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已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列入重要目标,并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大力发展农  相似文献   

2.
陆宗祥 《新疆金融》2006,(10):55-55
一、金融业对农业支持不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金融服务无疑是其中重要一环。7月29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就曾表示,“建设新农村,迫切需要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据初步测算,到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20万亿元人民币。”目前农村虽然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以及其它商业性金融机构,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性金融机构越来越注重经济效益,而农业经济发展滞后,支持农村经济可能带来金融风险,最终导致金融业对农业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村融资难、贷款难。农村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融资没有渠道,农民开展农业生产,购置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更是融资无门。农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与农业政策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银行,肩负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的历史任务。然而,目前的农业政策性金融还存在一些困境,限制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的发挥。在分析农业政策性金融履职历程和剖析农业发展银行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与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体系改革与法制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遇到的就是资金问题。资金缺乏已成为困扰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难题。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至20万亿元。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总量巨大,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投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其中大部分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  相似文献   

5.
李军  王景 《甘肃金融》2011,(4):51-5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最终的目标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任务,而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富裕离不开金融业的有效支持。从秦安县的实际情况看,  相似文献   

6.
徐雪 《中国金融》2007,(24):22-23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业资源禀赋和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出发,走出一条顺应客观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因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财政作为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基本手段,应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共财政政策,合理调整支出结构,积极整合与安排支农资金,统筹用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杜彦坤  邵靖 《中国金融》2006,(21):33-3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连接农业生产与市场的重要载体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力量,农业小企业发展面临着难得机遇,更遭遇着严峻的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摆脱“融资难”的桎梏。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建设和谐的新农村”已成为一种共识。而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现代化程度不高、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现状令人堪忧。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迫切希望用农业保险来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但是现实令保险商望而却步,农民投保无门。  相似文献   

10.
一、从世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来认识新农村建设 纵观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无论是内生型还是非内生型,都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时期。不仅农业转型遇到困境,还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迫使各国都回头来重点调整各个产业间的关系,促进农业和工业、服务业协调均衡发展。从世界历史的视角去比较、分析,我们更容易把握中国新农村建设在农业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阶段性特点,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世界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现状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文件特别强调,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实际上提出了中央政府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是确保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是造福农民的重要工程;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资源开发.是历史赋予国家开发银行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开发性金融在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不少经验.但任重道远,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新的融资模式,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农行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仟务,其内涵丰富、任务复杂,对于协调我国城乡发展,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至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大约在5万亿左右。面对如此的“金融盛宴”,农行如何发挥农村金融主渠道作用,更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本文结合大连实际,对农行在扮演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金融主角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快速有效发展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探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截止到2006年5月末,大连农行各项贷款余额251.4亿元,其中支农贷款余额103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41%,占全市支农贷款总额的38.6%。“三农”贷款余额和年增长幅度均居全市同业首位。(一)加大支持“三农”力度1、农业产业化发展贷款。大连农行将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支农主要模式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郭福春 《浙江金融》2007,(6):14-15,26
“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善等一系列问题都有赖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改革与深化。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  相似文献   

16.
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以农村为主题,今年的“一号文件”更是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了出来,充分显示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而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必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从目前县域金融的实际情况看,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方方面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对江苏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江苏省是经济发展大省.2005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55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57元。高出全国水平1060元。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农村非正规金融状况的调查,以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和完善我省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研究》2009,(11):24-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估算,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20万亿元左右。解决这个资金缺口.需要加大政府投入,需要”三农”增加积累,更需要通过金融渠道来动员和筹集社会资金。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对农村发展的支撑作用,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的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农村金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支持。据初步测算,到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资金15—20万亿元人民  相似文献   

20.
据权威部门预测,交通网密度(地面)达34公里/百平方公里可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目前交通网密度为23公里/百平方公里.按照交通网建设每年4%的速度测算.至少还需10年时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要达到发达国家上世纪中叶水平,还需要15万亿元投资。按2007年我国完成交通领域固定投资1.2万亿元作为每年平均投入额测算.需要持续投入12年之多。预计至少到2020年才基本建成现代化交通网。未来十余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大发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