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产品质量是关键的制胜法宝.汽车零部件亦是如此,传统的检测及质量控制方式存在不足,以往的汽车零部件检测和质量控制方式在实践中表露出诸多问题,成为民族企业融入国际大市场的一大制约因素,为了有效提升民族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市场竞争优势,要予以改革.笔者对此提出计算机辅助检测及质量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2.
民族高校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关系到民族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否与国际接轨,能否与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由于民族高校学生大多数都来源于各个不同的民族和地区,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在课堂上大多表现比较沉默和被动。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为有效提高民族高校学生学习大学英语口语积极性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商务谈判越来越多。国际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中的特殊形式,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而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思维、谈判风格和行为,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这就意味着如何解决文化障碍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民族自决权在二战后被确立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一项集体人权,它可以分为对外自决权和对内自决权,承认民族自决权必须尊重国家主权.欧盟宪法条约的制定是欧洲人民行使自决权的表现,这种产生共同体的行为又削弱了自决权,此谓"循环自决",但这又是欧洲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从事国际商务翻译的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文化差异,在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找出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一个切合点,并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从事国际商务的翻译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相似文献   

7.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认知语境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商务谈判日益成为我国对外经贸领域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作为人际交往中的特殊形式,国际商务谈判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为有助于谈判双方对话语的有效理解,本文分析国际商务谈判中认知语境构建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商务专业学生和经理们在面对国际商务时不仅需要一定的跨文化沟通技巧和能力,也需要清楚地意识到形成他们不同行为的各种复杂的认知过程以及偏见。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分析民族成见和民族距离对国际贸易意愿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研究框架。TPB理论背后的态度—行为关系对教育者很重要,因为他们会培养未来的商务领袖。但是,成见(定势思维)非常微妙,它可以被激活,但却很难应用,因为这需要多种多样的行为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很多经验甚至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商科学生却可以用来作为评估所谓的"纯粹的"民族成见和民族距离的标准,以及民族成见与民族距离对他们开展国际贸易的意愿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作为态度和行为之间的一个介质。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商务专业学生对某个特定国家的民族成见和民族距离,以及这样的民族成见和民族距离是否对进行国际贸易意愿有着决定性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了在国际商务环境中民族成见对意图行为起到的交互性作用,特别强调了成见激活和成见应用的区别。更强的情感信念通过民族距离与民族划分以及民族仇恨(民族主义)的联系更紧密。  相似文献   

9.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东西方民族常常会因为价值观念、文化积淀以及思维、行为方式的不同而遭遇文化冲突。本文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出发,针对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国际商务口译人员应自觉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促进本土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的整合,减少乃至消除国际商务口译中的语用失误,促使国际商务成功开展。  相似文献   

10.
国际谈判冲突的文化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凡宇 《价格月刊》2005,(12):63-64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商务合作与交易等跨国经济活动与日俱增,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谈判冲突日益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与商务人士所重视。所谓国际谈判是进行多国和跨文化的交易过程。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法律和经济制度不同,且各民族问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各国谈判者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许多谈判者因为忽视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上的某个细节.而导致整个谈判的彻底破裂。为此,本文从文化角度分析国际谈判冲突的原因,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际惯例对调整我国涉外民商事关系具有重大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国际惯例与国际习惯的概念经常发生混淆,同时国际惯例的范围在我国现行法律中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将结合我国现行立法对国际惯例的概念与范围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商》2015,(46)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较强的地域特点,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也得以体现。在自然的选择下,民族传统体育逐渐发展起来,由封闭走向开放,也渐渐地由自然性走向规范性,很好地完成了与国际体育的接轨。但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发展困境,有些观点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朴素性、传统性、注重理论的特征与当今社会功利性的要求之间出现了矛盾,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践主体在慢慢流失,并且西方体育的强势来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我们今天就针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来谈谈怎样使民族传统体育走出困境、更好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在思想、政治、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沟通和交流中,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再现另一种语言的艺术。由于两种语言之间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译者在实践中深感要搞好翻译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科技英语的翻译更是如此,如果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就能较好的完成翻译任务。  相似文献   

14.
杨春淼 《北方经贸》2013,(8):154-155
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各种挑战。如何在实践中通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的组织绩效,是目前所有企业管理者需要研究的课题。文中对如何建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实践中探索完善组织机构与管理模式,施行绩效管理与量化考核,制定高效的流程与管理制度等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商》2015,(50)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具有内生互动性。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差异化路径决定了少数民族非遗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非遗活态传承的文化特性又决定了文化产业是其保护的重要路径。手工技艺类非遗因其生产性保护的开展更容易市场化、产业化。但在实践中,"保护"与"开发"仍是个不易协调的难题。水族马尾绣工艺作为国家级非遗,马尾绣背扇、童帽、绣花鞋等的生产性保护折射了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产业进程,对其考察可窥探当前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矛盾与困惑,从中也可尝试探讨二者良性互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自本世纪初至今,国际广告策略经历了一个由当地化到标准化的发展过程。在初期,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和出口商采用了广告当地化的战略,这也是为了适应各个国家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而制定的。因为,消费者的不同的购买动机来自于不同的价值观、风俗习惯、消费偏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群体,对色彩、图像、标志和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贵州全省民族分布的特点,明确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经济圈构建是以整个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经济圈的构想,分析了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经济圈的可行性。并以区域旅游合作为前提,讨论了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经济圈的路径,为在实践中推动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成长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赵赞 《中国市场》2010,(36):156-158
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有积极促进的一面,也有消极阻碍的一面。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底蕴、不同民族旅游发展阶段,旅游对民族文化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分析旅游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中哪些因素对其影响的程度起到调节或改变作用,并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调控策略,是解决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大质检文化建设是理性和感性突破的结合,是一种旧与新的平衡过渡,是质检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工作经验和成果的积淀。大质检文化建设在本质上就是一场价值观的革命,但与革命的暴风骤雨不同的是,其在实践中需要的是理性的改良。因此,只有以大质检文化为灵魂,促进质量大提升,才能为促进经济转型发挥好质检系统的职能作用,才能把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产业竞争力是国家的软国力。因此我们应该在迎接世界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冲突的挑战、学习、吸收、借鉴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弘扬和发展我国优秀民族文化,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