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山东青州市东北部平原地区,有个偏远的小村庄,名叫南小王村。多少年来,—直鲜为人知。去年6月,村里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后,却一夜成名。本村群众笑逐颜开,周边村民翘首以待,外地客商纷至沓来。好事新事一件接一件,件件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省嘉祥县鸿运富民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位于嘉祥县大张楼镇义和村,由7户农民创办,于2009年12月16日成立,注册资金366万元,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农村土地托管合作社。义和村共有农户236户,987口人,2300亩耕地,全村236户全部入社,同时带动周边乡镇入社,目前托管土地20000多亩。  相似文献   

3.
2007年初,东台市梁垛镇组建了“梁垛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如意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舍港村白云土地股份合作社”等三家各具特色的土地合作社,涉及农户766户,入股面积1023.11亩。三个合作社各具特色:梁垛村地处集镇,入股土地主要用于二三产业开发利用,提高土地收益;如意村原有一个组有大棚蔬菜种植经验,合作社致力于发展高效农业,引导农民扩种大棚;舍港村水陆交通便捷,白云合作社主要是利用区位优势,引导建立农民创业园,实施“凤还巢”及规模养殖项目。  相似文献   

4.
2007年以来,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共在5个村成功进行了大规模土地流转7宗,总面积3309亩。其中西樊各庄755亩土地流转后建起了正大300万只蛋鸡养殖场;北杨家桥村900亩土地流转后,被用作中科院育种基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江苏省吴江市平望镇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三大合作"改革的要求,依托入股土地种粮补贴政策的实施,引导农户将承包土地流转入股。目前,全镇有17个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农户15430户,入股土地51806.62亩,占全镇承包土地总面积  相似文献   

6.
土地股份合作制顺应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增添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更好更快地发展,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高邮市自2004年在开发区花王村进行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以来,土地股份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5家,入股农户达3300多户,入股土地面积12000多亩。总体看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还处在试点阶段,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成功的经验。在推行过程中应把握好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青州市按照农业部批复的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方案要求,积极谋划,务实推进,根据不同的产业特点、经营结构以及农民意愿,分类探索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同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三家试点,共计流转土地6597亩,其中以经营权入股的土地共计4950亩,占总面积的75%。分类探索不同入股模式。这三家试点单位分别为:南小王晟丰土地股份合作社、青州王坟有机农业发展有  相似文献   

8.
<正>种粮大户王成亮经营土地1.32万亩;永乐粮食合作社横跨18个村、带动1380农户、种植粮食1.9万亩;益民土地托管合作社托管土地4万亩;鼎力集团领办鼎力红枣合作社,在220个自然村成立合作小组,发展社员8000多户,建设基地13万亩……一系列数据背后,是山东德州市阔步前行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实践。作为全国首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和国家重要商品粮供应基地,德州农业生产曾取得众多成绩,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壮大、新型农业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青州市南张楼村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北方农村,交通不便,缺少资源,既远离城市,又不靠近沿海.但从1988年以来,南张楼村逐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名气也越来越大,2006年南张楼村实现工农业总收入4.2亿元,完成利税36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民营经济实力列青州市百强村第9位.而这一切,都与一项名为"中德土地整理与村庄发展"合作项目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应县仁惠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南河种镇段寨村,合作社成员5人。2013年合作社成立,在本村流转3000余亩土地,种植玉米和青红椒;2014-2016年,每年流入10000多亩种植蔬菜、玉米、中药材;2017-2018年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又流入30000余亩土地。截至目前,合作社共流转18个村的土地6.9万亩,其中包括6.6万亩耕地、0.3万亩荒地,涉及农户近8000户,基本涵盖了这18个村的所有农户。笔者通过对仁惠种植专  相似文献   

11.
三台县西平镇辖4个办事处和一个农村工作办公室,36个村,318个经济合作社。全镇现有人口55739人,其中农业人口48732人,有耕地面积47868亩。在土地延包工作中,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镇农经站、国土办等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开展了全镇土地延包工作,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深入贯彻土地延包政策。为了做好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各项工作,镇党委、镇政府制发了土地承包关系的文件,和成立了土地延包工作领导小组;各办事处和农村工作办也成立了相应机构,…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平江县有27个乡镇,778个村,228819户农户,耕地面积699816亩,其中水田567543亩,旱土132273亩。该县把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与搞活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全县农村经济得以健康、稳定地发展。目前,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到27个乡镇698个村,占总村数91%,土地流转面积达17.16万亩,占土地承包总面积的24.5%。全县经营水田50亩以上的农户43户,耕地面积达4600亩,有33%的农村劳动力转入二、三产业。该县土地流转的形式大体有4种形式。一是土地托管。由村集体…  相似文献   

