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技领军人才是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是培养战略科学家队伍最重要的后备军,有意识地发现、培养、用好科技领军人才意义重大。以314位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的一手调查数据为样本,对科技领军人才的公共服务动机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科技领军人才的心理需要满足感、社会支持对公共服务动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支持对心理需要满足感与公共服务动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入选“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后,科技领军人才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感有不同变化,表现在胜任需要满足感增强,而自主性需要满足感、关系需要满足感可能会下降;不同类型科技领军人才渴望获得的社会支持侧重点不同,表现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更需要“组织协调”“安心科研”“亲情获得”等社会支持,而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更需要“政产学研相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等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2.
科技领军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最重要的人才资源。为探究我国科技领军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体系演进脉络,聚焦江苏省实践,筛选出58项相关政策进行文本内容分析,发现江苏省科技领军人才政策体系总体经历了探索期、快速增长期和加速发展期3个阶段;呈现出自下而上与横向拓展相结合的特征;政策核心主题经历了从物质条件保障向制度环境建设的转变;政策体系顶层设计逐步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多元主体共同设计转变。最后,提出了科技领军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体系优化建议,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工作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任务之一,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分析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对技能人才胜任力需求的基础上,从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创新能力、客户协作意识与能力以及职业角色认同4个维度,构建并验证技能人才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制造企业技能人才胜任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技能人才总体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职业角色认同维度达到良好水平,学习与创新能力以及客户协作意识与能力维度偏低;90后技能人才的职业角色认同显著低于80后和70后,高级工和技师的总体胜任力相当,民营企业和小企业技能人才总体胜任力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7,(12)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文章根据胜任力相关理论,构建出复合型旅游人才的胜任力模型,对复合型人才的胜任力能力进行分析,并将胜任力模型和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从确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层次四方面入手,提出了高校复合型旅游人才的培养策略,期待能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5.
创意产业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扬 《经济师》2009,(12):203-204
创意产业人才对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创意产业人才却长期存在缺口,因此探索创意产业人才胜任力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界定了创意产业人才的定义,并以动漫、广告业为例,根据相关文献总结出创意产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建立了动漫、广告创意人才的胜任力特征模型.以胜任力模型作为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鉴别标准以便为以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以开发和管理胜任力模型为主导,将其贯穿于员工招聘、员工教育与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策略和晋升规划等全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岗位“胜任力”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集合概念,具有模糊集合特征。通过把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扩展为基于模糊集合论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判模型,可实现岗位“胜任力”评价从定性向定量,从模糊向精确转化的目的。本文以企业接班人———领导人才甄选中的“胜任力”评价为实例,说明了多个领导人才候选人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过程、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1)
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快速推进,伴随竞争和管理压力的加大,高校对现代管理会计人才需求也逐步增加;然而,培养和选拔具有良好胜任力的管理会计人才还有不少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文章通过对当前高校管理及发展现状分析后指出,要做好高校管理会计人才胜任力的建设和培养,首先至少要厘清几个基本问题,第一,高校管理会计应具有的基本职能;第二,学校组织架构及内部职能分工与管理会计职能之间的关系;第三,高校管理会计岗位的基本性质;第四、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和方向。这四个问题解决了,高校现代管理会计人才胜任力建设才能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其胜任力建设方向才明确并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胜任力特征是人事选拔与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以制造业物流人才为研究对象,首先在行业特征的基础上识别物流人才所具备的胜任特征,接着通过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利用Spss13.0软件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探讨了制造业物流人才胜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物流人才胜任特征共8个因子:包括人际与团队合作、成就导向、学习领悟、执行力、品行道德、专业知识、资讯获取、创新。初步建立了制造业物流人才胜任特征,并进行控制变量差异性分析,为制造业物流人才的测评选拔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才测评专业人才的胜任力与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构建了我国人才测评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人才测评专业人才胜任力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3个维度共计17个指标;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人才测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的具体措施,包括多专业、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理论研究机制以及多行业、分等级的资格管理模式与实践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0.
