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既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是毛泽东的独创,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值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笔者仅就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前的思想发展过程谈谈粗浅的看法。毛泽东和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一样,在他没有成为伟大人物之前,在地还没有自觉地用伟大思想指导自己的实践时,即在池还没有接受马…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领袖.又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先驱者、开拓者和探索者。在中国革命发展中的各个不同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独特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合作经济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毛泽东合作经济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会丧失根本。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领袖,又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先驱者、开拓者和探索者。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出发,提出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合作经济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思想,至今对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仍具有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沃马克认为毛泽东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毛泽东政治思想的根本来源,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实践具有依赖性,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形成了实践性的革命模式。本文将围绕沃马克对毛泽东政治思想实践性这一特征做一简要评析,以期在新时期建设伟大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能继承毛泽东政治思想中的宝贵财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5.
李国民 《理论观察》2006,3(4):167-168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使之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创造和积累了办革命报刊的丰富经验,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特色集中体现为政治性、实用性、真实性、群众性四个方面。政治性,即政治家办报,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实用性,即办报为了革命的论点,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放在首位。真实性,即讲究新闻真实,注意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群众性则主要体现在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倡导新鲜活泼的中国气派的文风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括了毛泽东分析旧中国土地制度的基本方法,分析了毛泽东是如何创造性地构建了土地革命理论体系(即革命根据地理论)并用以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研究了这一思想体系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通过调查研究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宏大的思想宝库里,闪耀着调查研究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法宝之一。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深入学习和领会他的调查研究思想,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推进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形成,标明我们党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的领导制度的…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形成了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思点和方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从来反对离开中国社会和中国整品的实际会研究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实践,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制定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而调查研究是实现这一思想路线的基础环节和基本途径,是制定无产阶级革命战略和策略的前提和基础。我们今天学习和探讨毛泽东同志这一思想方法,不…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其人民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以毛泽东为棱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紧紧围绕蓍人民主体性思想,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目的性、积极性。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坚持这些宝贵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立下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诞生的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拟就毛泽东同志在建立中国经济体制方面提出的一些基本思想,以及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思想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姜斌 《老区建设》2014,(2):4-10
在毛泽东同志的精心指导和热情培育下,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富有创造性的革命实践,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的重要实践基础之一,其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经验,为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形成和确立,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依据。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思想原则与精神内涵,与毛泽东根据地战略思想和苏区政权建设实践与构想是完全一致的,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中国特色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理论。  相似文献   

12.
199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伟大一生为中国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其中,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不但指导了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而且也为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历史的经验。本文就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体会,既是为了纪念心中的毛泽东,同时也是为了深入学习理解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首先表现在政治上…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 "两个务必".他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农民思想形成轨迹及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它不但引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取得了胜利,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同样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价值观。毛泽东经济价值观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价值目标、价值主体、价值标准、价值取向、价值导向和价值实现途径六个维度对毛泽东经济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进行梳理,以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领袖,又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先驱者、开拓者和探索者。在中国革命发展中的各个不同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独特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合作经济  相似文献   

17.
高成林 《黑河学刊》2013,(12):40-43
江泽民同志曾在讲话中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证明: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维系我们民族和国家统一的精神支柱,是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保持社会安定团结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进一步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我们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自觉性,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一、毛泽东德治思想的理论渊源 毛泽东的德治思想,从理论上说,是同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密不可分的;从实践上说,又是同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尤其是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杜卫国 《魅力中国》2011,(1):190-191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我们党的缔造者、伟大的理论家和政治家,而且还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对军队政治工作和党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作了理论概括,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为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奠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一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和理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伟大革命实践的反映,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创造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在开创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是毛泽东集中了全党的集体智慧,总结了全党的实际经验,科学地概括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理论。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这里指的就是毛泽东在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特殊贡献和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