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思,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的吸引物,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体,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是集诸多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主题公园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深圳首次开放以来的十几年间,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鳞次栉比的主题公园在中国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并面向游客开放,但是一部分主题公园只是盲目跟风,刚刚建成效益很好,过了一段时间就客源稀少,不能长远发展。清明上河园于1998年在开封正式向广大游客开放,成为河南首家主题公园,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清明上河园陆续建设开放二期工程,并策划建设三期工程。本文在对世界主题公园及文化古市研究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开封的经济条件、地理条件以及旅游环境,对清明上河园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分析和探索,目的在于为清明上河园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使其可以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越来越注重游客的感知和体验。传统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尤其对于城市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研究游客对农耕文化体验旅游的选择意愿,探索契合其需求的满足方式,有助于推进乡村旅游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五一"假期,重庆梁平区以现代农业展示和互动体验为主的重庆数谷农场吸引游客前往参观体验。游客们在这个现代智慧农场内观农业科技,学农业知识,品农耕文化,玩亲子游戏,享健康美食,体验现代田园生活魅力。  相似文献   

4.
恩施土家女儿城是全国土家族文化集聚地,也是地方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对接较为成功的案例,对文旅融合的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恩施土家女儿城为例,从游客旅游体验的角度出发,运用网络文本分析和ASEB栅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女儿城游客的旅游体验。结果表明:(1)游客旅游体验的高频词汇以特色民俗表演、土家美食、吊脚楼式建筑为核心,女儿城文化旅游项目对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游客在女儿城景观开发和基础服务设施层面的体验感较差,整体满意度不高;(3)近年来,游客负面评论增加,有明显的旅游体验满意度下降趋势;(4)女儿城具有土家民俗文化品牌优势和环境优势,但相应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制约了游客旅游体验的进一步发展。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旅游体验质量提升的策略建议,为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旅游的迅猛发展,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对于保护、传承中国文化以及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全面了解潮州市体验式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查总结归纳潮州市乡村自然资源、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基本乡村旅游资源,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游客对潮州市体验式乡村旅游的满意度,农耕文化的参与性及选择体验式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的目的等。[结果]潮州市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类型主要包括农家乐、民俗村、古村落及梯田等类型,且绝大部分游客对目前潮州体验式乡村旅游持满意态度,34.1%的游客选择体验农耕文化乡村旅游是为了参与农业劳动的过程,27.7%的游客选择农耕文化旅游是为了体验劳动的快乐,但目前潮州特有的茶文化和畲族文化等地方特色农耕文化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结论]利用农耕文化所蕴藏的内涵,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有品位的身心体验,增强乡村旅游地的独特吸引力,同时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保证体验式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进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游客在旅游景区中体验质量的高低影响着旅游者的满意度。以东方市鱼鳞洲风景区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影响游客体验质量的因素,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研究不同游客个体属性对体验质量的差异。研究发现,影响游客对鱼鳞洲风景区旅游体验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设施体验、服务体验、休闲体验等方面。对于鱼鳞洲风景区而言,可以通过提升设施体验、服务体验、休闲体验等,整体提升游客旅游体验质量,提升鱼鳞洲风景区游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体验营销理论为指导,以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具体研究对象,对我国主题公园的营销方式进行分析,认为有重点地促使消费者获得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方面的体验感受,能传达主题公园的品牌内涵和主题时代性等内容,从而增加主题附加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岗导游面临着人员素质低、社会声誉差、游客评价低等诸多服务质量问题,原因是多重的,有导游自身原因、导游培训缺失和低效的原因和导游职业管理体制的原因。最根本的是对在岗导游的管理一直基于旅游行政管理的视角,忽视了旅游者的需要、体验和满意,导致导游培训没有能够切实提高旅游者对导游服务的满意程度。因此,在岗导游的学习培训要围绕游客的旅游体验展开,结合导游工作的实际特点展开,才能取得实效,提高导游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从游客的视角出发,通过文本分析与扎根理论的方法研究曲阜三孔景区的旅游形象。研究结果发现,游客对曲阜三孔最深刻的印象是从空间上看依次是“孔府”“孔庙”“孔林”,从旅游吸引物上看分别是“文化”“孔子”;游客对景区的旅游感知形象可归纳为旅游吸引物、旅游体验、服务管理、区域位置4个维度;游客对景区旅游形象感知中的消极因素主要包括服务管理、环境氛围、旅游体验、旅游安全、配套设施5个维度。消极因素主要集中于景区管理、景区气氛、游客感受。  相似文献   

