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如何缓解在线零售中的触觉障碍所导致的负面后果是电子商务领域共识性的难题。现有研究仅聚焦于在线零售商对在线产品自身的展示图片与介绍文字的优化设计,而忽视了展示图片中产品之外的其他视觉元素对消费者的影响,如相关触觉线索的触觉补偿效应。鉴于此,本文基于触觉移情效应以及心理模拟理论,通过二手网购数据分析和两项情景模拟实验发现,在线产品展示图片中的触觉线索的确可以产生触觉移情效应,从而向消费者传达产品触觉属性信息。具体来说,在触觉体验型产品(触觉功能型产品)展示中使用手部(物品)线索能使消费者产生积极的购买意愿,过程模拟(结果模拟)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本文发现了手部和物品等触觉线索的触觉移情效应,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在线产品不能触摸的弥补策略研究,同时也为电商企业提高在线产品展示的有效性、实施在线感官营销策略等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
冲动性购买的现象在目前的消费者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冲动性购买行为的概念、影响因素和心理机制等方面还缺乏一致性。文章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和内在心理机制进行总结,探讨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并分析冲动性购买行为研究发展的热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幸福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状态,在消费过程中,人机交互消费体验对于消费者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老字号品牌的人机交互消费体验显著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及幸福感;消费者幸福感对购买意愿有积极影响;消费者幸福感在老字号品牌的人机交互消费体验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发挥积极中介作用;顾客预期负向调节老字号品牌的人机交互消费体验对消费者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老字号品牌企业促进顾客融入,增强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品牌购买意愿的形成机制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目前,学者们已从消费者和品牌自身出发,探讨了绿色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但是鲜有学者从生态标签角度出发,因此本文以生态标签为自变量,绿色品牌信任为中介变量,探讨生态标签对绿色品牌购买意愿的作用机制,其中消费者怀疑为调节变量。使用SPSS和AMOS软件分析样本数据,实证结果表明:生态标签对绿色品牌信任呈正相关关系;绿色品牌信任对绿色品牌购买意愿呈正相关关系;绿色品牌信任在生态标签和绿色品牌购买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消费者怀疑在生态标签和绿色品牌信任之间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施建魁 《科技和产业》2023,23(3):102-109
通过调研获取江西省浮梁县370个茶叶消费者相关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KAP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研究品牌信任、消费认知与购买行为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表明:消费认知在品牌信任对消费意愿、购买行为作用中扮演着部分中介作用;消费意愿在品牌信任、消费认知对购买行为作用中扮演着部分中介作用;消费认知对购买行为具有主导作用,而品牌信任对消费意愿具有主导作用;消费认知对品牌信任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而购买行为对消费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基于此,从增强茶叶消费者消费认知和提升茶叶消费者品牌信任两方面提出引导茶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引入调节匹配和自我建构的概念,探讨两种不同目标导向——促进与预防的消费者在面对两种不同的参照群体建议的信息框架(正面/负面)时对冲动购买行为的影响。并采用SPSS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发现:在调节匹配的情况下,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意图和行为程度更高,自我建构会干扰冲动性购买意图对购买行为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月娣 《特区经济》2015,(3):141-142
本研究是基于网络购物背景下,以网站特征作为刺激因素来研究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的发生情形。本研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进行数据的处理,结果发现,网站的经济性和视觉性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有影响;而网站的知识性对冲动消费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另外,上行预期后悔的调节效应也得到了验证,证实其起着反向调节作用。本文建立的网络冲动购买行为模型能够给商家和网络营销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陈桃红 《北方经济》2011,(13):78-80
一、引言冲动性购买是一种突发的、难以抑制和带有享乐性的复杂购买行为。Rook(1987)认为,冲动性购买发生于"当一个消费者经历一种突然、强烈和持久的立即购买某产品的愿望之时,这种购买的冲动是一种感官享受的情结并可能  相似文献   

