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遵化市堡子店地区共有1镇、4乡84个自然村,耕地面积16万余亩。北部是山区,南部是沃土,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但是,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和左的思想影响,农民一直忽视多种经营的发展,致使平原地区农民收入较低,山河依旧,面貌未改。针对这一情况,他们坚持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决心发挥自身优势,尽快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并积极与外贸部门联系,搞好横向联合,于1992年4月投资5万元,建起了年腌制能力为400吨的黄瓜腌制厂,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在增加社会效益的同时增加企业效益4万元。1993年又投资2万元进行扩建,新增腌制能力100吨,当年共收购鲜黄瓜121万斤,腌制成品250吨,为农民增加收入15万余元,受益农民达180多户,为企业创产值28万元,利润5万元。经过他们的努力,两年共为农民增加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农业厅所属农业事业单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为适应改革的需要,以及增强自身实力的客观要求,以“立足服务办实体,办好实体促服务,搞好服务促发展”的基本思想,利用自身人、财、物条件,兴办了一些经营服务性、生产服务性实体,开展综合经营和有偿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谈些建议。一、经营概况到1995年我厅所属15个事业单位,已兴办经济实体11个。这些实体的职工已达176人,拥有资产总额977O万元;年末负债总额达8853万元,所有者权益为917万元。1995年实体营业收入11428万元…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辽阳市太子河区在搞好农业的基础下,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八年来村合作经济组织投资2,100万元兴办了各项企业。1992年末完成乡村两级企业总产值21,688万元,税后利润实现705万元,是三中全会前的55倍。八年时间为农村合作经济增加秋累1,100万元,增加固定资产2,178万元,安排农村劳动力8,000人,为农业投入资金1,200万元。其中,1992年村级企业为农业投入资金达267万元,其中投入农田基本建设36万元,公益事业投入54万元,开支农民负担137万元,上缴村合作经济组织积累达40万元,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促进了工农的相互发展。但在补农方式上,怎样由补农逐渐向建农方向转变,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我们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潍坊乐港食品有限公司是由昌乐县供销社投资建设的一处大型肉鸭生产加工企业。集肉鸭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于一体,总资产1.8亿元,固定资产1.1亿元,员工总数2000人。近年来,我们立足服务"三农",狠抓龙头建设,大力发展肉鸭产业化。1998年加工肉鸭500万只,完成产值1.5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亿多元,利税1032万元,农民养鸭直接获利近1500万元。一、搞好龙头企业配套与管理。搞好龙头企业配套与管理是发展肉鸭产业化的前提。为了夯实这个基础,我们采用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加工设备,引进了世界一流水平的肉鸭宰杀流水线。为提高产量和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我们选择了先进的英国樱桃谷肉鸭品种,属瘦肉型、饲料报酬高、免疫力强、肉  相似文献   

5.
大巫岚供销社地处青龙县城东部,多年来一直坚持为农业服务这个宗旨,向服务要效益,五年迈出五大步。1988年至1992年全乡果品社会产量增长一倍,达到2000万斤,户均收入由前五年的500元增加到2500元,全乡有80%以上农户靠果品收入摆脱了贫困,有60%的农户有存款。服务当头,利在其中,五年中,企业创利税71.7万元,企业自身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固定资产达到36.7万元。1993年在企业转换新的经营机制后,他们为农业服务这个宗旨并没有丢,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扩大服务领域,根据农业需求变化,开展了五项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定县城关供销社靠艰苦创业起家,靠思想政治工作立业。这个在改革开放初期人员不足百人、固定资产只有60万元、年创利税仅30万元的小社,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发展成为拥有经营服务人员479人,固定资产2000万元,年创利税200万元的大型基层供销社,1989年跨入国家二级企业,1995年跻身于全国百强基层社,连续七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于"先进企业"和"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全省同行业综合实力排名中名列榜首,很重要的一条是该社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坚持了五抓五结合:一、抓班子与领导示范相结合"打铁先得自身硬"好班子才能带出好队伍。城关供销社的领导班子以团结奋进、廉洁奉公、率先垂范的群体形象,为干部职工做出表率。一是坚持原则做模范。该社一班人十年来和睦相处,团结共事,  相似文献   