10.
随着体验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旅游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游客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追求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已是大势所趋。文章将游客满意度理论运用到森林旅游体验产品开发中,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森林旅游游客体验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挖掘影响游客体验满意度的潜在因素,并借助IPA模型对游客期望与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以山东省49处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游客体验满意度的因素依次为消费价格、管理服务、条件设施、资源禀赋、游憩活动、景区环境及情感氛围7种体验;(2)游客职业、年龄、学历、月收入等特性差异对旅游满意度影响显著,且游客期望与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3)森林旅游各体验项目期望均值为4.15,满意度均值为3.76,游客对山东省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基本满意,森林旅游产品的各体验项目还有待修补与改善;(4)根据IPA分析结果,得出继续保持项目12个、供给过度项目5个、从容改进项目6个、重点改善项目9个。在此基础上提出准确定位旅游市场,进行个性化体验设计;丰富体验产品类型,增强游客旅游体验;改进旅游设施,提高管理服务品质;整合旅游资源,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等政策启示。研究结果验证了游客满意度理论在森林旅游体验产品开发中的可行性及指导意义,从体验主体角度出发,扩展了游客特性、期望与体验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维度,以期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准确把握游客感知现状,提升森林旅游体验满意度,深入发展森林旅游体验产品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小吃可以增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体验度。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小吃,受现代人青睐。提升小吃的文化旅游功能,发扬地方小吃文化,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分析了小吃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现状,提出了打造小吃文化旅游品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万青松 《山西农经》2020,(4):140-141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因此提高旅游景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简述了旅游景区的开发模式和旅游体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悠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在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基于游客体验视角开发茶文化旅游,不仅能够宣传、强化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丰富游客的出行选择,助力茶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发展,还能够使我国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赫哲民族文化旅游演艺是一种知识型、体验型和娱乐型的文化产业。文章以体验为视角,在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赫哲民族文化旅游演艺发展策略,即提升演出质量,坚持"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演出内容;强化互动程度,增强游客体验参与性;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态度;明确演出时间,采取立体营销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主题公园是优秀文化的娱乐化传播形式,它以其绝佳的主观能动性和元素兼容性,很好地在文化与旅游间搭起一座桥梁。深圳东部华侨城生态公园以其独特的视角,将生态景观、主题公园规划和游憩休闲巧妙地结合起来,为生态景观规划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乡村旅游形象是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和实现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有效途径。发展乡村旅游对拓展农业功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城乡统筹、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合肥大圩镇为案例地,基于一手调查数据,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城郊型乡村旅游地游客感知形象与行为意向关系概念模型,探索并验证了游客感知形象维度与结构,并深入分析各形象维度及以旅游体验和满意度为中介变量对行为意向影响的内在机理与关联特征,从而为提升乡村旅游地形象,实现乡村人地关系和谐共生提供借鉴。[结果]城郊型乡村旅游地游客感知形象包含乡土文化与氛围感知、乡村环境与设施感知、乡村产品与服务感知、乡村景观与建筑感知4个维度;各维度对旅游体验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5、0.17、0.38、0.25,对满意度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4、0.17、0.25、0,对行为意向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5、0、0.15、0,旅游体验和满意度对行为意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7、0.63,旅游体验对满意度影响路径系数为0.49。[结论]各变量影响路径系数并不相同,乡土文化与氛围感知和乡村产品与服务感知维度对旅游体验、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高于其他维度,旅游体验和满意度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行为意向,旅游体验以满意度为中介变量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意向。应加大重视乡土文化与氛围感知和乡村产品与服务感知对乡村旅游形象提升的作用,注重挖掘乡村本土文化资源优势、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优化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进而有效提升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上海迪士尼主题度假区,其游客行为和情感特征需要进一步挖掘。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游客为研究对象,基于携程网游客评论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方法研究游客情感体验特征。结果表明:游客积极情感评论数量显著高于消极情感,给予迪士尼度假区较高的评价;游客的积极情感体现在感到开心、认为迪士尼值得体验、被活动项目所震撼等;消极情感主要与客流量大、排队时长、餐饮费用过高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机会谱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环境变量的类型,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游客对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环境变量的重要性评分和偏好程度,并以此构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机会谱。结果表明: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特别保护区不能开展游憩活动;严格控制区适于开展以科学考察、摄影采风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游憩活动,获得探奇求知和寻求真理的游憩体验;生态旅游区适于开展以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和科普教育为主的游憩活动,享受体验新奇、消闲求知和丰富阅历的游憩体验;传统利用区适于开展以民俗文化体验为主的游憩活动,感受领略新奇的游憩体验。因此,提出根据不同的游憩环境类型开发合适的游憩活动;提供令游客满意的游憩体验,加强不同游憩环境类型之间的联系和整合;与社区达成管理契约,建立相应的经营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12月,德保红枫旅游文化旅游观赏月如期举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小西湖美轮美奂的千亩油葵美景,观赏到红枫湖国家森林公同原汁原味的山水实景演出,品尝独具风味地方特色小吃,还可以到红叶森林公同骑着矮马赏红枫,体验一把趣味十足的“矮马枫情”体验游。  相似文献   

20.
顾客忠诚对于消费者的重复购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棋磐寨森林人家是福建省"十佳森林人家"之一,调查问卷有效样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识别出游客忠诚独立由1个维度组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揭示:游客感知吸引力的3个维度均对忠诚度不具有显著直接影响,但其中的乡村特色和景观与设施2个维度可以通过满意度对忠诚度产生间接显著影响;游憩体验的2个维度和满意度的2个维度均对忠诚度具有直接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和景观与设施的评价均处于较低水平。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推动多元发展,提供深度体验;完善旅游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文化创意,巩固游客忠诚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