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佳友 《广西会计》2003,(12):32-33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 ,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债务人承诺在某一特定时日无条件偿付一定金额的可流通票据。这种票据可以背书转让 (票面上载明“不准转让”除外 ) ,因而持票人可以随时用来购买物资或偿还债务 ;当企业需要资金时 ,还可以持未到期商业汇票到银行贴现。无论是应收票据背书转让 ,还是贴现 ,都属于用应收票据融资的行为。但在会计处理原则上 ,新制度对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与贴现的会计处理不同。一、不带息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与贴现的会计处理比较《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将持有的不带息应收票据背书转让 ,以取得所需…  相似文献   

2.
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如果出现资金短缺,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经过背书后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资金。“贴现”是指企业将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贴现利息,扣除其他相关的手续费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一种融资行为。可见,票据贴现实质上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企业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按票据的到期值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融资行为,是企业与贴现银行之间就票据权利所作的一种转让。票据贴现包括不带追索权(如银行承兑汇票)和带追索权(如商业承兑汇票)两种,按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同票据的贴现引起的业务账务处理并不相同,本文就不同预期下的不同贴现类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在介绍应收票据科目时说明如下: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即减去贴现息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贴现息部分,借记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在介绍“应收票据”科目时说明如下: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即减去贴现息后的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贴现息部分,借记“财务费用”等科目,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或“短期借款”科目。笔者认为,贴现利息支出不应该计入财务费用。  相似文献   

6.
李霞 《财会通讯》2007,(2):95-95
现行会计专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中对于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如下: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应比照应收债权贴现的核算原则进行处理。一是视同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核算。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将应收账款等应收债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如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申请贴现的企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时,申请贴现的企业应当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二是视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带息商业汇票计提利息应计入哪个账户、到期如果不能收回,收款人还需不需要计提未提利息以及应收票据贴现中存在的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肖太寿 《财会月刊》2012,(10):38-39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主要针对以下三种票据贴现利息的税务处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持票人把没有到期的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所产生的贴现利息;销售方与采购方在销售合同中约定,采购方向销售方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并承诺向销售方承担因销售方向银行申请票据贴现所产生的票据贴现利息;持票人把没有到期的汇票向其他企业或社会中间机构进行贴现所产生的贴现利息。  相似文献   

9.
商业汇票按承兑人不同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附录中的规定,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时,按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贷记"应收票据"或"短期借款"科目。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如果在持有的应收票据到期前出现资金短缺,可以将应收票据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资金。对于票据承兑人即为付款人的商业承兑票据,由于付款人有可能到期无法支付相应款项,所以作为票据贴现人的企业就有可能被追索,我们称这种票据为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  相似文献   

11.
一、应收票据贴现是否终止确认的判断标准应收票据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在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的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然后将余额付给票据持有人的一种融资行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的  相似文献   

12.
徐严  宫风杰 《财会通讯》2005,(11):49-49
一、若票据期限不跨年度[例1]1月1日,企业销售产品,收到面值10000元,期限3个月的商业汇票一张。持有一个月后,因急需资金到银行办理贴现,年贴现率6%,则企业办理贴现时的账务处理如下:贴现息=10000×6%÷12×2=100(元)贴现额=10000-100=9900(元)借:银行存款9900财务费用100贷:应收票据10000[例2]承例1,若票据为带息票据且年利率为12%,其他条件不变,则:票据到期值=10000 10000×12%÷12×3=10300(元)贴现息=10300×6%÷12×2=103(元)贴现额=10300-103=10197(元)借:银行存款10197贷:应收票据10000财务费用197可见,在票据期限不跨年度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如果在持有的应收票据到期前出现资金短缺,可以将应收票据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资金。对于票据承兑人即为付款人的商业承兑票据,由于付款人有可能到期无法支付相应款项,所以作为票据贴现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应收票据就是指商业汇票.按照是否计息,商业汇票可分为不带息商业汇票和带息商业汇票.不带息商业汇票的会计处理比较简单,带息商业汇票在实务操作中却往往容易出错,如票据贴现天数的计算,看似简单的小问题,若没有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常会算错.  相似文献   

15.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方式下,因销售商品、产品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由收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汇票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票款的票据。商业汇票都有承兑期。承兑期的长短一般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一般为3至6个月,最长不超过9个月。如果企业在票据到期之前需要资金,可以将所持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是指汇票持有人通过背出手续向银行收取等于汇票到期价值扣除贴现日数银行利息后净额的一种融资行为。在实际操作中主要经过下面几个步骤:1.计算应收票据的到期价值。…  相似文献   

16.
应收票据贴现与转让会计核算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在实际使用中的信用度差别不大,应同等对待;应收票据贴现是特殊的应收票据转让行为,应收票据贴现和转让在会计核算时使用的方法应该和金融资产转移的核算方法相同。本文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应收票据出让核算的概念,并探讨了其可采用的会计核算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按照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规定:应收票据(Notes receivable)是指企业在采用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时,因销售商品,产品或者提供劳务而受到的商业汇票。是交易多方以商业业务为基础而是使用的一种信用凭证,反映的是一种债务债权关系,包括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本文拟对中美两国关于带息应收票的取得、计息、贴现  相似文献   

18.
张华 《财会通讯》2005,(6):36-36
市场经济愈发达,市场经济体系愈是完善,票据结算就越为人们所普遍利用。有票据存在,就有票据背书转让和票据贴现。所谓贴现是指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之前,若需要资金周转,可以通过背书,向往来银行申请借款,由银行审核同意后,按照一定的利率从票据的到期值中扣除自借款日起  相似文献   

19.
应收票据贴现是企业融资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贴现尤其是附追索权贴现的账务处理依然存在不同观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票据贴现应以是否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来确定账务处理方式,以票据到期值为贴现时支付的对价。在附追索权贴现情况下,以应收票据的计量方法来确定短期借款是否按照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保持金融资产以及因金融资产转移产生的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一致。  相似文献   

20.
应收票据贴现是企业融资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贴现尤其是附追索权贴现的账务处理依然存在不同观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票据贴现应以是否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来确定账务处理方式,以票据到期值为贴现时支付的对价。在附追索权贴现情况下,以应收票据的计量方法来确定短期借款是否按照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保持金融资产以及因金融资产转移产生的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