7.
我们东杨庄供销社共有11个班组,干部、职工56名。固定资产101万元,比1990年增加2.9倍,流动资金163万元,其中自有流动资金37万元,占全部流动资金22.7%。95年完成销售额130万元,实现利税9万元。96年1至8月份完成销售1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万元,实现利税7.5万元。我们作为一个基层社,面对供销社系统普遍经营不景气的大气候,之所以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本的一条是我们坚持搞好以社办工业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开发,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振兴供销社经济之路。一、搞好社办工业,培育经济效益增长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从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一买一卖单一的经营模式是不能适应目前形势发展的,基层社要发展,要从低谷中走出来,必须搞综合开发。我们本着宜大则大、宜小则小,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于92年春建起了五金厂,改变我们社单一商业经营模式。从此,我们东杨庄供销社走上了亦工亦商的道路。总结我们社办工业的发展过程,可概括为:选准路子、抓好管理、强化服务、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信用社地处城乡结合部,下设四个分社,一个储蓄专柜,13个信用站,干部职工55人。为了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他们确立了“增设网点,强化服务,在竞争中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从思想上改变了信用社只为农村服务的观念,大胆开拓市场储蓄业务,广交朋友,多揽存款,使信用社储蓄存款直线上升,到1994年12月末,各项存款达到15908.6万元,其中储蓄存款达到10860万元,比年初增加2647.9万元,增幅32.2%。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网点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由于信用社地理位置较偏,在服务上如果没有特点和成效,将失去竞争力。对此,他们面对现实,转变观念,先后在城区建立四个分社,并相应搞好13个信用站工作,拓宽揽储渠道。在服务时间上改变了以往的做法,中午不休息,节假日照常营业,大大方便了储户的存取款。如有一名姓王的储户,家离天塔分社很远,之间隔着两家专业银行,中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供销社特别是基层供销社的经营越来越困难。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永年县社党委、理事会按照县委、县政府"扩大开放,强攻投入,加速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以工促商,以商促工,工商并举"的振兴供销社的发展思路,在为全县农业生产搞好服务的同时,把增加投入、引资上项目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后劲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去年以来,采取自办、联办等形式,共投资1508.6万元,其中引进外资320万元,引进外地资金319万元,新上工业项目7个,其中中外合资项目3个,并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到位,当年投产"的超常发展,从而使社办工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4年底,全系统已有社办工业企业19个,其中:独立核  相似文献   

10.
我们永壁供销社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为指针,围绕我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强市、奔小康"目标,坚持服务宗旨,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95年完成总购进530.5万元,比上年增长43.9%,完成总销售667万元,比上年增长36.8%;实现利润8.76万元,比上年增长42.9%,增强了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一、端正经营思想,完善服务组织中央《决定》指出"供销社要进一步从单纯的购销组织向农村经济的综合服务组织转变。"这是党  相似文献   

11.
张家口市宣化区侯家庙供销社,1990年以来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年创利税10万元左右,固定资产由五年前的16.1万元增加到33.7万元。这个基层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何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呢?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他们有以下四个"秘决":一、在为农服务上追求一个"足"字基层供销社身在农村,贴近农民,真心实意的为"三农"服务,满足农户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是天经地义的,也是经营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多年来,侯家庙供销社始终坚持农民需要什么就供应什么的经营方针,全方位开展为农服务。该基社所在的侯家庙乡地处宣化区城东10公里外,有1451公倾耕地,以大田农业为主。为了满足全乡10个行政村、1万多人口的生产生活需要,这个供销社的65  相似文献   

12.
新圩供销社,业务管辖新圩、大里两镇,服务人口12万多人,耕地7万多亩,山地10多万亩。多年来,新圩供销社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走完善多边服务体系,拓宽综合经营的路子,收到了富民兴社,与农共荣的好效果。1995~到1996年,综合经济效益每年以62%的速度增长,1996年比1994年固定资产增加1.2倍,达到6000万元,自有流动资金增加到1500多万元。1996年总销售额为3800多万元,综合经济效益达到108万元,上缴税金58万元。通过供销社的引导和服务,新圩、大里两镇农民积极发展商品经济,搞综合开发,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1995年比1994年增7.3%,1996年比1995年增加11.2%,达到2512元。  相似文献   

13.
秋收的田野遍地金黄,一垛垛青稞散落其间。在拉萨市林周县松盘乡,群山环绕的1.05万亩田地上,西藏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号角吹响。2019年,西藏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达到58万亩,超过过去3年任务的总和,以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一江三河"流域为中心,在7个地市53个县区铺开;投资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3.83亿元。提高地力多打粮"土地措施和水利措施一完善,亩产增加二三十斤问题不大。"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徐州市贾汪区8个农经服务中心相继成立了“为农服务大厅”,在抓好农经“五项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各地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营销组织,搞好农产品营销网络建设。2005年发展营销组织16家,销售农产品320万元,带动5000户农民致富增收。  相似文献   

