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上善若水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有像水一样的柔性。水的柔性是怎样的呢?水性柔顺,明能照物,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正因如此,有道德的人,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图报答。  相似文献   

2.
<正>《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若水"是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水——是一样很神奇的东西,它具有强烈的环境适应能力。你把它倒  相似文献   

3.
水性柔顺,明能照物,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正因为这样,有道德的人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奢望报答道家哲学贵“灵”贵“柔”,而“灵”与“柔”又以水的特质来体现。水处柔弱,柔能克刚;水处流动,流水不腐;水处卑下,善于迂回,知迂回则无损;水善于忍让,善于融通,善于渗透,在一派柔弱之中,得以流畅,充满活力,这才是具备了真正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若上善之水润有根之草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意思是说,至上之善,如同流水."水",具有种种美德,它滋润万物以利其成长,却又不和万物争执保持平静.这段话正是红蜻蜓对待员工的传神写照.  相似文献   

5.
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里的话。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就像水一样,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从不与之争高下。水是生命之源,自古以来,人类择水而居、汲水而饮、繁衍生息、绵延不绝,水之功德无量也。  相似文献   

6.
上善若水     
道家鼻祖老子在世间万物中最崇尚的是水.他在《道德经》中多处讲到水,提出了“上善若水”的理念.老子所说的“上善”即为“最善”,他认为水具有最善良的品性.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对水作了深入论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几近道矣.  相似文献   

7.
王莹莹 《中国物业管理》2014,(11):I0011-I0014
<正>引子:老子的《道德经》中写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自古以来,"上善若水"被很多哲人视为理想人生的至高境界。就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欢迎晚宴上,"上善若水"也被作为主题成为晚宴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8.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处情;过行弗率,以求处厚;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是故君子虽自卑,而民敬尊之。——孔子《礼记·表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道德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道德经》  相似文献   

9.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自然万物中,老子独青睐于水,以水为喻来展现他所推崇的上善。  相似文献   

10.
“上善若水”是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提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若水”不仅是一种道家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华文化数千年来的精华,更是华夏子孙更应该得到的一种传承。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传承中华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其融入新时代的潮流。将“上善若水”的管理哲学融入企业当中,既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升华。  相似文献   

11.
弱胜之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处于弱势而把自己摆在低下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上帝与水     
<正>水对上帝说:"在你创造我的时候,为什么要把我置于最低下的地方呢?这是不公平的。"上帝听了水的话,对水说:"天地之间,万物之中,你可以到最高处。"于是水因热而蒸发为云,飘游于万物之顶。水感到很满意。可没过多久,水厌倦了。它抱怨说:"我原本是纯洁的,现在却让我同尘埃为伍,况且,我也不喜欢这种随风漂泊的生活。"上帝想了想,对水说:"我可以满足你。"于是,天气骤冷,水凝而为雪,飘洒于万山之巅。水感到很满足。  相似文献   

13.
微言大义     
<正>冯军华旗资讯集团总裁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对自我束缚和限制的大胆抛弃。从正面的思维习惯入手,激励下属和员工超越自己能力的界限,这才是每个领导人最重要的功课!夏国新歌力思服装公司董事长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自然界万物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而成长,没见到老天做什么,但功劳看得见。这也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抓住了事物最本质的东西,这最本质的东西就是"道"。  相似文献   

14.
上善若水     
《中国审计》2007,(4):I0001-I0001
水,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人们的生活须臾不可离的便是水。水的重要性决定了古人对水的认识最早最深,老子作为以考察自然本原进而探索人事规律的卓越思想家,很自然要从水的属性为楔人点,认知“道”的本质。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说:“上善若水。水菩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上善若水——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萍 《价值工程》2010,29(32):227-228
结合老子的"上善若水"的价值观,从"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等七方面,全面揭示了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6.
《科技与企业》2007,(5):64-65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老子用水的形象和水的品格来阐述“道”的一些表现形式,借此传达“道”的一些普遍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道德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老子《道德经》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  相似文献   

18.
为与无为,治与不争,在《老子》中有十五章多次涌现有关的重要词汇.《老子》八十一章里的十五章中,论述的事物不少,我们要探讨的不是全部内容,只是以"治"作行为对象和行为目标,思考为与不为、争与不争这两个问题. 不难理解,老子所谈的"治"是广义的,旨在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的宏伟行为.辩证地说"无为"实是"为"的特殊方式. 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从行为动机、行为策略、行为目标、行为效果诸方面综合分析,老子在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的过程中,是主张"为"的.但不是一般的平庸作为,而是超凡、超前、超越、超然的大为、奇为.  相似文献   

19.
<正>长期以来人们对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有人认为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唯物主义,有人认为他的思想是唯心主义,也有人认为它既是唯物主义又是唯心主义。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道"那里派生出来的。他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四章》)。这是说,"道"这个东西不是一个具体存在的物质,它是  相似文献   

20.
论柔性管理及其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家老子曾说:"普天之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克最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可以胜过水了."是的,滴水穿石就是柔弱胜刚强的最好例证.柔性管理正是这种思想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