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博大精深、理蕴醇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显出其"自强不息"、"其命维新"的鲜活生命力.礼乐文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儒家推崇周化礼乐,并将其发展为完整的礼乐之学.礼乐的作用是治理国家,安定社稷,提供生活砍序,为人类未来提供福私.礼乐的本质是仁.正因为有仁的理性自觉,礼乐才易被社会全体成员所接受.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孔子早在数千年前就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礼乐治国主张,他所孜孜以求的礼乐之冶的社会实际上也是和谐社会.这一重合看似不可思议,却又是必然的历史,那我们应该如何直面、理解已绵延数千年,但时至今日仍余韵不歇,还无时无地不在潜制着我们思维信念与行为范式的这种古老的礼乐文化传统?因此,我们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古代"礼乐"文化中发掘,实现传统与和谐社会的对接.  相似文献   

2.
博大精深、理蕴醇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显出其"自强不息"、"其命维新"的鲜活生命力.礼乐文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儒家推崇周代礼乐,并将其发展为完整的礼乐之学.礼乐的作用是治理国家,安定社稷,提供生活秩序,为人类未来提供福私.礼乐的本质是仁.正因为有仁的理性自觉,礼乐才易被社会全体成员所接受.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孔子早在数千年前就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礼乐治国主张,他所孜孜以求的礼乐之治的社会实际上也是和谐社会.这一重合看似不可思议,却又是必然的历史,那我们应该如何直面、理解已绵延数千年,但时至今日仍余韵不歇,还无时无地不在潜制着我们思维信念与行为范式的这种古老的礼乐文化传统?因此,我们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古代"礼乐"文化中发掘,实现传统与和谐社会的对接.  相似文献   

3.
《乐记》代表了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音乐思想,"礼乐教化"是其音乐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具备治国安邦、稳定社会、调理人心的功能。《乐记》的乐教内容要求将"礼""乐"融合,推广乐音纯正的"正乐"反映出天人合一、感化心智、化名成俗的教育机理。这种音乐道德教育思想在隐性教育、情景教育、养成教育、生活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当今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价值观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选择趋向.价值观形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社会文化有物质、制度和精神三种形态,价值观是精神形态的文化,处在社会文化中核心与统帅的地位.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造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自汉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始,历代封建统治者以孔孟儒家学说为理论指导,一方面健全以等级宗法制度为核心的组织制度,另一方面用伦理中心的价值原则、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教化子民".上行下效,社会精英知识分子齐集孔孟旗下,进一步倡导、发展儒家理论.这样,中国社会发展到了近代,儒家文化、儒家伦理、儒家价值观早已浸透了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与神经,成为所谓中国人的"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5.
"经典"范本是中国传统社会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之一,其基本方法和经验就是依托儒家经典著作、乡规民约、家训家规、美德典范等形式来教化人的,从历史来看其教化效果良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得到历代社会广泛传播和认同。中国传统社会"经典"教化的历史经验,以及其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基因,为当前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启示,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方泽 《乡镇经济》2010,1(4):119-121
礼乐思想是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它融贯于整个中国文化传统乃至整个东亚文化传统之中,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礼乐是一套上至国家政治,下至百姓生活的规则体系,也是儒家治理国家、组织社会的理想方式,它对现代社会是否有意义,或有何意义,至少在多元文化的今天,值得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儒家学派,把周公的人格作为世人最高典范,周初的仁政作为最高政治理想,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相似文献   

8.
"孝"原始意义出现于西周,介于宗教和伦理之间。到孔子时期才具有伦理规范意义,是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所提倡的"孝"是一种长幼之序和一种伦理道德的规范。孟子在此基础上把孝道思想进行发挥,使其复杂化。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关注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孝"原始意义出现于西周,介于宗教和伦理之间.到孔子时期才具有伦理规范意义,是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所提倡的"孝"是一种长幼之序和一种伦理道德的规范.孟子在此基础上把孝道思想进行发挥,使其复杂化.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关注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潘旭明  游浚 《特区经济》2005,(2):257-258
“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意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文化”一词逐渐被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文化。在中国的古籍中,“文”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则是“教化”。总的来说,“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都用来指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具体地说,文化的基本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1.
人文主义,把人和人的价值摆在首要地位。儒家人文主义,则以人的德性或道德精神统摄一切。 从整个思想体系看,儒家思想是道德理想主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从“人文化成”的意义看,儒家人文主义也可以说是道德人文主义、道德教化主义。  相似文献   

