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物品的定义、特性和分类直接决定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而供给模式又决定公共物品的供给绩效.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主要有政府、市场和公私合伙三种模式,公私合伙模式发挥了政府与市场的优势.衡阳市雁栖大桥的供给模式——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捆绑供给的模式是在公私合伙供给模式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捆绑模式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经济学上的理论依据,该模式的运用和推广对提高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和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在准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的职能定位及其扮演的角色是影响准公共物品供给程度和水平的关键变量。文章对准公共物品及其供给机制做了梳理,在对杭州公交自行车这一准公共物品得以有效供给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采用政府主导的运营模式是杭州公交自行车成功运营的关键,并针对个案中政府主导的运营模式导致的问题指出了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公共物品供给的动态化视角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有的公共物品理论较多从公共物品特性的静态视角考察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因而在解决公共物品供给的现实问题上都过分强调单一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本文认为,公共物品一方面由于其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强弱程度的不同组合,使公共物品呈现出层次性;另一方面由于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动态变化的,使其边界呈现出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公共物品的层次性、特性的动态性及边界的模糊性,要求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供给模式不能静止不变,应当确立公共物品供给的动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公地悲剧”理论阐释了公共物品的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当前,公共文化建设模式及公共文化物品的供给存在类似“公地悲剧”问题:一方面,政府供给的公共文化物品供给不匹配;另一方面,民众因为供给不匹配导致对现有公共文化物品大肆浪费。“俱乐部产权(物品)理论”为解决当前公共文化建设问题提供了有效支撑。要消解公共文化物品的供给困境,先要解决公共文化物品的供需匹配问题,同时要解决公共文化物品使用过程中的“公地悲剧”问题。  相似文献   

5.
贾海波  代杨 《经济研究导刊》2012,(25):37-38,148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三农问题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而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对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公共物品提供的PPP模式,有利于解决农村公共物品完全由市场或者政府提供的效率低下问题。对中国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探索PPP模式在解决中国公共物品提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供给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模式;优化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结构,侧重供给社会性公共物品;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把更多财政资金向基本公共物品倾斜;关注公共物品的隐性需求,有效供给发展型公共物品。  相似文献   

7.
杨景全 《经贸实践》2016,(8):122-122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公共物品供给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目前出现的农村公共物品财政投入不足、结构不够合理等现状已经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需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利用新型融资方式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苏北农村公共物品短缺已成为制约苏北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障碍,进行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创新以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是苏北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根据目前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和需求特征,应构建以政府供给为主体,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供给主体多元、筹资形式多元和利益表达多元的“一体多元”、“双导向”复合制度模式,完善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提高供给效率,增加苏北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相似文献   

9.
王怡 《生产力研究》2012,(10):104-10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居民对公共物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已成为我国社区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现阶段,在创新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主流下,社区自治这一新的发展理念为社区公共物品供需平衡提供了一个出路。文章尝试对社区公共物品有效自主供给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并为大力提高社区自主供给公共物品的能力,实现由政府供给的主导地位向社区自主供给的主导地位的转变提出了几点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是当前农村问题研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讨的重点,通过对众多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财政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模式的角度入手,对农村地区公共物品供给理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公共物品协同供给是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必然趋势。但实践中多元协同并不能自发生成,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农村公共物品协同供给运行机理提供了相契合的研究范式。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农村公共物品协同供给实质上是各主体间利益博弈过程,协同供给的实现依赖多元主体间利益均衡状态的达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首先对农村公共物品协同供给中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继而对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领域中以政府为基点,各利益主体间形成的扇形关系网进行了全景分析。通过理论和现实双重维度审视,提出实践中促使农村公共物品各利益主体间良性互动、达成利益均衡状态、实现协同供给需政府从制度层面、运行层面、技术层面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世界各国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理论依据(一)关于双主体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1.新公共物品市场化供给管理模式。该理论认为,当一定技术条件和制度安排能导致“排他成本”降低时,纯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不仅可行且更有效率。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政府开始实行政府业务委托经营政策;80年代初,美国普遍实施以市政服务合同外包为主要形式的民营化改革;此后很多国家也进行了公共物品的市场化改革,并逐步建立起新的公共物品管理模式。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民营化,与垄断供给模式相比,在政府权力下放、引入竞争机制、供给主体多元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基于动态博弈模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公共物品长期处于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过剩的局面,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化解"三农问题"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基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农民"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共物品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是市场失灵的空白区域,由政府部门担任供给主体.文章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构建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约束下公共物品有效供给模型,发现当所有消费者消费公共物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与生产者生产最后一单位的公共物品所消耗的边际成本相等时,公共物品实现有效供给.要提高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性,应不断完善对部门的监督机制、加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监管,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构建多元化公共物品供给格局.  相似文献   

15.
论多中心理论视角下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敏 《经济纵横》2006,(8):33-35
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国家公共物品供给的多中心理论为研究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体制提供了新思路。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是构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多中心体制。  相似文献   

16.
吴园园 《时代经贸》2010,(12):146-147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农村公共物品的概念出发结合贵州农村供给的实际出发,剖析现状发现其问题,最后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权责划分、法律规范,构建多中心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等保证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从而切实满足农民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农村公共物品的概念出发结合贵州农村供给的实际出发,剖析现状发现其问题,最后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认为政府应该通过权责划分、法律规范,构建多中心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等保证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从而切实满足农民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道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是影响新农村建设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国政府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健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确保公共物品的供给,不断满足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要,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地方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少新 《生产力研究》2004,(9):71-72,90
传统理论将公共物品区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但是这种区别正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技术手段的进步而变得模糊。本文将地方公共物品区分为经营性公共物品和非经营性公共物品 ,并分析了私人供给经营性公共物品的动机、形式和制度约束 ,为拓宽经营性公共物品供给渠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此,笔者通过公共物品理论对城市财政支出的合理规模进行分析。笔者从城市公共物品的理论界定、城市公共物品的效应、供给主体的选择、城市公共物品的有效最优供给、城市公共物品的决策机制、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对期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