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乳业大战     
国内外专家都认为,中国乳制品市场在未来十年中将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牛奶消费市场。中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目前年人均奶类消费仅为7.2公斤,不到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100公斤的8%。假如近13亿中国人对乳品年平均需求量达到20公斤的话,将需要年产乳品2600万吨。价值达1560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让众商家垂涎三尺。纷纷展开强烈攻势。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我国乳业市场近几年正以超前的速度快速发展,且市场潜力巨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中国人均年乳品消费8.8公斤,世界人均年乳品消费水平104公斤,而欧美国家则超过300公斤。专家预测,乳品行业未来5年内的年增长率有望达到15%左右,未来15年内乳品的消费需求也将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我国家庭的主流,儿童消费已经变成家庭消费的核心,我国拥有4亿消费者的儿童消费品市场正呈现出诱人的商机。但是,大潮之下涌动着令人担忧的暗流-儿童消费成人化现象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4.
祁海萍 《发展》2010,(3):14-15
郭家堡村地处城郊,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较高,2009年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该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  相似文献   

5.
说“茶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可乐”,一点都不为过。目前,中国有3.7亿人有饮茶习惯,人均年茶叶消费0.86公斤。中国不仅是茶叶的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茶叶生产大国。在世界市场上,中国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均占有粮食370公斤左右,就能够基本满足目前的食品消费,但是,部分粮食品种的需求,已经无法完全依靠国内生产。只有通过国内生产和适当进口,我国粮食供求的总量才能真正平衡,价格才能保持基本稳定。目前,我国应该提倡科学健康的饮食消费。  相似文献   

7.
林月 《北方经济》2007,(8):46-48
本文利用1986~2005年的年度数据,对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进行协整分析研究,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二者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互为Granger因果原因。从长期来看。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是根本性的,从短期来看.居民的当期收入对下一期消费的调节作用是较大的.  相似文献   

8.
《环球财经》2011,(5):109-109
2011年被许多乳业人士认为是行业洗牌的开局之年。一方面是国家政策法规出台,近一半的企业没有拿到乳制品生产许可证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是乳业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契机:2010年。中国人均GDP超4000美元,百年一遇的“大消费”时代即将来临。中国人均乳品消费购买力有望迅速上升至每年1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建立协整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与城乡居民人均社会保障差异(1995~2008年)进行了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GINI系数)作为控制变量的情况下,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不但没有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反而加剧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而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与城乡居民人均社会保障差异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即我国城乡居民人均社会保障差异是导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的格兰杰因果原因。  相似文献   

10.
近20多年来,台湾茶叶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以内外销市场转型为转折点。在70年代后期以前,以外销市场为主,外销量达到总产量的75-85%。但在此后,台湾当局及有关单位大力推动茶叶内销,外销量逐年减少,到1996年,外销量相应地仅占到总产量的15-20%。与此同时,内销市场的需求量却渐增,茶叶进口量也随之从没有记录到1994年达到最高峰,进口量几乎占台湾茶叶总生产量的50%。目前,台湾茶叶内销市场依然看好,茶叶消费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已由7O年代后期人均年消费量不到O.1公斤增到1996年的1.26公斤,不到20年时间,增长了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