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注重低碳建设,有利于其各方面的成长;他们应该从“衣”“食”“用”“行”做起,养成低碳生活方式;要发挥大学生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宣传教育作用;强化大学生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0年5月,由北京大学中国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低碳发展论坛”在京召开。在中国低碳发展论坛现场,北京大学中国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和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程郁缀教授为“中心”揭牌。据了解,中心计划从今年起.每年举办一次高端”中国低碳发展论坛”和年会。  相似文献   

3.
2013年7月10日,“赛迪经智绿色低碳生态智慧新型城镇化系列研究”在京发布。作为中国低碳经济和生态城市与园区的重要研究机构,赛迪经智在综合调研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完成了“绿色低碳生态智慧新型城镇化系列研究”。此次新闻发布会分别对覆盖“生态工业园、绿色生态城区、低碳城市、低碳城镇、美丽城镇、智慧城镇”等领域的系列研究出版物进行介绍。系列研究出版物将在赛迪经智网站上提供免费下载,并将通过赛迪经智官方微博与行业专家进行互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的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一时间,“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地产”、“低碳生活”等新名词以崭新的姿态高调亮相,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时代的来临,以“搭建绿色可持续性产业体系”为目标,低碳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共同促进产业革命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工业生产尤其是重工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核心,担负起加速粗放型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担,而社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终将引起工业应用的颠覆性转变。现如今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明确,处在高碳发展水准的资源型城市和相关企业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低碳的巨大压力。因此,在“双碳”目标管束下,探寻搭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低碳经济,英语教学应构建避免浪费的教学资源利用新模式,积极倡导“低碳教育”。  相似文献   

7.
“双碳”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低碳经济的实现有赖于工业的低碳发展,而传统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在节能减排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当前形势下,我国传统制造业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分析“双碳”目标下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面临的挑战以及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双碳”目标下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法律制度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法制能够正确指引“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有效地规范和约束公民、企业、国家机关的行为,保障政府有关“低碳经济”决策的顺利实施,积极促进社会各方资源的有效整合。武汉作为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应积极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体系,加快“低碳经济”地方立法的步伐,不断健全节能减排监管执法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企业低碳创新的激励机制,深入开展以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为主题的普法教育,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新世纪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够对国际社会对抗全球变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做出巨大贡献。今后,各省、市、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低碳经济与自身发展结合。重庆提出了“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的发展目标,“五个重庆”包含了低碳经济的主要理念,而低碳经济对“五个重庆”的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中,更应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五个重庆”相结合,使“五个重庆”与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其他省市地区发展借鉴的样板。  相似文献   

10.
低碳试点政策作为我国一项促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旨在控制试点地区总体温室气体排放量峰值、降低产业的碳排放和城乡低碳发展。然而,低碳试点政策对试点区域的农村地区产业发展会产生怎样的政策效果是影响低碳试点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作为理论出发点,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并运用我国1999—2019年的1 932个县级面板数据,围绕低碳试点政策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碳试点政策对试点区域的乡村产业发展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但受地理气候、经济地理、城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该政策对不同试点区域的乡村产业发展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1.
“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作为宏观调控与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税收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可以基于“生态税收观”,通过自身体系的不断绿化,更好发挥其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导向、促进与支持作用。在总结梳理国内国际税收体系绿色化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反思现存问题和改进方向,构建基于“双碳”目标的我国税收体系绿色化逻辑框架,并提出未来的若干优化路径,以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化发展贡献税收力量。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地区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消费结构的调整,需要政策法规、科技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的共同支撑.产业结构重型化发展,高耗能行业减排压力较大,出口结构调整缓慢以及低碳技术研究水平相对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纸约了安徽省低碳经济的发展.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三位一体”治理模式,构建安徽省低碳经济产业体系和低碳经济能源体系,逐步建立碳交易与碳金融市场,以实现由“高碳”向“低碳”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田钰 《全国商情》2010,(2):46-48
在2010年的两会上,政协的第一、二号提案均关注“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自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的新名词,也成为了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之一。无疑,在当前全球都在关注减少碳排放量的时候,中国也在积极地推动低碳方面的变革,一些国内企业纷纷瞄准了“低碳时代”,以适应新时代所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作为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低碳经济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支持,低碳经济投融资问题也就成为保障其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财金战略”作为第四轮中国清洁革命,完善了低碳投融资手段.“德班会议”掀起新一轮低碳金融创新热潮,加速了低碳投融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湖北武汉百步亭和黄石社区金融服务与管理改革发展现状的调研,本文尝试分析湖北社区服务与管理改革发展中的金融因素。提出社区服务管理改革与社区金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抓住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以社区金融促进湖北社区服务与管理改革更好发展,构建低碳社会,完善城市基层服务与管理,实现绿色“中部崛起”,共建和谐“美丽湖北”。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与其社会的文明状态相适应的。原始文明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是“朴素无碳”的,农业文明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是“适应性低碳”的,工业文明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是“发展性高碳”的,而生态文明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应是“理性低碳”的。理性低碳生活方式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我选择,是要在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进程中实现低碳化,是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发展。构建和普及理性低碳生活方式,需要树立和强化低碳生活理念,实现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低碳化改造;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各个国家和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普及各具特色的理性低碳生活方式;需要各生活主体的协同配合,政府、企业与居民等要全方位地、积极地、广泛地践行理性低碳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不断增加项目投资的力度,“十二五”规划又将低碳经济列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重点,但能够以低碳经济为切入点来进行项目投资决策的情况并不多见。与传统模式下以净现值等财务指标进行投资决策不同.本文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借鉴投资决策理论成果,并整合现有的国内外投资决策与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试图构建一套基于低碳经济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从而为我国企业项目投资的有效实施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  相似文献   

18.
越洋:低碳     
《全国商情》2010,(2):17-17
两会召开之际,“低碳经济”提上议事日程,再次掀起一股倡导低碳的浪潮。之所以会有“低碳”概念的风靡,源于2009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中国提出了在2020年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但其实,早在2009年初,创新营销企业越洋科技就早已开始以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为己任,并以此规划了自己在全球拓展节能、环保、享乐、健康产品的宏伟蓝图,比“低碳”概念在全球的普及早了近半年。  相似文献   

19.
2013年4月9日,欧盟委员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绿色产品市场的通知》,建议各成员国采用统一的“产品环境足迹”指标来整合欧盟市场的环境准入标准。欧盟此举可能引发新一轮的“环保风暴”,加剧绿色低碳领域竞争,对我国产品出口造成重大影响。如何应对这一新发展趋势,维护我国合理发展权益,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20.
龙赞 《全国商情》2010,(2):66-66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全球经济正在复苏并呈现上扬趋势的背景下,高能耗、高污染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压力与挑战。“低碳化”逐渐成为全球的趋势。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