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涛 《科技和产业》2024,24(1):125-130
选取阆中古城作为案例地,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从蚂蜂窝、携程网、去哪儿网上以“阆中古城”为主题的82篇网络游记进行网络文本分析,探索阆中古城的旅游地意象。结果表明:阆中古城的旅游地意象可划分为景观意象、文化意象、地方意象和情感意象4个维度;语义网络呈现出“核心-次核心-次外围-外围”的4层结构;游客感知的情感意象总体以积极中性的情绪类型为主,消极情绪主要归因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古城商业化严重以及活动项目质量不高等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2.
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的阆中古城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它三面环水,四面环山,风光钟灵毓秀,是全国闻名的四大古城之一。  相似文献   

3.
古城阆中,是一个与我极为有缘的地方.在那里,我曾结识了许多对我特别重要的朋友,也经历了许多对我一生而言特别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和我的阆中朋友们一样,也称阆中是自己的"风水宝地".  相似文献   

4.
古城阆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汀中游。她东枕巴山、西倚剑门、雄峙川北,阆中物华天宝,历史文化厚重,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历史悠久,战国时曾为巴子国国都。自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置阆中县以来,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历代君王都在这里设置郡、州、府、道、治所。汉唐时期,更足人才辈出,百业振兴,阆中是我国古代天文研究中心,西汉著名天文学家  相似文献   

5.
徜徉在阆中古城,最令游客心颤的是古街巷那份原汁原味的古韵。  相似文献   

6.
姬和光 《中国西部》2012,(29):46-59
古城阆中嘉陵江流经阆中时,经阆中被周围众山所阻,最终形成一个"U"形依城抱郭之势。"金城环抱","私盐之利,舟楫之便,可以通四方商贾";"丽水成垣",嘉陵江犹如一道天然护城河,让任何来犯者都不得不敬畏三分。摄影/马君豪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2004,(3):7-9
从风水格局看,阆中古城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山水均成蟠龙蜿蜒之势,活灵活现,腾挪欲飞,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8.
忠历 《中国西部》2012,(7):124-129
阆中,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东枕巴山,西倚剑门,雄峙川北,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物华天宝,文化厚重,如颗璀璨的明珠,增增生辉。这里有着丰厚的红色文化传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指挥下,转战阆中三年之久。从此,阆中人民在党和红军的领导下,与顽敌展开了艰苦卓绝英勇不屈的革命斗争,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门窗是古建筑的脸面,那么古窗雕饰是古建筑的灵魂和眼睛.在阆中古城,最使游客怦然心动的便是古民居那一扇扇千姿百态、灵动如生的窗雕图案了.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著名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拥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然而,旅游资源经过开发成为旅游产品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因此,在开发的同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地保护,才能确保古城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阆州城南天下稀 今年4月1日,当我和文友张剑、娜木西、摄影师古亚东风尘仆仆赶到阆中古城,登上城南古建群落的制高点华光楼时,黄昏就要来临.亚东为了抓紧这稍纵即逝的拍摄良机,在华光楼上不停地忙碌着.而我并非第一次来此,于是索兴在顶楼的回廊檐下,面南而坐,看着浑沉的嘉陵古水由西向东,绕着阆中城南缓缓而去.片刻之后,夕阳西下,隔岸屹立的锦屏、黄华、大像诸山渐渐被一团暮霭罩住,而华光楼下的古城街道也在不知不觉中清静下来,最后一抹微微泛红的阳光,斜斜地涂在这座风水古城陈旧的青瓦粉墙上,给人留下苍茫而又空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东枕巴山余脉,西倚剑门雄关,嘉陵江绕城而过,自古就有“巴蜀要冲”和“阆苑仙境”之美誉,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一) 这里,历史悠久。自公元前34年秦惠王置阆中县起,迄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历代王朝曾在这里设置县、郡、州、路、军、道、府等重要行政军事机构,视阆中为统治四川和西南的重镇。明末清初,阆中曾作为四川省临时省会达17年之久。 这里,名人荟萃。三国名将张飞镇守阆中长达7年,死后葬于阆中;诗圣杜甫曾寓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2012,(7):90-91
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雄浑秀美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这里就是四川老区。行走在这里,当年的惊心动魄与惨烈悲壮似乎仍在这片绝美的风光中回荡,震撼着现代的灵魂。爬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四渡赤水等经典战例和伟大奇迹至今闻名遐迩。"伟人将帅故里"和"川陕苏区"的中心区域——川东,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融入华蓥山、剑门关、阆中古城等著名  相似文献   

