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5年8月28日,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仪征化纤”)以担保债务的方式,与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协议,购买佛山化纤联合总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以下简称“佛山化纤”)的全部产权。保证本公司在聚酯市场上的份额,巩固业已形成的行业主导地位,仪征化纤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到“八五”末期,聚酯生产能力应达到170万吨。另外,仪征化纤随着股份制改造的完成,公司财务结构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资产负债率下降,净资产翻番,已经完全具备  相似文献   

2.
罗翠华 《中国经贸》2013,(16):306-307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提高公司的整体质量和获利能力,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已有业务进行重新组合或整合,即资产重组。资产重组的方式很多,资产收购与合并是其中两种方式。以下从资产收购与合并的税收角度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国内各行业、各类型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遇到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普遍面临着资产优化重组与企业间并购并的任务。但由于我国企业制度多元化和经济活动多元化的客观现实,实物化的购并重组与证券化的购并重组将会长时期并存下去。因此,涉及到有关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具体和复杂,有些问题已成为资产重组中的法律障碍。因此,研究和探讨资产重组过程中的有关法律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一、我国企业重组中的资产法律问题。企业重组的核心在于通过重组优化资源配置,以获取最大的资产效益。因此…  相似文献   

4.
所谓资产重组,就是指资产的再配置或现有资产配置结构的调整。由于资产配置结构通常涉及资产在产业、行业、企业间的分布状况和在企业中的构成情况,它是历年投资累积而成的结果,具有存量的性质,因而资产重组也可以视为资产存量结构的调整。根据重组的方式不同,资产重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行政式重组,其推动力是政府的政策意图,重组属政府行为。另一类是市场式重组,其推动力是企业经济利益,重组属市场行为,即企业以产权主体的身份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通过自身的力量实现重组。根据重组的目标不同,资产重组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中期以后,全球爆发了第五次资产重组浪潮,大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使得超级大企业不断涌现。尽管1998年资产重组已经创造了全球企业并购交易总额2.5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但是今年以来,这种趋势仍然没有改变,而且还有扩大的倾向。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急需通过兼并收购等重组  相似文献   

6.
王秀娟 《北方经济》2011,(20):48-49
资产剥离和购并是资产重组的两种基本形式。资产剥离是指将那些从公司长远战略来看处于外围和辅助地位的经营项目加以出售。购并主要涉及新经营项目的购入,其目的是增强了公司的核心业务和主营项目。企业资产重组过程往往伴随着资产剥离和收购兼并活动的同时进行。具体到我国来说,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资产重组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公司制改组、承包、租赁、企业兼并收购、托管、外资嫁接改造、破产重组等。其中,公司制改组、企业兼并和破产是资产重组的三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各行业、各领域企业往往会通过兼并和收购股权、资产等多种形式积极进行资产重组来有效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资产重组交易也能有效地减少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避免同业竞争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1O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将近50起。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涉及汽车、医药、航天科技、家电电子、建筑机械等不同行业和领域,相关影响面较广。  相似文献   

8.
企业资产重组是解决计划体制下资产无法流动造成企业的生产因素利用不足的一种方法。显然,资产重组的主要目的是促成资源的合理流动,使低效或无效的资产存量通过重新组合来提高其利用效率。企业资产重组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资产存在形式和不同所有制就要采用不同的资产流动和重组方式。企业的购并作为资产重组的主要方式大致分为水平合并、  相似文献   

9.
资产重组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改革开放以来,资产重组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资产重组方面的论著很多,但大多数是从商学框架出发,对企业资产进行诸如重组战略、重组策划、重组成本与相关技术问题的研究。在具体的实践中,企业再进行资产重组时常常重视早期的调查和评估,较多考虑的是企业间业务、人力、销售网络、技术等看得到的企业资源能否实现互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信息》2001,(4):56-57
(接上期) 4.促进企业间的收购兼并,进一步激活资本市场的生命力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传统产业的上市公司比重高达70%~80%,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上市政策作用的一个结果.未来证券市场的高速发展将有赖于通过新兴产业兼并收购传统产业以实现存量调整,以及通过改变上市公司产业政策以实现增量调整来实现.资本市场可以为资产提供一个明确的价格符号,从而有效地引导资产的流动.通过收购、兼并、合并、股权置换等途径可以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收购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产业范围的增加或更新,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种上市公司的产业市场区位调整属于存量调整.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新上市企业实施产业限制和设立创业板,属于产业的增量调整.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山东证券市场前几年出现的兰陵陈香资产置换、鲁能泰山强强联合、清华同方鲁颖电子吸收合并等名震全国的经典重组案例是山东省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一场场热身赛的话,那么2000年山东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可以说是驶上了又一个快车道:股权划转、协议收购、二级市场收购、吸收合并、战略性并购、资产置换、资产剥离、租赁、托管等各种模式的并购重组高潮迭起、异彩纷呈。到目前为止,2000年山东省总共有近20家上市公司实施了方式不同的重组。其中,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并购的国际惯例与金融业扮演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自力 《特区经济》1995,(9):53-54,59
<正> 我们当前正处在经济体制变革的关键时期,企业面临着产权制度的改革、经营机制的转换和产业结构与经营形态的调整.如何建立科学的兼并收购机制,促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日益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对此,不仅企业要正确认识和学习利用兼并收购策略以提高规模效益、增强竞争能力,而且金融机构也应充分认识和积极参与,不断调整投资管理和投资咨询水平,以扩大和提高金融服务.一、企业并购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1、企业兼并收购是资产存量调整的重要方式.在我国,由于长期缺乏优胜劣汰机制,资产存量在各个经济体中只能增加,不能流动,使生产要素的存量始终得不到优化.资产存量的调整正是通过企业兼并或破产才得以实现的,在企业兼并或破产中,劣势企业的资产存量必然流向优势企业,原曾用于维持劣势企业的生产要素转而为优势企业所利用,从而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益,使资产存量从深层次上得到调整.2、企业兼并收购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有力手段.产业结构的优化既表现为产业间生产能力的相对变动,还表现为某些产业扩张与某些产业萎缩.通过产权转让及企业兼并这种资产存量的横向调整,以股权为纽带帮助扩张性行业的企业兼并收购  相似文献   

