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盛文 《水利经济》2012,30(2):49-52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水利事业的伟大实践,以人水和谐理念为核心,进一步认识现代水文化内涵,并通过3个层面,增强精神形态、制度形态、行为形态和物质形态水文化的建设,努力构筑"和谐、民本、责任、求实"的现代水文化,促进水利现代化,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相似文献   

2.
3.
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与企业文化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从其隶属于高等教育的类型定位,试图从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价值、目标、结构等方面,探索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及其传承发展;研究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的丰富与发展,即思考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是关系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对于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专业建设至关重要,它是实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和途径。目前,高职院校以生源为目标盲目进行专业设置,存在不少问题,探讨和思考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志勇 《山西农经》2023,(3):133-135
睢宁县是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试点地区之一,该试点是新时期省内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项目。近年来,睢宁县为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在全县18个镇(街道)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试点工程,通过财政补助奖励支持,建机制、创模式、拓市场、畅循环,初步构建了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条,达到了村集体增收目标。文章梳理了睢宁县试点期间的经验和心得,以期为全省乃至黄淮海范围内的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建设提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耕地保护生态治理内涵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厘清耕地保护生态治理内涵并明确实现路径,为丰富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耕地保护与治理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法、推理法等。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存在空间适宜性差、作土垂直关系紊乱、生产生态功能失衡等问题。(2)聚焦耕地保护新要求,中国耕地保护生态治理核心内涵包括"耕地空间适宜性、作土垂直关系匹配性、耕地生产生态功能协调性"等三个方面。(3)实现路径包括科学技术领域突破、部门形成合力、政策对接融合转型、区域之间协同共进等。(4)保护与治理工具包括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提升耕地空间适宜性;调整粮食生产布局、确定合理复种指数等强化作土垂直关系的匹配性;对耕地生产空间进行严格的用途管制,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和灌溉投入强度,优化耕地功能的协调性;建立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实现三性协同。研究结论:中国耕地保护从单独侧重数量、质量保护进入到保护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的新阶段,要建立起源头控制、过程监管和末端治理的全流程治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根据我国阶段性目标不断发展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减负和保护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农村现代化发展程度各区域存在明显差异,农业经营规模和产业链不完善,农民专业化程度低,技术掌握不熟练,农村人才匮乏、土地荒废等诸多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提升农业现代化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三次分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我国的第三次分配还面临慈善捐赠意识不足、激励力度较弱、财产税缺失、捐赠使用不透明以及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完善激励机制,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加快财产税改革,适时征收房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监管制度建设,规范慈善组织行为。  相似文献   

9.
10.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而道远。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更重视内涵建设,让广大农民看到新农村建设确实可以为他们带来实际利益。这样,他们才可能真正地行动起来,而一旦农民们行动起来,农村的前景就一定是光辉灿烂的。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文章通过梳理"三农"历史溯源,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具有一脉相承的特征,并构建"五维一体"的分析框架,对乡村振兴内涵进行五维透视,进而提出构建"产业、生产、经营、服务"相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农村、农业、农民"资源要素运作体系,"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多元乡村治理体系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即将启动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贯彻教育部4号文件精神、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奠基性工作。众所周知,影响教学质量的三个核心要素是教师、学生和课程。课程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任务之一,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Urbanization)通常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业人口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5.
探索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土地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相融合的乡村旅游导向型土地整治模式,对于推进乡村转型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经济环境耦合、目标价值导向趋同、要素功能互馈联动和融合实践日益增多是土地整治与乡村旅游的耦合共生基础。乡村旅游导向型土地整治模式应以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各级规划与土地政策为指引、乡村全面振兴为最终目标。文章用外源力、内生力和交互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交互系统剖析土地整治与乡村旅游的耦合互动机制;从根本保障、重要前提、核心环节三个层面提出乡村旅游导向型土地整治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通过资本的集聚和人口的集中,以及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合理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探讨了小城镇建设中的路径选择问题并提出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在激烈的竞争中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提供一点思路,在结合自身十多年工作经验和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并对应于不同的内涵,提出一些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8.
卢勇  任思博 《中国农史》2022,(2):136-148
当前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存在成本高、主体性缺位、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元宇宙的出现带动了新型数字化社会生活空间的成型与升级,其所产生的通证经济对于农业文化遗产发展中核心要素的保护传承、各主体体验感的增强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领域有着无限潜力。本文通过界定与解读农业文化遗产元宇宙的内涵,试图探寻一条保护与发展农业文化遗产的新路,并从技术层面、经济层面与制度层面对其实施推进、战略布局等展开分析讨论。研究发现:在未来,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可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获益”的模式构建农遗元宇宙,促进三方共同发展。但是,在具体实际应用中,农业文化遗产元宇宙的推行也要注意技术载体实现、人才队伍建设、虚拟冲击防控等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方法 文章通过文献梳理,界定农业生态产品的概念与内涵,阐述农业生态产品价值的构成与特征,分析了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挑战,探讨实现路径。结果 (1)农业生态产品是以“农业”为主体、“生态”为核心、“产品”为目的生态友好型产品,本质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2)农业生态产品范畴是基于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的“三生”功能,涵盖了物质供给类、调节服务类和文化服务类3类产品。(3)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以实现优质优价、推进生态购买、拓展农业多功能性等为手段,分类施策,推进3类产品价值实现。结论 建议推进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标准体系建设、生产补贴制度完善等,依托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建立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打造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样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