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从服务供应链的视角,将价值协同创造拓展到服务供应链上进行研究。探讨在价值协同创造驱动下,供应商的产品供应能力、服务集成能力与合作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并分析伙伴关系合法性在供应商的产品供应能力、服务集成能力与合作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产品供应能力与服务集成能力都会促进合作绩效,同时伙伴关系合法性还分别对产品供应能力与合作绩效,以及服务集成能力与合作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最后针对研究的结果进行讨论,指出研究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对供应链企业间研发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我国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知识共享、组织学习与供应链企业间研发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引入情境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探讨在情境因素的作用下,知识共享、组织学习和研发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建立了一个能够反映知识共享、组织学习和研发合作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完整理论框架,运用问卷调查、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组织结构、信息技术、企业文化、信任均对知识共享、组织学习和研发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影响。可以指导企业通过有效的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提升企业研发合作绩效,保证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其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4.
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绝大多数研究表明,知识资本对组织绩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知识资本是否会通过一些中介变量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还鲜有涉及。以我国268家企业为调查样本,实证检验了知识资本、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间关系。研究证实了知识资本不仅会对组织绩效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还会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组织绩效。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知识资本的相关理论,为广大企业管理者正确理解知识资本的内涵,运用知识资本提升动态能力,进而创造良好的组织绩效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伙伴关系、整合能力与合作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伙伴关系、供应链整合能力对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透过供应链内部和外部整合力对合作绩效的间接影响高于其直接影响,外部整合能力是企业利用伙伴关系提高合作绩效、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7.
显性地理距离与隐性组织距离作为影响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日益引起学者们关注。采用实证研究法,深入探讨供应链企业间地理距离与组织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中介机制,并分析地理距离对组织距离影响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地理距离、组织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新产品开发速度、新产品创新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新产品创新性、新产品开发速度对合作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新产品开发速度在地理距离、组织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而新产品创新性不具中介作用;地理距离对组织距离与新产品开发速度间关系的影响不显著,但会强化组织距离对新产品创新性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以供应链合作创新绩效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供应链信息共享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跨组织即兴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企业自发性和创造性的跨组织即兴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并在供应链信息共享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这不仅为供应链管理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验证,也为实际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和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管理能力、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中南地区5家国内前20位的有色铅锌企业为样本企业,采用层级回归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有色冶金企业的管理能力、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同时还检测了不同的组织文化与管理能力的交互作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能力、组织文化对组织绩效有较显著影响;不同的组织文化与管理能力的交互作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则存在较显著、轻微和不显著等差异。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逐渐深入,服务成为价值交换的核心要素,企业研发工作的重心从产品创新延伸到服务创新。在服务创新背景下,市场需求、关键资源和创新模式的内涵都发生了根本改变,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性以应对挑战。然而,目前关于该主题的研究尚不充分。分析并验证了制造企业组织柔性对动态服务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从支撑服务创新的角度出发,将组织柔性划分为组织文化柔性、组织结构柔性和人力资源柔性,分析了组织柔性通过增强企业动态服务创新能力(服务需求感知能力、服务方案开发能力和服务系统重构能力)提升服务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反映上述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组织市场(B2B)作为研究背景,面向制造企业管理者收集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柔性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动态服务创新能力和市场动态性分别在二者间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最后,就企业如何提高组织柔性,增强动态服务创新能力,进而改善服务创新绩效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企业基础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从知识型员工个人和组织社会网络两个方面构建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分析知识共享、组织学习及资源整合在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有3条,资源获取与整合、知识共享与学习及员工动态创新能力分别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在不同类型组织文化环境中,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特征、作用重点以及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内部整合维度主要通过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外部适应维度主要通过隐性知识传播和资源整合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3.
14.
战略管理学者致力于探索企业在战略行动和绩效上存在差异的原因,因此竞争战略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一直是被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提炼出了分别基于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的研究新视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竞争战略对组织绩效影响的整合模型,并对整合模型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5.
动态能力是新创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创企业组织学习应以动态能力提升为导向,围绕创业机会的识别、获取与开发进行。新创企业组织学习主要受创业者知识基础、心智模式及其战略共识以及新创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组织文化与社会资本的影响。因此,创业者应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并积极引领组织学习,强化知识管理基础,做好组织学习规划,加强员工组织学习相关指导与培训,将新创企业打造成学习型组织并加强社会资本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17.
依据构型理论方法,并结合战略管理领域的动态能力理论与组织管理领域的变革理论,探讨了组织变革规模、变革过程及变革战略3个重要议题。研究发现:变革规模(一级变革、二级变革)的不同,其所运用动态能力(要素能力与建构能力)也有所不同;变革过程(解冻、推动与再冻结)的不同,其所运用动态能力(组织流程、资源位置与发展途径等能力)也有所不同;变革战略(组织重组、重新定位与改造重生)的不同,其所运用动态能力(能力取得、能力配置与能力更新)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