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知识生产参与者和多元协同发展的引领者。选取北京市3个典型案例,构建知识生产—多元互动分析框架,以阐释青年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的行动逻辑。通过区分科技创新中知识生产的多维效应和多元主体互动模式,提炼出3种路径:(1)企业—政府互动,以知识生产的规模效应促进产品创新;(2)企业—专家互动,以知识生产的溢出效应促进技术创新;(3)企业—资本互动,以知识生产的竞争效应促进商业创新。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青年人才推进科技创新的典型运作机制,分别是风险规避、压力调适、理性学习以及协商对话。研究可为理解科技创新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对支持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创新网络中科技人才聚集效应的测度及产生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新网络中科技人才聚集效应的测度及产生机理的研究,有助于科技人才聚集效应的发挥、创新网络的组建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对创新网络中科技人才聚集效应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测度进行了探讨,进而研究了其产生的机理。研究认为:创新网络中的知识存量与技能的净增量是科技人才聚集效应的具体体现,它受创新网络中的知识溢出效应、学习效应、激励效应、创新挤出效应、冲突等的影响;而创新网络资源的协同是资源整合的基础,知识创造是资源整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人才是第一资源,顶尖人才是人才中之人才,是科技巨匠或奇才,是国际社会竞相争夺的第一资源。以汤森路透2015高被引科学家名录为基础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我国顶尖科学人才总量连续两年进入前4位,且与第3位差距不大;14个学科已经拥有顶尖人才,1/3学科还属空白;40-55岁顶尖科学人才占60%以上;一半以上顶尖科学人才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来自企业的顶尖科学人才只占3%,均来自生物领域;成才周期约为28.8年;多学科合作型人才更容易成为顶尖人才。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顶尖科学人才的“学术产量”与“学术质量”,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根本在教育,关键在人才。在大力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浪潮下,江苏省紧跟时代步伐,重点关注高端人才的成长与合理利用。近几年来,江苏省政府更是制定了各种吸引高端人才进驻的政策,积极发挥高端人才在推动江苏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科研水平显著提升等方面的领头作用。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江苏省高端人才在数量、分布、来源上的流动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四项影响高端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在江苏省深化经济社会体质改革背景下进一步引进、培养、壮大高端人才队伍,促进高端人才在江苏省内“正向流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才强国建设对于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国际影响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明确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内涵和任务目标,构建世界人才强国评价指标维度和体系,采用标杆分析法对标美国等典型世界人才强国,探讨中国建设人才强国的现状特征以及与典型世界人才强国的距离。结果显示,中国仍处于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的重要阶段,高层次人才集聚、人才培养与吸引、人才效能发挥3个评价维度得分相对均衡,尚未形成某一方面的明显竞争优势。全球顶尖人才集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吸引人才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构成当前中国建设世界人才强国的短板,亟待培养造就和吸引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完善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制度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当前从企业角度分析人才流动动因的研究较少,且样本异质性不足。使用Price-Mueller雇员离职模型原理构建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在增强样本异质性条件下,采用有序和多分类离散Logistic计量分析模型,从企业视角定量研究其不同性质、结构形式、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的人才流动性风险概率和动因。结果显示:民营/私营企业、信息产业技能型人才流动风险较大,人才流动具有主营收入和人员的规模效应;各分类条件下流动影响动因差异显著,一般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较多关注薪酬福利和社会保障,科研和管理型人才更注重培训、学习、晋升机会和企业文化、制度等,同时不少人才逐渐将工作和家庭生活质量与环境作为其流动主要动因,人才流动新特征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地级市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程度进行了评价和排序,得出了影响山西省地级市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3个主要因素:科技因素、政府支持因素和生活因素,并根据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回顾与总结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对指导未来科技人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对1978-2017年我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文献计量和共词分析,梳理和探究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整体状况、发展过程及趋势。从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国家级各部门政策文件内容两个方面,将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分为恢复调整、深入改革、战略导向及创新发展4个时期,分析了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变迁历程中的特点及各阶段政策关键词,基于政策目标、政策客体、政策工具等探讨了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变化趋势,并展望了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初创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加不确定,初创企业如何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实现高速成长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选取南京市3家高科技初创企业的成长案例,运用扎根理论对该市政府实施的人才政策及3家高科技初创企业创始人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最终构建了高科技初创企业成长绩效提升路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高科技初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可将人才需求与市级政府实施的人才政策进行匹配,寻求市级政府的支持与帮助,找出限制自身成长的瓶颈,并通过整合资源实现科技创新,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成长绩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调查众多中国华东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引进的高级管理人才(空降兵)在本企业怎样经历一系列的组织变革、文化变革等活动的阵痛过程,以及这些变革和阵痛如何深刻影响中国华东地区的外企"空降兵"的成长,同时结合管理学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理论,跨国公司及战略管理理论并运用归纳总结法得出了"空降兵"人才战略在众多外企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成功,同时也挖掘出了影响"空降兵"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相应的"空降兵"的成长和业绩贡献模型。空降兵在一个组织工作6个月以上的话那么他们基本上就认可这家企业,空降兵也将长期工作下去,空降兵的黄金贡献时间也会渐渐展开,从第二年开始可持续5~6年。这些研究对当今外企和国内企业如何改变本企业的相关制度和文化建设来成功实施"空降兵"人才战略促进自己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技术移民政策和工作签证计划,为美国吸引了大量的国外科技人才;美国重视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让科技人才能不断跟踪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欧盟完善了人才政策,出台了庞大的资金支撑框架计划,以吸引更多人才从事科研职业,促进了人才在欧盟国家的自由流动。同时,他们都很重视增加科技人员的生活保障和待遇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激发科技人员尤其是年轻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和进取意识。湖北省启动了"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等6项重大人才工程。介绍了美欧引进、开发和培养人才的法规政策和举措,以期为湖北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