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流市农信社以支持农业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为着力点,加大贷款发放力度,扩大贷款覆盖面,支持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效增强了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北流市农信社以支持农业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为着力点,加大贷款发放力度,扩大贷款覆盖面,支持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效增强了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十堰市农信社把支持农业小企业发展作为助推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截至10月上旬,十堰农信社农业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1.4亿元,比年初增加2.3亿元;共支持农业小企业157个,较年初增加139个,覆盖了农、林、牧、副、渔等现代农业种植、加工与流通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作为立足农村、服务农业、支持农民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在支持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农信社立自改革以来,坚持立足支农一线、  相似文献   

5.
自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深化改革以来,吉林省农信社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体制、机制和发展基础等原因,吉林省农信社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吉林省农信社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品质,在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的同时,谋求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促进城乡经济和谐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农信社助推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农信社应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进一步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扩面、增量工作,延伸贷款期限,根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各类乡镇企业的金融服务主要由农信社承担,由农信社贷款支持起来的小企业走过最困难的创业时期、成长壮大起来后,往往脱离农信社,成为给其他银行带来收益的“别人的客户”。可以说,农信社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很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日前召开的安徽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传出信息:该省农信社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真正把农信社办成由农民、个体民营业主和企业法人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确保改革后农信社依然是“农”字当头本色不改,支持“三农”发展为其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9.
新疆新和县地处南疆塔里木盆地北缘,是典型的农业小县,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0%以上。对于新和县农信社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怎样真正发挥金融纽带作用,是所有利益攸关者思考的问题。什么样的信贷品种才能支持农民生产和发展农信社自身,对于生活在人口密集的内地县来说,的确是个难题,但对于新合县农信社的全体员工来说却能准确的找到需求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跨入猪年,湖北省洪湖市农信社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根本,着手支持“五彩”农业备春耕。截至目前,洪湖市农信社共投放“五彩”春耕支农贷款28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洛阳市农信社以有力的服务举措为新农村建设构筑了信贷支农的“加油站”。2006年以来全市农信社累计投放43亿元贷款投入“农门”,支持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产业化建设。惠农措施解难题。资金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农民“贷款难”成为洛阳市农信社助推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的第一  相似文献   

12.
编辑提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加入WTO又使农业发展面临一个新的竞争环境。新阶段,新环境迫切要求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以迎接国内市场变化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本文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困难着眼,阐述了农信社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同时,从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角度,论述了农信社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把握的信贷"支撑"点。  相似文献   

13.
支持农信社发展就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农信社的难题就是解决"三农"发展的难题。 自2005年以来,随着河南省新安县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逐步走向完善,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业务快速发展,同时也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现在,资金短缺仍是制约农信社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好服务“三农”的瓶颈,“一农”难支“三农”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民希望涉农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够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发展规模农业。为什么农信社不能满足“三农”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央1号文件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代名词,伴随着“三农”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党中央、各级监管部门调整了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要求和政策。地处城乡结合部、城乡一体化迅猛发展地区的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牢牢抓住政策机遇,本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实现了三个转变:由支持乡村农业向支持城镇农业、都市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改革中的利益博弈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新一轮的农信社改革已经步入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通过改革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管理体制,使农信社形成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为了使农信社改革试点顺利进行,国家以补贴、税收、资金等多种方式给予政策支持。其资金支持采用专项再贷款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用于置换农信社的不良贷款。国家采取将资金支持政策与不良资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到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发展上需要更多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农信社作为最典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信社应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工作宗旨,积极拓展资产规模,加大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并且积极创新农业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大力支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信社是农村金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信社的改革发展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自2003年6月,农信社改革试点在全国逐步展开。总体看,农信社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一村一品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支农服务栏目汇集了部分地区农信社支持当地发展一村一品的典型事例,并就此做一集中报道。  相似文献   

20.
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需求是近两年福建省农信社支农服务的基调,而在支持春耕备播方面,农信社早谋化,早动手倾力支持,凸显支农主力军作用。截至3月初,全省累计发放支农贷款达7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3亿元,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