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晓英 《现代商业》2011,(11):56-57
步入新世纪以来,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世界各国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不同地域之间经济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进行流动和配置。同时,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声势浩大的信息革命以高科技为主导,导致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力资本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更显重要,开始慢慢取代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成为核心要素。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本二者都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机制:人力资本积累的状况影响产业结构的可持续调整,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进度;产业结构的可持续调整使得经济发展对知识和人力资本的需求增长,为人力资本积累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增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二者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推动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本文多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湖南区域人力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的互动机理,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探讨了实现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是在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中实现的,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作为地区发展极的城市圈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因此,推动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对于城市圈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武汉城市圈作为我国中部规模最大的经济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研究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武汉作为九省通衢,全国交通枢纽,经济增长的外贸依存度较一般中部城市和西部城市要高,而由其带动的武汉城市圈的外贸状况对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近期国家外贸重心的转移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巨大。武汉城市圈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其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结构近年来出现了趋同倾向,这种趋同在某方面进一步带动了武汉城市囤的经济繁荣,在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负面效应,如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等,这些负面效应会导致经济发展不协调,对武汉城市圈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产生许多障碍,成为发展的“瓶颈”。国家贸易重心的转移正好给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机会,贸易转型主要在引进外资、技术创新等方面对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贸易模式转变能加快引进引资结构,改变优化产业结构升级;贸易模式转变促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正成为继珠三角城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圈之后的第四极,其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研究外贸转向情形下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调整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志南 《中国市场》2011,(45):151-151,153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使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成为一项紧迫任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因此工业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中尤显重要。调整产业结构是长远之计,不仅仅是一年,而是连续几年,需要比较长的时期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4.
付静  于晓峰 《华商》2008,(16):9-10
经济学中,结构问题是发展问题的一部分,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传统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同时也遇到了瓶颈。放宽了经济分析假设前提的循环经济理论,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并为产业结构调整指明了的方向——从自然生态的角度调整产业结构、重视资源的自然禀赋性、积极扭转结构性污染、重视生产和消费的按比例发展等。  相似文献   

5.
上海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定位的变化,不断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整个过程也从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上海经济发展,到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城市"产业支撑体系的发展过程;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中推动了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新常态"的历史阶段,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资源要素禀赋约束的日益加剧对上海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一阶段,上海产业结构如何调整从而促进上海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是对产业结构进行的新一轮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所产生的结构效应以及相应的要素重置,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产业结构合理化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产业中要素重置效率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比例中逐渐呈递减趋势。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主要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以及提高创新驱动能力等方面,探讨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未来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是对产业结构进行的新一轮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所产生的结构效应以及相应的要素重置,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产业结构合理化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产业中要素重置效率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比例中逐渐呈递减趋势。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主要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以及提高创新驱动能力等方面,探讨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未来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段末 《中国市场》2014,(33):45-46
当今中国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问题。产业结构的变迁既确立了其在区际分工的相对位置,也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推动意义,产业结构的变迁已经成为社会广泛讨论的经济焦点。产业结构应实现两种研究方向:合理化和高级化,进而通过相关公式对其衡量标准进行分析,对比产业结构在合理化和高级化两种状态下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机制,进而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健  李青  赵岩 《商业时代》2007,(5):101-102
河北省面临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加速建设经济强省和现代化河北的重要任务。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利用相关经济发展资料,对河北省经济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问题,最后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升级是现代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一方面体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另一方面体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既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增长趋势,又受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也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本文选取城市的经济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研究城市经济产业机构调整的发展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城市区域发展变化为切入点,对该变化进行测算,对于这种差异性进行空间分解和产业结构分解。从而了解这种经济产业差异的具体分布情况,分析总结出造成该差异性演变的影响要素,以求对城市未来发展提供决策性指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于税收政策对苏州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并运用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理论对苏州产业结构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即苏州市产业结构存在比例不协调;同时探析形成此结构的成因并提出税收政策对苏州产业结构的优化方案。通过提出第三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和提高苏州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使其产业更有利于苏州经济的提升。产业结构的提升对于苏州市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苏州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一定的工业基础,我们调整产业结构,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优先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从制度约束的视角对FDI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应用1985-2004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FDI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FDI增加有助于提升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降低第二产业比重,总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且FDI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呈边际递减规律(倒U型走势)。产生这种效应与FDI的资本供给、技术进步、收入漏出效应有关,也与中国金融偏向政策等制度约束有关。政府应继续积极合理有效地引进外资并加强产业引导,同时着力改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来研究数字金融、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该路径在分区域的情况下,数字金融能够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东部地区区域经济增长,但在中西部地区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时期,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对金融行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并且金融发展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本文主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现状、金融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协同机制等方面展开讨论,在对两者间协同效应理论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次分析了金融创新和产业结构变化出现协同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引发全球经济的萧条与衰退,对中国的产业结构带来不小冲击,尤其是对外向型产业的冲击,但同时也提供了适时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的机遇。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中国经济要想保持平稳持续增长,中国的产业结构急需做出新一轮的调整。本文将从分析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在金融危机中外贸产业遭受的冲击,最后提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应作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规划中,包容性增长的思想不断被强调,其中经济结构调整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议题.本文主要以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为研究对象,利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以及多元统计学的思想对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进一步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中兰  蔡成浩 《科技转让集锦》2012,(19):258-258,260
随着经济生活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产业结构重组,在不同部门、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调整各类经济行为调整,加快推进泰州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真正建立起现代化的经济运行体系,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在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结构的优化,也有利于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产业政策,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向,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要激活、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源泉,这对经济增长有直接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调整要由单纯的生产领域向系统的制度安排转变;另一方面就是制度创新,当然对中国来说,这是更困难也是更有意义的。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生动力,制度创新是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发力点。政府要做的就是需要培育经济内生的增长动力,这是中国经济真正健康而持续成长的最高效的引擎。就此而论,制度创新指向是明确的:要依据环境和资源两条主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  相似文献   

20.
将居民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衔接起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是当前经济建设中的一个新问题。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衔接起来,形成良好的经济循环,使得经济增长成为内生,成为当前经济建设中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