12.
儒家文明的本质特征包括农业文明、君权文明、礼乐文明和仁德文明,对形成古代中华文明有做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又有其历史局限性,深入挖掘,实事求是的分析儒家文明的本质特征,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重庆弦歌     
《论语·阳货》中有一段文字,说的是孔子的学生言偃言子游在武城作地方官,以礼乐之道教化民众,而民皆弦歌,怡然自乐。孔子前去“视察”,听到这弦歌之声,便抑制不住心中的高兴,和子游开玩笑说,杀鸡哪里用得着牛刀啊?你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哦!子游回答老师说,老师您自己l说过,上层君子学习礼乐之道就会爱惜百姓,下层百姓学习礼乐之道就很容易治理,所以我才会以礼乐之道教化武城的民众。孔子点头称是,说子游的话不错,自己前面的话只是一句戏言而已。  相似文献   

14.
儒家德治思想包含“安百姓”、为政以德、重教化等内容.作为可资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儒家德治思想对中国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远古社会以"养生送死"为原则的最基本的社会需要,到人们对人人各得其所的"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畅想,无不体现出社会保障伦理的思想.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和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直到今天仍然对中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以孔丘和孟柯为代表的孔孟社会保障思想中更是具有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思想精华,因此,研究儒家需要典籍<论语>、<孟子>中所蕴含的社会保障伦理思想尤为必要.本文从社会保障发展、调控、运行三个方面进行浅析,以便讨论儒家社会保障思想对我国现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王贺 《黑河学刊》2011,(2):29-30
长期以来,理论界过分强调儒家德育的政治意识形态属性,忽略了其"成德之教"的本质,真实的儒家德育的范式以圣王人格为旨归,通过立志尚道、居敬涵养、省身自克的修身方式,把德育教化兑显为对他人的道德信心和人格平等意识等,其共享的精神语境是天下关怀意识下的责任感,这为今天的德育实践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或理论借镜。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社会疑问为出发点,从哲学层面来思考这一问题所映射的社会道德价值趋向。通过分析孔孟荀三圣对"义利之辩"的解析,肯定义利之间的适度张力能给予当代社会问题以正确的解决途径。对孔门"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的肯定,以儒家"义利观"为核心,进而提出,用以义制利和以利弘义来解决这一社会道德难题。  相似文献   

18.
王萌 《黑河学刊》2013,(5):38-38,114
儒家"以人为本"、实现"合和之境"的管理哲学思想,与我国当下所倡导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殊途同归之境。我们把旧文做新解,不仅让儒家思想紧随时代脉搏、发扬光大,同时让时代承接历史、以知兴替。  相似文献   

19.
三、崇道德,就是重视道德价值,强调道德在人生、在社会、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把道德视为立国、治国的根本,把"仁"视为道德的核心,提出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止"、"忠、孝、廉、节、耻"等一系列道德规范体系。要求道德修养先从家里开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伦语》)"孝"的扩大就是"忠",正所渭"家道正,天下定"。"信"与"义"又是  相似文献   

20.
儒家思想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传统,重塑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革”浩劫.大革“文化”命,儒家思想也遭厄运。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政治工作者应理直气壮地将儒家思想运用到工作实践之中。日本在现代管理中倡导儒家思想,新加坡更是把儒家思想当作在现代社会重建道德伦理规范的价值核心。在社会转型期,儒家的“以人为本”、“和为贵”、“道德教化”、“克己内省”等应该成为政治思想工作的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