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国内外研究显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技术寻求动机,而且普遍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是针对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处于相对空白。本文以中国作为分析对象,从东道国的创新能力、国际技术传递渠道和中国的消化吸收能力3个方面归纳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10个影响因素,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并运用辅助分析手段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东道国的研发资本存量、人均国民收入和中国的GDP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三大因素,真实汇率水平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负相关,而政府支持力度的影响很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寻求逆向技术溢出主要还是企业的要求和行为。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知识探索的视角,对中国企业逆向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企业逆向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主要动因在于寻求战略资产--知识,并以TCL集团的OFDI进程为对象,从知识探索的角度分析了寻求战略资产--知识的中国企业逆向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3.
常健聪 《亚太经济》2015,(1):105-110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跨境直接投资对欧盟产生的经济、政策制定和国际话语权的影响,找到中国对欧盟投资的关键症结所在,从中得出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对欧盟跨境直接投资的政策和经营理念创新方面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了东道国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R&D经费投入和居民专利申请数量表征的东道国创新水平和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征的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都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越健全,越有利于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而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5.
获取技术溢出效应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重要动因,国内关于技术寻求型OFDI的研究主要针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影响机制等问题,研究层面主要停留在宏观视角;已有文献关于OFDI制度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度环境对企业OFDI投资流量和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尚未探讨东道国与母国制度距离、海外华侨华人网络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微观调节作用。文章从微观企业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合并数据,运用Logit回归和PSM方法检验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性,运用Huber-White稳健残差、面板回归分析制度距离和海外华侨华人网络对企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OFDI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且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2)OFDI逆向技术溢出受制度距离和华人关系的调节作用;制度距离、海外华侨华人网络与OFDI逆向技术溢出分别存在"制度距离悖论"和"关系嵌入性悖论"现象。实证结果表明,OFDI企业应注重制度差异,提升学习能力;加强华侨华人交流,优化海外华侨华人网络,为吸收OFDI逆向技术溢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以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同时,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以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的逆向溢出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则没有对国内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逆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欧债危机背景下拓展中国对欧盟投资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一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欧盟是我国第四大境外直接投资目的地,但我国对欧盟直接投资金额仅略超过全国境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尚有很大增长潜力。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使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演变,更为我国扩大对欧盟投资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机遇。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进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较新论题,也是中国政府推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预期之一。本文利用2003~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吸收能力影响逆向技术溢出的大小。另外,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国内R&D投资促进了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同时阻碍了国内技术效率的提高。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岩 《辽宁经济》2010,(11):49-49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已经引进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其中,欧盟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产业分布和成员国结构等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引进欧盟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是决定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东盟地区进行直接投资能平衡我国现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问题,可以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更符合自身发展阶段,更有利于我国企业发挥竞争优势,也是使区位分布更加合理的战略选择。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之际,研究中国和东盟目前经济合作中还具有巨大潜力的直接投资问题,对驱动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市场因素、生产成本因素、政策因素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可为中国加强与东盟的投资合作提供理论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中国与东盟的服务投资领域进一步的拓展,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资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文章分析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方面在金融上所面临的一些制约因素,以及如何改进我国的金融服务和加强金融合作为中国企业投资东盟服务。  相似文献   

12.
白雪苹 《改革与战略》2014,(2):33-35,65
文章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双重影响着中国:从消极方面来说,它影响中国对欧洲的商品出口,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加大了中国对欧洲投资的风险,加剧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波动,影响中国的汇率机制改革;从积极方面来说,它有利于中国大规模进行海外投资,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面对欧债危机,中国一方面应积极参与解决欧债危机的行动,另一方面必须强调欧债危机的解决关键在欧洲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与大规模的出口和FDI的吸收相比,中国OFDI还处于较低水平。文章基于企业对外出口与直接投资的模型分析,考察东道国生产的固定成本、工资水平、市场规模以及跨国间贸易成本和企业生产率等多种因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采用中国与29个国家(地区)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这些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要实现对外特别是对发达国家较大规模的直接投资,还尚待时日,企业应该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推进生产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生产结构等方面做出努力,政府需要在构建与东道国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方面对企业走出去加以支持。  相似文献   

14.
冼雪琳  马兴德 《特区经济》2013,(12):185-187
发展文化产业需完善投资和融资体系,实现文化产业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本文通过分析建设银行在深港两地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状况,提出商业银行与文化产业金融对接的建议:创建"债权投资与股权投资双轨并行"的投贷联动模式;构建和完善文化资产价值担保和评估制度;借助金融创新打通个人向文化企业直接投资的渠道。  相似文献   

15.
段京怀 《特区经济》2011,(12):277-279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根据中国的自然资源,如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探讨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率低,应调低人民币的汇率,有利于就业和引入外资;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资源,调高人民币的汇率,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外汇占款较大推高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又应调高人民币的币值;又要考虑汇率对利率政策的抵消作用等。  相似文献   

16.
田园 《特区经济》2008,(10):270-271
跨国并购是国内企业并购的延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热潮愈演愈烈。但是,并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从并购战略的部署、企业的财务结构以及并购后的资源整合情况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肖利秋  许晶 《特区经济》2010,(9):220-222
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缓解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国际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对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提升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现实而长远的重要意义。伴随着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有条件的本土企业选择"走出去"投资战略。研究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可以为现阶段我国企业成功"走出去"提供战略投资和路径选择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自建立以来,不断完善各项功能,对全体国民一视同仁,建立了灵活的缴费机制,适时调整最低存款额度,增加公积金储蓄的投资。中央公积金的会员人数、总缴费额、提取额和公积金余额不断增加。中央公积金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发挥互助共济的作用、较高的公积金缴费率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保值增值难。影响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改革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口老龄化的压力、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托管式民主”和“威权政治”、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及多元的民族与社会。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及其改革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罗立立 《特区经济》2011,(7):239-240
本文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现状分析,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条件,提出今后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产业战略。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下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玉  张庆  张传平 《改革与战略》2010,26(3):43-44,52
我国石油企业在“走出去”战略的引导下,走上了大举海外投资之路。在承揽海外石油工程项目中,为确保工程能顺利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文章针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境外石油工程承包企业带来的严峻考验,从汇兑损失、国际市场萎缩、安全形势严峻、经营环境恶化等方面阐述了境外工程承包企业面临的风险,结合我国国际石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