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星 《魅力中国》2011,(8):131-131,129
我国《民法通则》没有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导致现实生活中胎儿利益受到损害时往往无法得到应有的补偿和救济,这不能不说是对法律权威的一种损害。我国这样的立法现状对胎儿利益的保护是很不充分的。纵观现今世界各国的关于胎儿利益保护的立法现状与各种胎儿利益保护的学说,笔者认为,我国应立足于权利能力说,采用概括的保护主义的立法,即胎儿只要出生时是活体的,那么出生前胎儿就应被赋予权利能力。这样就可以在保证民法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对胎儿的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以实现法律公平、公正的价值和保护自然人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侵权屡见不鲜,毫无疑问,法律是调控侵权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但在司法实践中,关于此类侵权行为违法性的判断标准不一,导致了司法不公情况的出现。现通过解读违法性的含义、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对我国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谢林刚 《理论观察》2006,(4):111-112
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民事立法中确认胎儿的民事法律主体地位,我国否认胎儿民事权利享有的现状已经不能充分地保护胎儿的民事权益。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在即将制定的民法典中确认胎儿的民事主体地位,同时明确胎儿的民事权利范围,从而真正有效全面地保护胎儿的民事权益。  相似文献   

4.
马晔 《魅力中国》2010,(7X):296-297
对人身权的延伸法律保护问题是一个重要的侵权法法理问题。但我国对胎儿权益的保护仅仅是理论上认可,实践中尚无成功判例。本文围绕我国民法关于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规定、立法对胎儿民事权利保护的必要性以及怎样利用现行的法律对胎儿的民事权利进行保护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法总则》第十六条对胎儿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规定,弥补了先前《民法通则》在胎儿权益保护问题上的立法空白。从罗马法开始,法学家、立法者以及司法实践者就开始关注胎儿权益保护的问题。从目前各国的立法现状看,对胎儿权益保护主要采取概括式和列举式两种保护模式,理论界对胎儿权益保护形成了权利能力说和无权利能力说两大阵营。随着立法的完善,法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胎儿权益保护也愈加周全。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成了高附加值的社会资源。信息的经济价值日益突显,非法收集、利用、公开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愈发严重,个人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国外许多国家都已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和标准,当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措施散见于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中,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因此,借鉴外国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现状,进一步完善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孙东阳 《魅力中国》2014,(13):312-313
论文主要探讨了知识产权的归责原则,先对国际知识产权发展进行了阐释,说明了一些主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路和趋势,并以我国的法律为依据,剖析出我国现行的归责原则应是过错责任原则,并对比介绍了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原因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我国适用的局限。在对照国际国外立法体系后并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未来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发展提出了应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基本,扩大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谨慎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立法方向。  相似文献   

8.
贾小龙 《特区经济》2012,(7):249-251
现行立法及学说语境下的停止侵害责任只能适用于尚在持续中的专利侵权行为。为预防有再次发生可能的侵权行为,可在《专利法》修订之时扩张停止侵害的适用条件,以减少诉讼成本,有效保护专利权。  相似文献   

9.
关于构建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股新的经济潮流和趋势.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开始以立法的方式来保障和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本文在介绍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框架和分析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外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对如何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完善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晓虹 《特区经济》2010,(2):254-256
著作权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用刑事方法打击盗版、保护著作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立法趋势。我国对著作权实施刑法保护的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存有缺陷。本文着眼于探寻我国现行刑法制度不能有效保护著作权立法方面的原因,就如何加强和完善著作权的刑法保护制度提出对策,以期增强打击盗版侵权行为的力度、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侵犯著作权犯罪,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国家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1.
秦宝燕 《特区经济》2008,(7):243-244
商标反向假冒行为作为一种商标侵权行为,目前在我国商标法中已有明确的规定,但相关立法有待完善。商标反向假冒行为情节再严重,也不构成犯罪,这与国外的立法例和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不一致的。如何进一步完善对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法律规制,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田甜 《中国经贸》2011,(6):120-120
关于环境法的立法目的,学理上主要有一元论和二元论两种学说。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目的应是一元论,即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叶明 《乡镇经济》2008,24(6):61-65
通过对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考察,揭示我国必须高度重视立法,通过制定专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来建立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社会保险型、福利型、强制储蓄型三种农村养老保险模式中,社会保险型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理想选择。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相关立法,分层分类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是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陆昇 《理论观察》2006,(4):113-115
精神损害赔偿作为民事侵权行为所导致的损害责任之一,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多局限于民法领域,近年来,伴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侵权行为的数量逐渐增多,但是,我国对环境侵权行为导致的精神损害救济不足。是否将精神损害赔偿适用于环境侵权领域成了近来学术界探讨的新话题。从理论、社会价值、国外的立法司法经验以及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等方面来看,精神损害赔偿适用于环境侵权领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驰名商标保护方面的立法是我国商标法的一个重要分支,相关国际公约和发达国家都对驰名商标保护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自从我国加入《巴黎公约》以后,经过不懈努力,在商标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然而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有关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法律条例依旧略有缺陷。我国在驰名商标保护的历程中还需要长远规划,就当前形式来看,需要结合国际做法,充分熟知和把握国际公约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规定,以商标法第三次修正案为研究视角,深入探究关于驰名商标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商标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任忠臣 《中国经贸》2008,(22):67-68
营业转让制度是商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外关于营业转让制度的立法发展比较成熟,我国目前对于该项制度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实践中广泛存在的该项制度,在立法上还比较贫乏。我国营业转让需要关注的,一个是市场中的一般企业,根据优胜劣汰的法则,有的商事主体没有能力继续经营下去,通过整体转让的方式,出让营业;另外一个是通过营业转让制度,我国国企改制中的整体转让,可以学习到什么,应当保护什么。国企改制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向对方的利益,营业转让制度对国企改制有一定借鉴价值。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营业转让制度,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必将作出进一步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鉴于小股东的利益在实践中容易受到大股东的侵害,西方各国公司法通过实体法和程序法,都在不断加强对小股东的特殊保护,这已成为现代《公司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我国,对小股东保护不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还处在起步阶段,立法上缺少对小股东保护的具体规定。因此,研究小股东保护的有关法理依据,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实践,寻找适合我国公司制度的小股东保护措施,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法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立法体系中对个人信息保护可以分为直接保护和间接保护两种。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同时,也未形成一个成系统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体系。我国现行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呈现出非专门化以及分散化的特点,这给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带来极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在现实生活中,专利侵权行为日趋严重,已极大的威胁到专利技术的开发、传播和应用。而保护专利权的前提是要认真把握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即要从专利是否有效,行为是否违法,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主观上是否有过错,是否应该有损害的事实结果存在等方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20.
侵权行为是目前民法学界研究和争论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但是,关于侵权行为的定义迄今为止尚无定论,不仅各国的立法规定不尽一致,而且各国学者也争论不休,各执已见.笔者拟就这一问题谈点肤浅的认识,以期对我国民法典的制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