9.
文化视角     
《中国高新区》2013,(2):174-175
在电商消费者购买服装的过程中,虽然有海量的款式可供选择,但无法试穿、尺码的标准不一、屏幕导致的色差等问题仍令消费者们头疼。或许有精明的消费者想到先去实体店试穿,合身了再回家上网扪下,但要等卖方发货依然不方便。由上海悦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衣择客手机应用,令所有电商消费者的烦恼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0.
明确吸引消费者的跨境电商产品页面内容的价值特性,有利于跨境电商企业优化其品牌产品页面内容,并以此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结合质性研究方法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跨境电商产品页面价值特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概念模型。研究发现:好的跨境电商产品页面价值特性会使消费者产生在线品牌融入行为;跨境电商产品页面价值特性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在线品牌融入在跨境电商产品页面价值特性和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为提升跨境电商场景下消费者购买意愿,跨境电商企业应重视产品页面价值开发,通过提升产品页面的信息价值、娱乐价值、互动价值与体验价值,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还应关注消费者在线品牌融入,通过提升消费者价值感知与积极情绪,刺激消费者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11.
虚拟经济的经济学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虚拟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学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看作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关系,强调市场经济虽然是物质生产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但是其本质属性是价值的不是物质的;强调在不断虚拟化发展的市场经济中,货币功能的演变及其决定性影响,强调虚拟经济是第一序的资源配套机制的功能,更强调虚拟经济蕴含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article, we discuss the virtu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 definition, the reason why the virtu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oduces, the theoretical model construction, the practical cont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virtu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n tradition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3.
虚拟企业的劳动力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企业是适应科技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而产生的企业动态联盟,这些企业可能来自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其劳动力的组成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这就要求虚拟企业必须实施多元化管理。文章探讨了虚拟企业实施多元化管理的成因,以及劳动力多元化对虚拟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虚拟团队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篇论文根据沟通的社会和任务维度提出了描述虚拟团队的四种模型,即"理想小组”、"职业小组”、"社会小组”、"麻木小组”.  相似文献   

15.
虚拟产业集群——一种新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运强  吴秋明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2):42-4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专业化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战略正从单一企业发展战略向集群发展战略演化,虚拟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集群的一种新型组织模式开始为人们所接受.为了更好地促进其发展,文章将进一步阐述虚拟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运作结构及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网络虚拟货币的内在属性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得出其本质是商品性大于货币性的结论。通过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类,总结出上述风险发生的前提条件。最后,针对存在的风险提出了监管对策,认为要及时将网络虚拟货币纳入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7.
虚拟经济与中国工业化腾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津 《开放导报》2008,(5):24-29
现代市场经济的最突出表现是虚拟经济的增长。如果只是研究实体经济增长,而不研究虚拟经济增长,那么,这种研究就未能做到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虚拟经济具有虚拟性,但虚拟经济同样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只不过虚拟经济的真实存在不同于实体经济的真实存在。虚拟经济的这种真实存在集中表现在它与实体经济使用的是同样的货币。正是这同样的货币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连接在一起。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出现了激烈的价格上涨,但这并不是通货膨胀,而是必要的和需要理性承受的价格调整,只是这种价格上涨也必然引起货币的急剧贬值。而这种货币贬值既会影响实体经济领域,也会影响虚拟经济领域。就中国的股票市场而言,在人民币不断贬值的前提下,股票的市值需要相应地爬升,而不是跌落,否则,就是市场尚不成熟或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周姣  史安娜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6):37-40
目前,从一个国家之内的“区域”角度分析虚拟水贸易对解决地区水资源短缺尚是空白。基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区间水资源禀赋差异大的特点,文章提出我国应通过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解决西北、华北等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对我国区域间虚拟水贸易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时策。  相似文献   

19.
张河顺 《特区经济》2008,(6):238-239
虚拟财产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模拟现实事物,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既相对独立又具独占性的信息资源。虚拟财产与现实财产存在天然的联系,鲜明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利益关系,因而应当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网络虚拟财产性质的界定对于保护网络游戏玩家的合法权益非常重要。文章分析了虚拟财产的性质,认为网络虚拟财产是一种物权化的债权,以此为出发点,对于网络等变化很快的科技类伴生品,最好用一些临时性、快捷、有效的司法解释型立法来对其进行相应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20.
陈一鸣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9):131-133
文章分析了虚拟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约束,给出了一种能有效激励协作企业的基于分配系数的团体惩罚分配模式,并对灵活运用二次分配法和绩差效益分配法进行虚拟企业收益分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