15.
我们霸州市供销合作社有17个基层供销社。近年来,我们坚持强化管理求效益,开拓经营求发展,大力加强基层供销社建设,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1995年全市基层社完成商品销售10680万元,实现利税108.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5%和42%,其中胜芳供销社在95年全省基层社主要经济指标排序中名列第二。96年1-8月份,全市基层社完成商品销售8241万元,同比增长20.8%;实现利税71.7万元,同比增长12.6%。目前,除东段供销社外已基本上消灭了亏损社。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班子建设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重要的。搞好基层社领导班子建设,尤其是选好"一把手",是加强基层社建设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在基层社班子建设上,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路线,"以效益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原则,做到有为则有位,无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湖北省13个部级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在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强化经营管理,搞好配套服务,促进市场流通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总结的四大成绩回顾已经过去的2004年,全省定点市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经营效益普遍提高据13个定点市场去年经营形势综合分析预测,市场经营品种2243个、数量28.5亿公斤、金额48.48亿元,税费2932.2万元,实现了全面增长目标,分别较上年增长3%、6%、6.1%、3.2%。2、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全省定点市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3053万元,比上年增加3594…  相似文献   

17.
锦县石山镇农经服务站建站五年多来,一直坚持农经改革,拓宽服务领域,积极为各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户提供致富信息,搞好经营指导,加强经营管理,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农户增加了收入,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1988年这个镇的工农业总收入达到5,556万元,比建站前的1982年931万元增长近五倍,比1987年增长27.6%,人均分配收入788元,比1982年增加2.9倍,比1987年增加7.8%。受到了镇村干部和广大农户的欢迎和好评。锦县石山镇农经服务站开展了十项农经服务工作。建站不久,他们对全镇的自然资源进行了普查,摸清了底数。全镇尚有可开发的荒山、荒沟、荒坡和荒地三千多亩,除留六百亩做牧场外,还有二千四百亩可以种树、栽果。为了搞好这个开发性生产,他们总结了丁房村开发荒沟专业户孟宪仁80年承包荒沟120亩、造林栽树三万棵的先进典型在全镇推广。到83年末全镇就发展到120户,承包了二千四百亩,85年全部栽满了林果。仅此一项每年即可增加收入24万元。同时,他们还总结了彭屯村葡萄专业户付作昌发展庭院葡萄,三年栽了六十  相似文献   

18.
蓬安县从1983年起,勇于探索,不断改革,发挥农经人员会管理懂经营等优势,千方百计拓宽服务领域,努力为广大农户和村社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综合服务,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服务中又使自身得以不断发展壮大,从一乡一个人一把算盘一支笔开始,不增加国家一个编制一分钱,发展到现在在乡工作人员224人,乡平4.6人,为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各种服务项目,实现服务纯收入307.1万元,乡乡有积累.49个乡镇都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修建办公、服务、库房、档案、住宿等场所951间,乡平19.4间,建筑面积13432平方米;乡平315平方米;自制档案柜、保险柜、文件柜、办公桌、电视机等家用具1148件,乡平23.4件;现有固定资产279万元,乡平5.7万元,流动资金185万元,乡平3.8万元,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英山县紧紧围绕"渔业增产、渔民增收、渔村增彩"的总体目标,以发展现代渔业为重点,积极打造山区特色渔业县,着力搞好池塘标准化改造、特色渔业品牌建设、渔业科技服务、渔政执法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全县放养水面达到3.5万亩,渔业综合产值达到1.3亿元,全县渔业正朝着健康化、名优  相似文献   

20.
尚义县大青沟供销社是获得河北省"省级先进企业"的基层供销社,1991年到1994年底,在供销社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累计实现利税144万元,95年上半年又实现利税2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自有资金分别达到115万元、69万元。这个社成功的奥秘,就是他们牢固树立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的思想,走出了一条"围绕‘农,字办企业,办好企业服务"农业"的路子。跳出生意圈,尽责搞服务。这个社地处坝上地区,农村商品经济比较落后。几年来,他们扎根在农村,视农民为"上帝",以农业作为企业经营效益的增长点,提出了"跳出生意圈,尽责搞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