13.
<正>走进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北僧台佛桃专业合作社1200亩桃基地,桃树葱郁繁茂,北僧台村党支部书记兼合作社理事长阴法坤望着连成片的桃树向记者介绍说:"最早的300亩桃树已见效益了,亩收入能达到一万元以上,以土地入股的社员,除了保底分红外,还能拿到二次分红。"近年来,山东济宁、泰安两地大力培育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当地能人、村党支部书记领办、创办,涌现出一批像北僧台佛桃专业合作社的新型经营主  相似文献   

14.
沛县张庄镇潘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创办于2006年9月27日。当时,是苏北地区第一家以土地入股组建合作社的村。由于坚持了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办社原则,加之合作社的规模经营优势和产业化发展带来的土地高产出、高效益,入社农户逐年增多,入股土地规模越来越大,合作社的股份田已由建社初期的380亩扩大到4680亩;入社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2010年已达到9100元,充分显示了合作社的优越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宕昌县是甘肃省列贫困县,也是国列贫困县。该县东南面大山沟里有个竹院乡,在偏僻的深山峡谷中有个贫穷不堪的村子叫大草坡村。今日,大草坡村成为全县壮大集体经济积累的一面红旗,受到省、地、县的表彰奖励。 发展现状 大草坡村海拔2200米,有3个合作社,58户人家,303口人,耕地367亩,荒山和灌木林6417亩,土地少,气候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村党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入股合作社从自愿组合到合作瓦解,再到村集体组织主导的合作社的强制性演化的内在机制,揭示合作社价值攫取及绩效增长的规律性问题。研究方法:博弈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合作社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导致自愿合作瓦解,村集体组织为获得攫取土地价值的机会进而推行合作社的强制性演化;(2)当土地发展性价值尚未凸显时,农户愿意放弃土地发展性价值而获取农业绩效增长;(3)当土地发展性价值超过绩效增长量时,合作社强制性演化将瓦解。研究结论:(1)村集体组织与农户的价值攫取关系,即农户获取的绩效增长能够弥补其放弃的土地发展性价值是强制性演化的前提条件;(2)强制性演化一旦瓦解,村集体组织与农户会围绕土地发展性价值展开争夺,产生高昂的谈判成本,因此,需尽快界定土地剩余产权。  相似文献   

17.
鹿泉市北铜冶村距河北省会石家庄城区5公里,有803户,村管人口3328人,耕地3300余亩,村内有民营企业30余家.北铜冶村于2009年8月启动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历经2年多完成了改制,实现了"资产变股权"、"村民当股东"的变革,村集体年承包租赁收入达120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 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实践探索 清查核实,摸清基本情况.深入分析研究改制中的重大问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先后召开村"两委"联席会、村"两委"扩大会、党员和村民代表会等会议20余次,研究制定改制方案.  相似文献   

18.
7月底,笔者来到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镇岳家庄村,在一望无边的玉米田地上,有三台拖拉机在纵横驰骋,施肥中耕。这个村的农民以土地入股成立了天津市静海县祥福园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共集中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  相似文献   

19.
<正>据8月18日《新华日报》报道,今年夏收,在上海打工的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蒋佴村二组村民蒋桂圣过得很舒心。去年秋收后,他将自家6亩田交给该村秀兰农机植保合作社搞"土地入托",再也不需要像往年那样赶回家抢收抢种了。在张甸镇,目前有13个村、近万亩农田交给各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占全镇农田的三分之一。笔者为推行"土地入托"的种田模式拍手叫好。近年来,农村各地普遍存在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现象,种地的多为老年人,使得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尤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山东省青州市把搞好农业承包合同管理作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依法规范,有效地理顺了农业承包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抓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搞好延包30年扫尾工作1999年,该市严格按照上级的政策和要求,精心组织全面开展了土地延包30年工作。到该年年底,全市1065个村庄,有土地的1052个村,已有1039个村基本完成,占应延包村数的98.6%。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一些问题:一是未完成土地延包30年的13个村,25个小组,大都存在历年征用地造成土地不均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