13.
企业强强联合现象的“中间组织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兵 《南方经济》2001,(1):47-49
企业强强联合是企业间实施经营资源长期共享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中间组织理论对这种现象的组织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指出企业强强联合在稳定企业合作关系,及作为企业规模扩大的替代方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华 《上海国资》2011,(6):73-73
现行的政策将资产重组中的企业所得税递延纳税条款确定了下来,明确要求企业收购股权或资产达到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或资产的75%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金小璐 《中国经贸》2014,(21):194-19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企业通过企业兼并、资产重组、行业联合等方式不断进行市场扩张。在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资产急剧膨胀,财务管理不能适应资产增长速度,最终影响集团效益。如何增强财务管理活力、保证集团经济平稳已成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系优化管理中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家计委指出,国家鼓励利用外资或合资、合作建设聚酯及原料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以加快其发展,但在聚酯项目的建设上,今后原则上不再批准外商独资企业或外商控股企业。目前中国聚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从国内外情况分析,聚酯企业的合理经济规模应为20万吨/年以上,而1995年中国已有的17家聚酯生产企业(含外商独资企业)中,仅有仪征化织公司、上海石化两家企业年生产能力在20万吨以上;6至10万吨规模的有7家,5万吨以下的企业有8家(近几年地方自己上的生产能力在055万—2万吨的乡镇、集体企业未在统计之列).由…  相似文献   

17.
基于资产重组企业的执行力下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峰  梅秀军 《改革与战略》2008,24(11):204-205
执行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没有执行力,再好的决策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企业资产重组通过企业结构的重组,不同成分、不同规模、不同企业的产权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企业产权结构优化组合。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企业执行力下降的问题。文章针对资产重组企业中执行力下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提升企业执行力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颜礼尊 《魅力中国》2014,(23):52-5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出现了严重的资金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这一阶段,竞争的激化使一些企业不得不进行转让、兼并、收购等一系列形式的资产重组。而在此过程中,会计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阻碍着企业资产重组的完善。基于此,笔者对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文中不但指出了目前我国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会计问题,而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来电力行业掀起了大规模的兼并重组热潮:国投与新集停牌整合、华能收购鲁能山东资产、京能参股酸刺沟煤矿、长源收购两个河南煤矿、华电间接增持黔源电力(见表1) 笔者认为并购热情的高涨,具有内在和外在的动因。 首先是行业分散的内在因素,我国拥有2000 多家电力企业,市场份额较为分散,即使是行业领先的5 大发电集团,各自的装机份额和发电量份额,除华能集团突破8000 万千瓦,占10.5% 外,其余都没有超过10%,而且市场化程度不够,国企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97% 左右,民营电力公司和外商投资发电公司的可控装机容量所占份额仅为3%,存在规模不经济和分散竞争状况,需要行业整合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20.
蒋为  宋易珈  唐沁 《南方经济》2019,38(6):111-134
文章在异质性模型基础上,引入出口产品质量,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了政府与企业间人才配置对企业出口质量决策的影响。人力资本在政府与企业间的配置是决定企业出口质量的重要因素,政府对人才的过度占用将导致其对高技能劳动的"竞争效应"高于生产率"溢出效应",从而抑制企业的出口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文章采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数据及其匹配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检验了政府与企业间人才配置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公务员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政府公共物品提供,但是却挤占了企业生产中对高技能劳动力的使用,政府、企业间人才配置所带来的高技能劳动力"竞争效应"显著高于公共物品"溢出效应",从而通过提升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抑制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变量的度量、模型形式设定与内生性问题之后仍然稳健;进一步检验发现政府部门对企业人力资本的"竞争效应"在不同行业间存在显著地差异性,对与政府人力资本结构更为相似行业的出口质量压抑效应更大;在对出口产品质量进行动态分解后,文章研究发现政府与企业间人才配置对出口质量的负面影响主要源自于在位企业的企业内与企业间效应,而非进入与退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