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赵先进 《中国经贸》2011,(20):81-82
工伤事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员工人身伤害的重要原因,对于员工发生工伤事故以后的救济也是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和完善的重要问题。人身损害的赔偿机制,从过去的单一模式逐渐演变到现在的多元化模式,对于工伤事故的出现,最重要的两种救济方式就是工伤保险和侵权损害赔偿两种模式,但在我国的司法实务中,这二者之间的适用关系和适用比例,及两种救济方式取得的效果存在较大差距。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工伤保险与侵权责任的损害赔偿之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工伤保险从民事侵权制度中发展而来,兼具民事侵权的特征。如何协调两种法律制度的关系,既最大程度保护受伤害劳动者,又能平衡企业即雇主的利益,是我国司法和立法界应当重视的内容。明确这两个法律制度在解决工伤事故中的关系,将工伤保险制度与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结合起来,使之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于解决工伤事故至关重要。笔者试图在对工伤损害的补偿与赔偿的相关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地基础上,对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因现代社会损害救济体系的多元化,工伤事故常导致工伤保险补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竞合。文章通过对域外民事侵权与工伤保险责任竞合下四种处理模式的分析,在结合我国立法情况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有所裨益的立法建议:用人单位对事故发生无过错。此种情况下,宜采用替代模式;用人单位对事故发生有过错。此种情况下,可采用补充模式;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受害人也可基于侵权责任,向第三人主张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4.
违约非财产损害赔偿论——以旅游合同为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苷用 《改革与战略》2007,23(11):12-15
违约非财产损害赔偿实际上触及了传统民法上违约救济与侵权救济二元体系分离的一个边际问题.文章以违约情形下的非财产损害赔偿为研究对象,以旅游合同为例证,主张非财产损害赔偿并不是先验的永恒的属于侵权法的范畴,在法律逻辑不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情形下,应通过扩张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来解决一些侵权法问题,以应社会变迁对法律变革的新诉求.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在工伤损害赔偿领域,很多国家或地区逐渐形成了以侵权损害赔偿、工伤保险和社会保险为内容的多元、系统的受害人救济模式.依据我国法制的发展现状,以侵权责任法为基础,建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保险和社会救助并行发展的多元化受害人救济机制.基于此,须尽力协调好侵权责任与工伤保险在受害人保护上的制度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2条关于工伤保险赔偿和侵权损害赔偿适用关系规定不明确,应进一步完善。人的生命、健康是无价的,人身损害从来就不存在“超额利益”,受害职工获得双份赔偿不存在不当得利,明确二者在法律适用关系上采用兼得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工伤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协调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协调工伤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关系,是当前司法实践和未来立法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司法实践层面上,应以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为依据,坚持工伤保险赔偿优先适用和民事赔偿补充适用的原则,但是民事赔偿应扣除已获得保险给付部分;在未来立法层面上,应依据发生原因的不同,将工伤事故具体分为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伤应采取不同的赔偿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工伤救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劳动者因工负伤的救济途径有工伤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两种,当两者发生竞合时,我国立法上对此的法律规定不明确。文章试图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法律进行研究,解决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于工伤保险与民事损害赔偿竞合时法律适用上的不统一。  相似文献   

9.
对于在侵权场合给予精神损害赔偿救济,现今无论在我国民法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上都无疑义.而对于受害人能否基于对方违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在此问题上持肯定立场,认为基于违约受害人亦应有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余地.  相似文献   

10.
陆昇 《理论观察》2006,(4):113-115
精神损害赔偿作为民事侵权行为所导致的损害责任之一,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多局限于民法领域,近年来,伴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侵权行为的数量逐渐增多,但是,我国对环境侵权行为导致的精神损害救济不足。是否将精神损害赔偿适用于环境侵权领域成了近来学术界探讨的新话题。从理论、社会价值、国外的立法司法经验以及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等方面来看,精神损害赔偿适用于环境侵权领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黄河 《魅力中国》2010,(29):157-157
工伤赔偿法律制度是劳动关系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对于工伤保险赔偿和民事损害赔偿的适用问题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为了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完善工伤赔偿制度的理论构建,以便适应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也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安宁  黄学谷 《黑河学刊》2014,(11):69-71
近年来,大规模侵权事件时有发生,给受害人带来深重的灾难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在传统《侵权责任法》体系下,探求如何给受害人全面的救济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分析大规模侵权与一般侵权的不同,发现传统的侵权损害赔偿模式对大规模侵权的受害人进行救济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在传统损害赔偿救济方式的基础之上,借鉴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从司法救济、赔偿基金、责任保险制度、国家责任以及惩罚性赔偿等方面探究构建比较完善的受害人救济措施体系。对受害人给予更加及时全面的救济,以更好地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在民法法系存在公法与私法之分。按照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观点,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整个私法的核心内容就是解决私人之间权利及利益冲突的损害赔偿。损害赔偿责任主要包括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在一般情况下,两类责任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14.
惠珂 《魅力中国》2011,(4):291-29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从而把精神损害赔偿范围从侵犯人身权扩展到侵犯人身利益。可以认为《侵权责任法》承认了精神利益作为一项独立法益的存在.但是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的规定尚很不全面、具体。  相似文献   

15.
贾兴敏 《中国经贸》2013,(16):102-103
我国的《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出台是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跨越式发展的集中体现,新出台的《工伤保险条例》扩大了适用范围,简化了处理程序,待遇标准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工伤保险基金增加了支出项目,减少了停止享受工伤待遇的情况,规定了工伤保险基金先行赔付的追偿制度,规定侵权医疗费用,证实了工保基金的统筹层次,加强了工保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6.
邓安  杨盛安 《魅力中国》2011,(5):184-184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侵权责任法对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规定得过于狭小,笔者认为,应增加对有人格纪念意义的物品受损的精神损害赔偿。应该说,现行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人格权受侵害,可以判决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不当出生”诉讼在我国越来越多。对此类案件,无论采用违约法律救济或者侵权法律救济都是符合法理的。在损害赔偿范围上,既要赔偿原告在财产上遭受的不利益,主要是残疾婴儿的特殊治疗费用和一般抚养费用,又要赔偿原告在精神上遭受的不利益,即精神损失。给予受害人以相应的法律救济,真正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8.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制度的几种常见模式如国家给付模式、基金模式、环境责任保险和社会保障模式等,主要适用于:当加害人拒绝或无力救济时,为受害人提供及时有效的补偿;在加害人难以确定或因法定事由免责时,为受害人提供获得救济的机会。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制度不排斥政府的介入,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同程度地有国家公权力的介入:或是全面的介入,或是适度的介入,又或是一种政府引导。甚至在一定条件下,政府介入是一种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制度就是一种环境侵权损害政府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9.
面对现代社会大规模侵权事件频发的社会现实,应根据大规模侵权行为的特殊属性,建构多元化侵权损害救济制度的构想。即在不改变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属性的前提下,将传统的侵权损害救济举措,拓展为通过责任保险、风险救济基金、市场份额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国家补偿启动等多项损害填补途径。并从多元化损害救济的基本路径、事前救济和事后救济途径的角度,阐述了大规模侵权多元化损害救济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丁莉针 《魅力中国》2011,(17):135-135
在《侵权责任法》颁布以前,我国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立法杂乱无章,使得侵权行为致死的赔偿金数额五花八门,由此导致了“同命不同价”的现象。《侵权责任法》的颁布使得“同命同价”的实现在法律上有了明确的依据。但是该法第十七条仍然存在很多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