的综合稳定。目前需要改善外汇市场条件,创造人民币双向波动的条件,这对促进人民币的境外使用和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邵校  张梦 《企业家天地》2007,(4):175-176
随着我国加入WTO,资本流动加快,而我国汇率制度已经落后于经济形势,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危及了国家金融安全。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进行分析并就其可行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坚持人民币汇率不贬值 ,“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政策背景下 ,重新审视我国的汇率制度 ,改进汇率的形成机制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汇率决定理论的角度 ,剖析了我国汇率制度的缺陷及汇率形成机制缺失原因 ,探讨了当前改进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对策以及汇率制度在中长期的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汇率与FDI相关理论的述评和构建计量模型后认为: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的降低和人民币贬值都能促进FDI的流入,而短期波动对FDI的影响并不显著。在2005年7月我国实行更富有弹性的汇率机制后,保持汇率的长期稳定对促进外资流入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可以在短期内调整汇率波动的自由度,加大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由于GDP增长比汇率变化对FDI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名义汇率的升值并不会使我国今后的FDI流入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徐志懿 《全国商情》2010,(6):60-61,72
2005年在中国双顺差规模持续增长、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加剧的环境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标志着我国放弃长久以来的固定汇率制.但在新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开始抬头,重新选择汇率制度再次成为学界的焦点.本文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并指出从短期来看,根据"三元悖论"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是维持汇率的稳定;从中长期来看,汇率目标区更适合;最后本文提出了实施汇率目标区的一些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7.
对全球汇率制度的描述,主要是基于IMF有关汇率制度的分类方法。由于分类方法的不同,得出的全球汇率制度演变趋势也不尽相同。本文根据5种分类方法,对全球汇率制度特征做进一步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不应选择“两极”。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研究一国经济金融政策的有效性必须考虑汇率制度的影响。文章基于“三元悖论”分析了现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影响的必然性,透视了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具体制约效应。鉴于国际资本流动日趋自由流动,为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必须采取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并注重其他措施的协调配合等政策建议,对现行汇率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9.
对现行货币危机理论分析后 ,讨论了我国汇率制度的不足之处 ,提出了应改革我国汇率制度 ,使之更具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之后,就完善汇率体制提出了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实现汇率制度市场化、弹性化;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改进央行汇率调节机制;疏通利率与汇率的传导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等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