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或有事项准则)的颁布,填补了我国会计准则中缺乏有关或有事项的空白,为规范企业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提供了法规依据。该准则明确了或有事项的定义、确认、计量以及披露,这在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更重要的是,或有事项准则涉及到若干重要的概念,这些概念有的是首次在准则中给予定义,如或有事项、或有负债、或有资产等;  相似文献   

2.
成明全 《技术经济》2002,21(9):62-64,F003
财政部颁布的在所有企业中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或有事项准则”)比较全面地规定了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该准则的实施较好地适应了当前不确定经济业务的发展,克服了我国原有制度对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缺乏系统规定的不足,更加充分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有助于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切实保护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同时,该准则的实施还有助于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会计法》。因而,如何准确理解、正确实施“或有事项准则”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或有事项这一特定经济现象,已越来越多地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较大影响。作为规范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一或有事项》便应运而生。新的具体准则第13号一或有事项和老准则相比有不少变化,使得或有事项具体准则更加完善,企业进行会计处理以及信息披露能够有据可依,使得企业的会计报告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汁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规范了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保证债权人的利益,防止企业不确定性事项之隐患,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本文就新准则中关于或有事项会计处理的确认、计量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定清 《经济师》2002,(10):169-170
《会计法》明确指出企业应披露或有事项信息 ,文章从或有事项内涵和特征出发 ,就或有事项会计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讨 ,并结合或有事项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及其信息披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赵小莉 《经济师》2001,(8):133-134
在市场经济下,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受到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或有事项。或有事项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一种状况,是无法避免的。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或有事项准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比较全面地规范了或有事项的内容。本文就或有事项的有关概念、确认与计量、相关信息披露等有关内容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因为担保而陷入了困境。或有事项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事项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和财务关系的复杂,其内容也不断扩展,对财务会计信息以及经营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2006年7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比较全面地规定了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该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于规范我国企业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问题,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或有事项的概念及特征,点明了常见的或有事项,明确提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不是资产和负债,不能在会计报表中披露,只能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同时说明或有事项在会计报表内披露需要的条件。介绍了常见或有事项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的帐务处理,重点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新加入的或有事项的帐务处理。最后,阐明或有事项应如何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相似文献   

9.
徐茜 《经济师》2003,(2):195-196
在规范企业或有事项业务上 ,或有事项准则的积极性是不言而喻的 ,是会计改革的一大进步。文章主要论述了企业如何应用或有事项准则来处理或有事项业务。提出了或有事项准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或有事项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庆渝 《经济师》2007,(10):95-96
当前,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在或有事项相关信息的处理、披露上是不明确、不完整的,甚至有些采取回避的态度,这种状况极大地损害了证券市场的信息透明和公平竞争,进而影响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对或有事项披露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规范上市公司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及披露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或有事项的概念及特征,点明了常见的或有事项,明确提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不是资产和负债,不能在会计报表中披露,只能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同时说明或有事项在会计报表内披露需要的条件.介绍了常见或有事项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的帐务处理,重点是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新加入的或有事项的帐务处理.最后,阐明或有事项应如何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相似文献   

12.
或有事项是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由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本文拟就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时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或有事项作为特殊的不确定事项,是不确定性会计的重要内容。或有事项的确认和披露一直是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一大难点,对或有事项的不同会计处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影响着企业财务质量和经营成果,所以应在了解或有事项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相关原则和方法,对或有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从而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或有事项作为一种潜在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它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质量、财务状况以及企业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正确判断。当前,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在或有事项相关信息的处理、披露上是不明确、不完整的。上市公司必须分清引起或有事项的业务类别,加强或有事项的管理,严格控制可能带来损失的或有事项的发生,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并根据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应予以充分的披露和揭示。  相似文献   

15.
或有事项属于不确定性会计的一部分,它普遍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中。或有事项具有发生的不确定性、计量的不精确性等特征,因而一直是会计实务的难点之一。本文从或有事项的概念、范围、确认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对或有事项会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希望对会计实务工作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孙菀潞 《新经济》2013,(29):77-7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活动也逐渐繁琐,往往会发生一些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者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便形成了或有负债。可见,或有负债会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从而引起了各企业的重视。本文根据或有负债的特点和现状以及对或有负债披露的分析,找出其主要表现在会计政策过于宽松和隐瞒或有事项信息等方面的问题,对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从而优化或有负债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7.
李竹叶 《时代经贸》2007,5(11Z):155-156
近几年,有关“会计国际化”,“会计协调”,“会计趋同”的话题可谓炙手可热。而2006年3月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无疑又将这一问题引入了实质性阶段。本文就新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准则,分别与旧(2000年7月1日)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以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做了差异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或有事项的期待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财政部于2000年5月17日颁布并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填补了我国会计准则中缺乏有关或有事项的空白,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业务具有规范作用。该准则在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谨慎原则”,谨慎性原则对于维护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对或有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披露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或有事项作为一种潜在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它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质量、财务状况以及企业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正确判断。当前,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在或有事项相关信息的处理、披露上是不明确、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是关系到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企业应该重视会计信息披露.而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不断的深入和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会计信息披露必然会细化到各项会计事件上,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企业或有事项的披露问题的研究.或有事项关系的企业相关利益者的权益,所以对其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对或有事项问题的成因分析研究,更显有着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