14.
阆中市位于四川省北部,嘉陵江中游,东枕巴山,北靠秦岭,西倚剑门。阆中历史悠久,炎帝时属戎州,高莘氏时归蜀国,商代为巴方,周初为巴子国地,战国末期为巴国国都。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灭巴国,置阆中县,迄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历代王朝都视阆中为四川和西南重镇,曾在这里设置县、郡、州、路、军、道、府重要行政军事机构。明末清初,阆中为四川临时省会达20年之久。阆中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多年以前,我便知道<三国演义>里那位气吞山河、力敌万夫的悍将张飞,正是阆中普通百姓心目中的标志性人物.记得第一次去阆中参加一个诗人之间的聚会,主人从酒席间拉起一位朋友向我介绍说:"这是我们阆中最著名的猛张飞诗人."此人姓袁名勇,性情耿直热烈,诗风肆意挥洒,全无半点拘束.后来我才知道,在一个人姓名之前冠以"张飞"之名,对一个阆中人来说是极高的荣誉.  相似文献   

16.
红军烈士吴恩焕的亲属讲述了一段在红四方军将帅回忆录中看不到只言片语,甚至《阆中县志》、《红军在阆中》这些地方书刊中也没有记载的惊心动魄、鲜为人知的红军故事。  相似文献   

17.
阆中看张飞     
一到阆中,在宽敞的张飞大道上,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伫立于街心的张飞铜像。关于这座铜像,有人说,那是张飞当阳桥头一声吼、吓退十万曹兵的雄姿;也有人说,那是张飞正遥望着成都方向,日夜思念他的兄长……阆中人却喜欢说:"张三爷是我们的形象大使、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在阆中的历史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炽热和燥动。走入这片土地,你会深切感受到一场征服贫困的攻坚决战正发起全面激烈的攻势……一历史总是充满机遇与挑战。阆中人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沉重责任和紧迫时光。国定贫困县的帽子已经戴了整整十年,省委、省政府要求阆中在1998年实现越温目标,扶贫攻坚进入了倒计时,而脆弱的农业加上连续几年特大干旱的肆虐,不少农民的生产、生存状态实在让人揪心。在高山、在峡谷、在淹没区、在深山里,缺住、缺衣、缺粮、缺文化、缺开发、缺开放,列入攻坚对象的还有整整5万户、16户人之多!攻坚之…  相似文献   

19.
工作动态     
《中国老区建设》2012,(5):53-54
四川省老促会副会长赵文欣一行深入阆中市调研3月13~14日,四川省老促会副会长赵文欣、秘书长何克宏等在南充市老促会副会长董仲良、邓明志陪同下,深入阆中市就革命老区特困村扶贫情况进行调研。赵文欣强调,阆中要打好老区牌,争取项目资金,抓好扶贫新村整体推进,切实解决特困村的"一水、二路、三产业",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阆中市委副书记胡修云、阆中市老促会会长王明奎等领导陪同调研。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经济》2022,(5):76-77
崇福镇以列入全省首批千年古城复兴试点为契机,以“四双”攻坚行动为导向,锚定“运河千年古城、纺织皮草名城、融杭发展新城”的总体定位,持续推进古城复兴 在千年古城复兴这一历史机遇下,桐乡市崇福镇以加快建设古城核心区为先手棋,以构建“一带一环一湖一街一园多组团”为主线,全力打造“运河千年古城、纺织皮草名城、融杭发展新城”,高质量推进崇福镇古城复兴工作,以期重现崇德古城历史的辉煌、释放跨越时空的古城价值。2022年是全面落实崇福镇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更是推动崇福镇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崇福镇将以列入全省首批千年古城复兴试点为契机,以“四双”攻坚行动为导向,锚定“运河千年古城、纺织皮草名城、融杭发展新城”的总体定位,持续推进古城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