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新债务重组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增加了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但准则变化只是增加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即使债务重组准则不计入利润,上市公司也会利用其他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本动机是迎合证券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2.
以债务重组准则实施状况为背景,以2007年已发布年度财务报告的157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债务重组在上市公司的应用情况,分析新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尤其是ST及*ST公司财务指标的影响,揭示新会计准则条件下,上市公司在应用债务重组准则的公允价值获取、重组收益的确认、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飘飘 《中外企业家》2013,(8Z):128-128
1998年6月12日,我国首次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在多年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又进行了2001年的初次修订和2006年再次修订。《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对我国上市公司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其中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最为突出。笔者主要从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三次变迁入手,分析了变迁原因以及变化内容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但由于准则在制定机制、体系和内容上的局限性也同样为盈余管理行为的泛滥提供了机会,需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发挥准则对会计行为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沪深两市对外公布的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债务重组准则的应用情况,通过研究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及每股收益的影响,揭示出债务重组准则在实施过程中仍然为某些上市公司留有了粉饰报表的潜在可能以及在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债务重组新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在公允价值、资产减值准备、债务重组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调整,这些调整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的某些行为产生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尤其是在盈余管理方面的影响。一、研究背景债务重组准则的巨大变化是新会计准则一个显著特点。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在许多方面进行了重大修改,更倾向于与国际财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上市公司在债务重组过程所遇到的问题,了解上市公司在不同的债务重组方式下应当怎样进行账务处理,找出解决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的方法,使上市公司在一个拥有良好的内部环境和科学健全的会计制度下快速健康的发展,通过完善债务重组制度,加强市场监督,提高企业内部环境控制等方法解决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债务重组准则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关键。文中分析了债权人和债务人损益的变化,以及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尤其是亏损公司盈余管理和利润调节的影响,并探讨企业运用新债务重组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实施使得债务人可以通过债务重组受益,这为陷入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提供了一条再次发展的途径。通过对*ST金化债务重组前后数据的对比分析,探讨债务重组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7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与没有进行债务重组的公司相比,进行债务重组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高;确认了债务重组收益的公司债务重组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而确认了债务重组损失的公司债务重组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在进行了债务重组的公司中,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亏损。研究表明,我国现有债务重组准则给公司留下了盈余管理的空间,应进一步完善或加强对准则实施情况的监督,特别是要加强对面临亏损压力公司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樊懿芳  纪岩 《财会通讯》2009,(2):123-126
本文以2007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与没有进行债务重组的公司相比,进行债务重组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高;确认了债务重组收益的公司债务重组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而确认了债务重组损失的公司债务重组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在进行了债务重组的公司中,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亏损。研究表明,我国现有债务重组准则给公司留下了盈余管理的空间,应进一步完善或加强对准则实施情况的监督,特别是要加强对面临亏损压力公司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廖果平 《会计之友》2012,(34):98-100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不显著,其影响因素有多方面。文章结合金融生态环境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影响公司债务治理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该准则较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在债务重组定义、计量属性、重组损益的确认方面有了较大的调整.文章主要针对新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提出了债务重组准则在上市公司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继而提出完善准则实施的具体建议,诸如合理确定债务重组的对象和范围、健全上市公司的退市标准、加强信息披露力度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1年至200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考察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债务期限结构区域差异显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以及市场化程度等区域宏观因素对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严静 《财会通讯》2010,(1):93-95
本文以2001年至200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考察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债务期限结构区域差异显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以及市场化程度等区域宏观因素对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债务重组作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常常能使ST类上市公司扭亏为盈,从而避免退市的风险。本文基于新债务重组准则颁布的背景选取三家典型的ST类上市公司——ST春晖公司、ST-ZR公司、ST凤凰公司债务重组之后的相关数据做对比,来探究债务重组后的ST公司的经营情况,选取ST春晖公司为案例,阐述从中得出有借鉴意义的盈余管理策略以及对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几点思考,以期能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债务重组准则的完善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6.
金盈波 《会计之友》2007,(32):74-75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上市公司防范金融风险,规范债务重组及提高信息质量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现状及重组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债务重组条件、会计确认、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债务重组准则的建议,旨在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金盈波 《会计之友》2007,(11Z):74-75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上市公司防范金融风险。规范债务重组及提高信息质量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萍 《财会月刊》2011,(3):13-14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现状及重组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债务重组条件、会计确认、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债务重组准则的建议,旨在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邱晔  周歆 《河北财会》2001,(5):41-42
为了进一步规范股份有限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遏制利润操纵,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等八项准则,这些会计准则的公布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可以这样讲,其影响对近年来会计报表真实可靠及大部分绩优公司来说是下面的,而对于会计报表不够真实或与新准则会计处理方法不同,或大部分绩差公司,尤其是对T类公司来说是负面的,本文将以债务重组准则为例,讨论其对上市公司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