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茂春 《中国市场》2009,(44):55-5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公有制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调节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有尽可能多的微观主体进入市场,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活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允许和鼓励各种不同经济性质的主体进入市场。正是我们启动市场全面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开端。然而,在众多微观主体充分参与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4.
5.
<正>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要以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所反复论证,并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现实所证明了的。我国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决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变或否定。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则是由公有制经济占  相似文献   

6.
知识是创造财富的一种重要的资源,发展知识经济能更有利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发展知识经济奠定坚实基础;发展信息产业为发展知识经济创造有利条件;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为发展知识经济提供良好的运行机制和政策指导;实施人才战略,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发展知识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7.
8.
9.
10.
《商》2016,(10)
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一个艰巨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需要更高生产关系的成熟以及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到一定程度。这构成了公有制代替私有的必备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全球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重视知识经济的发展,能够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活力,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强有力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除此之外,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协调发展,彻底消除贫困等。在本文中,笔者首先概述了知识经济的发展,深入探讨了在新世纪我国如何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杰 《市场研究》2003,(2):52-52,51
<正> 先进的生产力为人们带来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这不用说,但先进的生产力为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被人们忽视。 有没有办法使我们既能享受到先进的生产力为我们带来的生活进步和社会进步的好处,又能使城乡、工农、贫富不均越来越大,大量工人失业的问题得以解决?回答是肯定的,方法是来它一个“体外循环”,就是在市场经济体系外建立一个完善的定向产销市场体系。在市场经济体系外,建立一个能有效促销的定向产销市场网络,从改变产销规则入手消除现代先进的生产力对用人多的能大量养人的产业的影响,消除人们的储蓄理念和消费自由理念对社会产销的影响,使我国两大产销体系(自由产销市场体系和定向产销市场体系)的产销都能顺利地、高效率地进行。  相似文献   

13.
14.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股份制将成为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经济形式,并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建国后,于1956年走上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跨越,工业GDP的比重基本上都在40%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工业实力明显增强、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大企业集团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6.
郭晴晴 《消费导刊》2014,(4):216-216,34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一些人因只看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暂时发达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大肆鼓吹“全盘私有化”,但事实却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新生事物比正在走向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命力的源泉,因此,我们的改革也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和底线,决不能动摇,更不能丢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概念,重要作用以及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澄清一些错误观点,并且指出在实践中如何坚持这条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使用价值(或社会财富)决定的多元论与商品价值决定的一元论之间并不构成矛盾;价值(财富)分配并不取决于价值创造,而是决定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构。现阶段采取生产要素分配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9.
国退民进或者说公退私进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它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变革中具有充分合理性,但不是改革的标志和不变的趋势。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应该在公、私经济之间,或者国有、民营之间找到某个目标区间,任何两极化的调整目标,不仅无助于公平,也不利于效率。在非公经济繁荣与发展中,应当从更多视角全面理解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发展生产力的特殊重要性,是历史发展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国内外无产阶段政党和革命领导人,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都有过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