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点信息     
《中小企业科技》2008,(2):61-61
中小企业所得税税率将大幅降低;我国将对出口企业加强环境监管;我国重点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发改委:中国企业以增效抑制成本抵消通胀压力;国家明确鼓励中小企业联合发债.  相似文献   

2.
信息广场     
金人庆:内外资企业统一税率理所当然;楼继伟:近期不会开始征收燃油税;项怀诚:社保基金突破2000亿元;刘明康:小企业贷款将享受审批“绿色通道”;养老金将下调至工资8%……  相似文献   

3.
伏虎 《财会月刊》2007,(7):54-55
一、通过企业分立适用低档税率 为照顾利润水平较低的小型企业,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在33%的基本税率外,另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具体规定如下: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企业,暂减按18%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上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的企业,暂减按27%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相似文献   

4.
同期声     
《北京房地产》2006,(9):21-21
20%的税率对炒房者来说是低了;加强供需双向引导 发展房屋租赁市场;企业也是公民 万科很愿为穷人盖房;经济适用房制度绝不会取消;90平方米和70%新政没经过仔细推敲就出台;住宅投资太超前 再过几年将出现过剩;  相似文献   

5.
政策点击     
《中小企业科技》2007,(7):45-45
商务部加大整治加工贸易业力度;我国将采取扩大技术设备进口减少顺差;商务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联合发布《洗染业管理办法》;近期我国将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税率。  相似文献   

6.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企业所得税法体现了“四个统一”:内资、外资企业统一适用;统一并适当降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企业所得税是纳税人税收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平竞争、公平税负要求各类企业的所得税在税率、税基计算确定、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新企业所得税法通过前,虽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名义税率同为33%,但实际税负却不同,突出表现在对外资企业的减免税优惠较多,对外资企业的税前扣除比较完善,使内资企业税负高出外资企业近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一、新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过渡优惠政策的规定 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通知一》)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税率优惠政策的企业,在新税法施行后5年内逐步过渡到法定税率。其中:享受企业所得税15%税率的企业,2008年按18%税率执行,2009年按20%税率执行,2010年按22%税率执行,2011年按24%税率执行,2012年按25%税率执行;原执行24%税率的企业,2008年起按25%税率执行。而原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定期减免税优惠的企业,新税法施行后继续按原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的优惠办法及年限享受至期满为止,但因未获利而尚未享受税收优惠的,其优惠期限从2008年度起计算。  相似文献   

8.
事件     
《中国总会计师》2007,(1):31-32
财政部决定全面清查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新《企业财务通则》实施;新版进出口税则正式实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拟统一为25%;央企总数降至159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两税合并影响几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耘 《中外管理》2007,(4):2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得到了通过,将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行。草案将新的税率确定为25%,对新税法公布前已经享受低税率和定期减免税优惠的老企业,给予过渡性照顾。  相似文献   

10.
动向     
《财务与会计》2009,(7):5-6
烟产品消费税率上调;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出台;积极稳妥发展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支持中小生物企业抢滩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  相似文献   

11.
包小千 《财会通讯》2009,(1):125-126
一、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电网企业的影响 (一)法定名义税率变化的影响中国加入WTO后,“国民待遇”原则要求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两税合并”新企业所得税法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为25%。旧企业所得法下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但有一些特殊地区特殊企业实行优惠税率27%、18%(内资),24%、15%(外资),  相似文献   

12.
任立英 《会计之友》2008,(19):81-82
新<企业所得税法>施行后,境内企业实行统一税率:25%,这将加大外资企业的税收负担,减轻内资企业的所得税负担.本文将从税率、扣除标准、税收优惠、捐赠几方面分析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内、外资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电网企业的影响(一)法定名义税率变化的影响中国加入WTO后,"国民待遇"原则要求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两税合并"新企业所得税法最大的变化就是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为25%。旧企业所得法下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但有一些特殊地区特殊企业实行优惠税率27%、18%(内资),24%、15%(外资),使旧企业所得税法下内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为25%左右,外资企  相似文献   

14.
《财会通讯》2006,(8):I0048-I0048
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对汽车等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进行调整并实施有关协定税率、特惠税率。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按照我国入世承诺。降低排气量在1000毫升及以下的小轿车等42个税目的最惠国税率。其中,31个税目为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整车,税率由28%降至25%;11个税目为车身、底盘、中低排量汽油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税率由13.8—16.4%降至10%(见附件1)。  相似文献   

15.
数据     
《中国总会计师》2007,(6):14-14
前4个月我国国有重点企业利润增长34.7%;6621亿美元:2006年末对外金融净奖金额;600亿美元:“十一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3‰: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调整;151.1%:央企利润4年增长  相似文献   

16.
风向     
《房地产导刊》2005,(14):4-4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介检查工作;广州严查开发商违规行为;广州房管系统下月试行;广州个人转让二手房所得税税率1%;番禺区规划分局对闲置土地展开清查;北京即日起严查违规买卖期房;国税总局:调控效果初显四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流转税税额计算过程中,经常存在由含税价格求不含税价格或由不含税价格求合税价格问题。如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时,如果已知含税销售额,需先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则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再比如,对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计算消费税时,如天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可供参考时,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税额,公式是: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可以看出,有时是以(1+税率)来除,有时却又以(1-税率)来除,如果不深入理解而混淆两种公式的运用,很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运算结果。解决这一…  相似文献   

18.
王帅 《财会通讯》2007,(4):35-36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规定必须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纳税影响会计法有两种具体的核算形式:递延法和债务法。这两种方法对永久性差异以及在所得税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的暂时性差异的处理方法相同,而当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动时,两种方法对暂时性差异的处理存在较大差异。递延法下,在暂时性差异转回之前的各年,均按当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认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并计入“递延税款”,而当暂时性差异开始转回时,则要按照转回前各年采用的税率顺次结转原来确认的递延税款。可见,在递延法下,暂时性差异转回之年是会计处理的重点;而采用债务法,关注的重点则应在税率发生变动的年份,税率变更当年除要对当期产生或转回的暂时性差异按变更后的税率计算确认递延税款之外,还要将现行税率减原税率之差与截至变动前累计暂时性差异的乘积对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并直接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可见,递延法下,若将所得税税率看作单价,暂时性差异看作数量,则其处理思路类似于发出存货计价中的“先进先出法”;而债务法的处理思路类似于“市价法”。  相似文献   

19.
一、现行营业税制基本情况 按照营业税收法规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营业税按行业实行有差别的比例税率.具体为三档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化体育业税率3%;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税率为5%;娱乐业税率5-20%。税目、税率的调整权限在国务院。娱乐业的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规定的幅度内确定。  相似文献   

20.
1995年5月和10月,国务院两次发文调低出口货物增值税(以下简称税)的退税率,将原按进项税额退税的出口货物,改按货物实际税负分类设置退税率,即农产品、煤炭退税率为3%;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和适用13%税率的其他货物退税率为6%;适用17%税率的其他货物除另有规定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