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利用计量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货币政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赍币供应量对市场流动性(换手率和非流动性)的影响不显著,但实际利率对非流动性的影响非常显著,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4.
流动性问题已然成为全球经济体面临的共同难题.由于流动性的去向与货币政策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在对流动性问题进行内生化解释的基础上,结合趋势分析,利用非参数贝叶斯框架下的无限区制Dirichlet-VAR模型分析经济变量间的多元时变Granger因果关系,得到考察变量间正向传导与反向倒逼的核心传导结构,据此分析货币政策对流动性的影响路径及流动性去向动态效应.研究发现,“宽货币”将导致通货膨胀,“宽信贷”将导致泡沫堆积;货币政策“新常态”处于渐进“稳态”阶段;被实体经济消化的流动性不是造成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重要原因,未被实体经济消化的流动性也不是股票市场过热的重要原因,但二者均受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流动性过剩往往被看做经济过热的征兆,这种基于有效需求的理论不能用来解释消费、投资不足的金融主导性流动性过剩.与内生性的货币供给不同,这种流动性过剩带有外生性,独立于名义GDP流量变动的存量过剩.有效需求的紧缩政策在消除存量过剩时伴随的将是流量的减缩.本文最后给出了不同于基于有效需求的消除流动性过剩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6.
7.
货币政策通过流动性机制,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重要影响,显著增加了宏观审慎监管过程复杂性,但鲜有学者对该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为此,本文在DLM模型中引入流动性变量,刻画了货币政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流动性机制,并基于中国133家商业银行微观数据,运用系统性GMM估计和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货币政策虽然不存在显著的风险转嫁效应,但存在显著的流动性传导效应,宽松型货币政策明显加剧了银行风险承担,并且这一影响会随着流动性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加强;当银行流动性水平达到43%左右时,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最为显著;当银行流动性处于较高水平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控效果优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紧缩型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约束明显弱于扩张型货币政策的激励,这一现象在流动性水平较高的银行中表现更加明显。另外,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不仅依赖于银行流动性水平,还依赖于银行资产规模和资本充足状况。 相似文献
8.
凯恩斯提出的流动性陷阱在实践中缺乏证据支持,造成凯恩斯流动性陷阱失灵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利率的刚性,并没有降低到足够低点。另外,货币需求动机除受到投机动机影响之外,还受到业务动机和谨慎动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金融发展的路径来看,经济货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便是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其实质是经济主体互相融通资金规模的扩张和便利程度的提高.在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市场流动性主要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的变化,但在金融证券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金融资产交易量或流量的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金融投资的顺周期性进一步放大了金融运行扩张和收缩的这种周期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消费者流动性约束差异的角度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产生.首先分析流动性约束对消费者消费支出的影响,其次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通过消费信贷可得性和消费信贷成本两种途经导致各地区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流动性约束,并采用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证明流动性约束差异导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形成.最后提出目前应通过增加中西部地区消费者消费信贷额度,把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放在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缩小各地区消费者流动性约束差异来缓解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相似文献
11.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SVAR研究,多数选取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衡量政策冲击的指标变量,但理论研究表明,用流动性指标衡量货币政策冲击更适宜。事实上,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也一直强调对金融机构流动性的控制。因此,金融机构流动性应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部分。以此为起点,笔者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SVAR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13.
流动性问题是一国金融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问题,而央行的货币政策及相关操作对流动性问题具有最为关键的影响,我国央行亦是如此。本文以M2/GDP比值即广义货币供应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作为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衡量标准,分别分析央行三大一般性货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贷款政策及公开市场业务对我国流动性过剩所产生的影响,以图从央行货币政策角度为缓解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下,基于一个动态随机模型探讨了代理人消费流动性约束下的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效应,得到下列结论:资产价格波动通过财富效应影响代理人的消费。以利率为操作目标的最优货币政策应对股价、房价等资产价格波动做出反应,而其反应强度依赖于受流动性约束的代理人所占的比重。由于资产价格波动导致了流动性约束的时变性,最优利率规则对股价、房价等资产价格波动的最优权重也具有时变性。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央行对房价和股价波动的利率调整具有时变性,以及此次金融危机爆发期间显现的这种时变性特征,与本文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试图跳出流动性陷阱,由于流动性陷阱的条件已经改变,但如今的货币政策还是无法完全摆脱流动性陷阱,而中国由于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殊性导致其有效地规避了流动性陷阱。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时变流动性权重构建流动性错配指数(LMI),测算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国A股30家上市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而研究银行业系统流动性风险的实时波动,同时采用时变参数随机波动率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分析我国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业系统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国有五大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整体水平较好,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则偏高;在宏观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紧时,央行适度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引导资本市场利率水平降低等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流动性风险的抑制效果显著.由此,央行应选择更高效的LMI模型作为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完善银行业系统流动性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7.
程玉伟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10):65-69
文章选取2005-2019年数据,基于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了样本期间货币政策、同业业务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业业务规模越大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越高;在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过程中,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的中介效应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应.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加强,同业业务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但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货币政策需关注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及其与其他非银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强化穿透式监管机制,避免较大波动所带来的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8.
19.
经济虚拟化、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困境——基于虚拟经济独立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的虚拟化是造成当代经济流动过剩的根源,当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时,流动性过剩的应对措施成为世界性的经济难题;同时,虚拟经济逐步呈现出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独立性特征,流动性过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应对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如何正确理解并掌握经济虚拟化的规律是政府部门进行有效决策的前提。指出货币学派传统的单一货币规则所面临的困境,针对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困境提出建立动态货币资金流量观测、增加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灵活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国的消费投资与全球流动性泛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美联储试图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刺激国内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的增长。研究表明,由于美国经济的问题不是流动性短缺,因此,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仅没有带来美国经济的复苏反而带来全球美元流动性泛滥,强化了全球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作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发行国,美国应该放弃这种与邻为壑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保持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