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前言 科学技术政策是国家社会和经济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波兰政治和社会制度的改变势必对其科技进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影响。 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中,国家在指导和支持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2009年我国在全球率先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回升向好,2010年全球经济呈现全面缓慢复苏的局面.后金融危机时期湖北必须加快经济发展转变方式,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集中力量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掘和提升,实现湖北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3.
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而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必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并增加了新的机遇。为此,要推进产权市场的整合,拓展新的产权交易平台,与商业银行联手发展并购市场,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了转轨国家面临的被西欧外资银行所控制的金融系统、外资银行为主导的银行信贷模式和个人房贷为主体的信贷结构,以及高负债、高投资的经济模式和依赖资源或能源出口的经济模式等主要问题基础上,总结了俄罗斯及中东欧转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向自主创新、内外需结合型经济转变,出口商品向多元化销售渠道、多样化商品结构以及高技术含量转变的主要动向,提出了转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信贷风险十分严重,且有着不同于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独特特征:集中性、隐蔽性、累积性、体制性及风险主体缺位性。究其产生原因,既有外部经济金融体制不健全的因素,也有管理不善的原因。因此,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应从改善银行外部运作环境和加强内部科学管理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危机与转轨国家的应对——以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为研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肇始于2008年9月的全球金融海啸,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并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外学者不断展开全方位的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总体上看,对作为"特殊群体"的经济转轨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研究仍不够深入.鉴于此,本文以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为研究视角,全面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所造成的影响及这些国家所采取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同时,剖析转轨国家深受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害而成为重灾区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7.
转轨时期信贷管理亟待创新江西上饶地区工商银行阮水深,李贵春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应树立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银行信贷管理应在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手段上有所创新,以适应银行和企业双方在市场竞争中的需求,构建平等、互利的新型的银行企业关系...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最困难时刻已经过去,后危机时期依然严峻而漫长。萧山作为中国最大的化纤纺织产业基地如何经受考验,率先走上复苏之路?文章试图通过对微观企业的经营特性和战略分析,对于萧山化纤纺织产业的微观主体有个清晰的认识,以有助于萧山走出一条成功的化纤纺织产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10.
"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全球化经济、发展中经济和大国经济三个视角,理性地对中国长达3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浓缩式解读。通过归纳,我们寻找到了根植于中国经济体系中最为本质的三对关系。立足于对三对关系的剖析,发现了危机后中国经济体系的基本矛盾,对它的发现也宣告了中国旧有的增长模式确实走到了历史尽头。在此基础上,思索出解决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基本矛盾究竟需要哪些条件及其实现手段,最终得出了后危机时期发展中国经济的基本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时代,粮价飞涨,后金融危机时代,粮价依然居高不下,前者能用传统发散型蛛网模型理论解释,但后者却无法用传统理论分析。在市场自身机制调节外,非市场因素也会对粮价波动造成较大的影响,鉴于此,应该加强流动性监管以有效平抑粮价,提高农民种粮收益,鼓励种粮,多项举措促使农民卖粮,促进粮食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转型期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公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入分配不公平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应是保证同一社会中的所有成员都有平等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与机遇 ,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恰恰有些不是在经济发展的初次分配过程中产生的 ,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转型期应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公平的关系 ,保证分配机会、过程和结果的相对公平。解决收入分配悬殊问题 ,应把初次和再次收入分配的公平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中国20年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格局演变历程,认为尽管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由于收入分配不公所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在加剧。笔者结合西方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从中国国情出发,批判了"增长主流论"的观点。认为为实现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动态协调发展,我们在用财税手段对收入分配差距进行调整的同时,也必须对权力机构、垄断、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以寻求标本兼治之策。 相似文献
14.
经济转型期的产业断层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断层危机不同于一般经济周期,它产生于产业结构升级转换中的结构失衡,表现为中长期的结构错落和增长速度迟缓。根据引发的因素可以分为“康氏周期拐点型”、“泡沫经济引致型”、“货币危机引致型”和“产业升级转换型”等类型,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结构正面临着向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转型阶段,到2005年前后,我国将面临产业结构大规模升级,届时由于现阶段的资源瓶颈、产业回补、出口压力、技术瓶颈、产业虚高度化和尤格拉周期因素,可能会发生较大的产业断层危机。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和长远的,将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产业的转移与重组以及区域中心的变迁。后危机时代,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将着重在四个统筹下功夫:一是统筹内需、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二是统筹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三是统筹区域产业的转移与升级、四是统筹全球城市规模等级的重构。 相似文献
16.
转轨时期企业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在系统分析研究企业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对于转轨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理想的企业治理模式的框架下,指出了企业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制约机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对于转轨时期企业治理机制提出了有益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成功的援助措施使各国要求加快其改革进程.同时国际金融体系也在危机后重组,新兴经济体作为新兴力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崛起.新兴经济体成为一支独立的联合力量,并在IMF改革中提出自身的主张,要求获得更多话语权.新兴经济体由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促使发达国家依赖其进行IMF改革.同时,新兴经济体在参与IMF改革中也面临发达国家的压力,综合实力对比与金砖国家之间关系均影响着新兴经济体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第十二届全国政治经济学研讨会讨论了"经济危机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危机的成因研究、经济危机的影响研究、经济危机与宏观调控、经济危机的治理思路、应对危机的经验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列举国际金融危机的现象入手,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影响,提出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